一种木片螺旋挤压撕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806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木片螺旋挤压撕裂机,包括轴承总成、机架、进料口、螺旋轴、滤鼓、料塞管、扩散管、出料口等。传动装置由传动主轴、一个大的圆锥滚子推力轴承、两个双列圆柱滚子向心轴承、轴承座壳等组成。传动主轴插入螺旋轴的孔内,用矩形键传递扭矩。螺旋轴外径是等径的,螺距是等距或变化的,芯轴的截面是变化的,螺旋槽的容积逐渐变小,近末端靠近扩散管的螺旋轴为一段没有螺旋叶片的光轴;螺旋轴分段组合而成。螺旋轴外设有滤鼓,螺旋轴与滤鼓形成的空间截面由大变小,靠近扩散管设有一个料塞管,螺旋轴的出口安装有一个破碎螺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运行稳定,挤压撕裂效果好,对原料的适应性强,螺旋轴更换方便,运行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造纸行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处理木片原料的螺旋挤压撕裂机。 可应用在盘磨化机浆生产线。
技术介绍
中国森林资源缺乏,建立杨木、桉木等速生林基地,实施林纸一体化战略,可以解 决造纸木材纤维资源缺乏的矛盾。由于速生林木材纤维短,生产盘磨化机浆具有独特的优 势。螺旋挤压撕裂机用于加强对木片的预处理,通过对木片挤压撕裂,挤出木片内含有的 空气、水份和部分水溶性物质,同时增加了木片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后续工艺药液的吸收渗 透,并能降低药液的用量,提高纸浆强度,降低磨浆能耗,是生产盘磨化机浆的关键设备之 一。但目前国内使用的几种螺旋挤压撕裂机存在运行不稳定、易堵塞、对原料的适应性差、 螺旋轴更换不方便、运行成本高等缺点,需要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为解决目前螺旋挤压撕裂机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螺旋挤压撕裂 机,其特点是运行稳定、使用效果好、对原料的适应性强、螺旋轴更换方便、运行成本低。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木片螺旋挤压撕裂机包括轴承总成、机架、进料口、螺旋轴、滤鼓,、料塞管、 扩散管、出料口等。传动装置由传动主轴、一个大的圆锥滚子推力轴承、两个双列圆柱滚子 向心轴承、轴承座壳等组成。传动主轴19插入螺旋轴6的孔内,用矩形健传递扭矩。螺旋轴 外径是等径的,螺距是等距或变化的,芯轴的截面是变化的,螺旋槽的容积逐渐变小,近末 端靠近扩散管的螺旋轴为一段没有螺旋叶片的光轴;螺旋轴分段组合而成。螺旋轴外设有 滤鼓,螺旋轴与滤鼓形成的空间截面由大变小,滤鼓开有滤水孔,内壁设有凸起的防滑条, 靠近扩散管设有一个料塞管,料塞管安装有耐磨衬套,内壁上设有凹下的防滑槽,螺旋轴的 出口安装有一个破碎螺旋15。木片从进料口进入螺旋轴的螺旋槽,随着螺旋轴的旋转,木片被输送推进至螺旋 轴与滤鼓形成的空间,由于螺旋槽容积的缩小,木片被挤压撕裂成束状或丝团状,空气、水 份及部分水溶性物质从滤鼓流出至接液斗排出,并在靠近扩散管处形成一个结实的料塞, 该料塞同时也成为螺旋轴的一个支点,料塞被后续的物料挤出至扩散管,体积突然增大,压 力释放,迅速吸收从加药口加入的药品,被破碎螺旋破碎,从出料口排出进入后续的浸渍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运行稳定。(2)挤压撕裂效果好。(3)运行可靠性高。(4)对原料的适应性强。(5)螺旋轴更换方便。 (6)运行成本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附图2为传动装置1的剖面附图3为附图2的A-A剖面附图4为螺旋轴6的结构示意附图5为附图4的B-B剖面附图6为附图4的C-C剖面附图7为低压区滤鼓9的结构示意附图8为附图7的D-D剖面附图9为料塞管12及耐磨衬套1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0为附图9的E-E削面附图11为扩散管16的结构示意附图12为附图11的F-F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出具体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木片螺旋挤压撕裂机包括有轴承总成1,进料口 4,与进料口螺栓联 接的低压区滤鼓9,与低压区滤鼓螺栓联接的高压区滤鼓10,与高压区滤鼓螺栓联接的料 塞管12,与料塞管螺栓联接的扩散管16,装在滤鼓内与传动轴19联接的螺旋轴6,进料口下 方设有接液斗5,并设有冲洗水管3,滤鼓上方设有冲洗水管11,滤鼓下方设有接液斗7。轴 承总成1、进料口 4、滤鼓9,10、料塞管12等安装在一个大机架2上。如图2和图3所示轴承总成包括传动主轴19、靠近传动端的一个大的圆锥滚子推力轴承17、轴承座 壳20、装在轴承座壳20内的两个圆柱滚子向心轴承18、21。传动主轴19插入螺旋轴6内, 用2至4个矩形键22传递扭矩,用螺钉23将矩形键22与螺旋轴6轴向定位。如图4至图6所示螺旋轴6的螺旋外径等径,螺距等距或变化,芯轴截面是变化的联接主轴19 一 端向中段为直径逐渐变小的锥段,通过中间一段输送圆柱段过渡到一段直径逐渐变大的锥 形压缩段。靠近破碎螺旋15为一段没有螺旋叶片的光滑圆柱段29,端面联接破碎螺旋15。 螺旋轴6由输送预压缩段24、压缩段26及料塞段29三段组合而成;压缩段26、料塞段29 中心是空的,压缩段26套入输送预压缩段24中心圆柱上,接触面安装2-4个矩形键25传 递扭矩,光轴料塞段29套入压缩段26的止口上,外圆柱面安装有4-8个键28,并用螺钉27 将健28固定在压缩段26及料塞段29上,传递扭矩。破碎螺旋15,用螺钉31固定在料塞 段29的端面上,用一长螺杆30穿过破碎螺旋15中心中心将破碎螺旋15、压缩段26、料塞 段29与输送预压缩段24轴向联接固定。如图1、图7和图8所示设在螺旋轴6外的滤鼓分成两段,与进料口 4联接的为低压区滤鼓9,与料塞管联 接的为高压区滤鼓10,两个滤鼓9、10之间用螺栓联接,滤鼓内壁设有4-8条凸起的防滑条 32,防滑条安装在滤鼓内壁30的凹槽内,并用螺钉固定,滤鼓钻有外大内小的阶梯孔。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设在光轴料塞段29外的料塞管12内孔上装有耐磨衬套13,耐磨衬套13与料塞管 12之间用2-6个键33周向定位,耐磨衬套13内壁上设有4_8个凹下的防滑沟槽。如图11、图12所示扩散管16周向设有4-10个药液进入口 14,扩散管16是锥形的,并分成两半,由螺 栓34联接成一体。本专利技术的木片螺旋挤压撕裂机的工作原理为 木片从进料口 4进入螺旋槽内,随着螺旋轴6的旋转,将木片输送推进至螺旋压缩 段与滤鼓组成的空间内,随着螺旋槽容积的缩小,木片被挤压、撕裂成束形或丝团状。木片 内的空气、水份、水溶性物质被挤出,滤液从进料口底部的滤水孔及滤鼓的阶梯孔流出至接 液斗5、7,最后从滤液出口 8排出去处理。接液斗5与接液斗7是连通的,接液斗5设有冲 洗管3,以防止随滤液流出的纤维堆积在滤液斗5上,设在滤鼓上的冲洗水管11在停机时 带压冲洗,以防止滤鼓滤孔的堵塞。挤压撕裂成束状、丝团状的物料被螺旋叶片推进至光轴 料塞段与料塞管组成的空间,形成一个结实的料塞,此时物料干度由30-35%挤压至60% 左右,物料的比表面积增加了约10倍,该料塞作为螺旋轴的一个支点,降低了轴承的径向 负荷;滤鼓上设有凸起的防滑条,料塞管耐磨衬套上设有凹下的防滑槽,以防止物料打滑堵 塞。料塞被后续的物料推进至扩散管,体积突然增大,压力释放,迅速吸收从加药口 14加入 的药液,经破碎螺旋15破碎后从出料口 35排出进入后续的浸渍器。木片挤压撕裂机针对不同的原料及工艺要求,应选择不同的螺旋压缩比和料塞长 度,其压缩比一般在2. 5-5范围内,压缩比大,挤压撕裂效果好,但同时消耗的动力大,而且 容易堵塞;料塞太长,料塞紧度提高,同时动力消耗亦会大大增加,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原 料及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螺旋压缩比及料塞长度。由于螺旋轴是由输送预压缩段24、压缩 段26、料塞段29组合而成,通过更换压缩段26或料塞段29,调整螺旋轴的压缩比或料塞的 长度,以满足不同的原料及工艺要求。同时螺旋压缩段及光轴料塞段由于压力大,磨损快, 使用寿命较短,而输送预压缩段因压力小磨损小,使用寿命较长,通过更换螺旋压缩段或光 轴料塞段,可方便生产的调节,降低使用成本。扩散管16是由上下两半通过螺栓联接的锥管,卸下联接螺栓34及与料塞管12、出 料口 3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片螺旋挤压撕裂机,其特征在于:轴向依次连接有轴承总成(1)、螺旋轴(6)、破碎螺旋(15);螺旋轴(6)外径是等径的,螺距是等距或变化的;芯轴的截面是变化的,从近轴承总成(1)端开始由大变小,外围对应进料口(4),再由小变大,螺旋槽的容积逐渐变小,外围分别对应低压区滤鼓(9)、高压区滤鼓(10);近末端螺旋轴(6)为一段没有螺旋叶片的光轴,外围为料塞管(12);破碎螺旋(15)外围对应扩散管(16),扩散管末端为出料口(35);下部为机架(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德永严晓云徐国华刘向红
申请(专利权)人:轻工业杭州机电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