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雾产生喷嘴制造技术_技高网

雾产生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77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将液体向外部空气喷射而产生混入并溶解有大量的微气泡及大量的超细气泡的大量的雾(液滴)的雾产生喷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喷嘴主体(Y1)。喷嘴主体(2)具有第一喷射口及第二喷射口(4、5)、第一流入口及第二流入口(6、7)、与第一喷射口(4)及第一流入口(6)连接的第一喷嘴孔(8)、以及与第二喷射口(5)及第二流入口(7)连接的第二喷嘴孔(9)。喷嘴主体(Y1)将水从第一喷射口及第二喷射口(4、5)以第一锐角及第二锐角(θ1、θ2)向外部空气喷射,使从第一喷射口及第二喷射口(4、5)喷射的液体的一部分碰撞,并且通过碰撞使喷射的水回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液体向外部空气喷射而产生混入并溶解有大量的微气泡及大量的超细气泡的雾(液滴)的雾产生喷嘴


技术介绍

1、作为产生雾的技术,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双流体喷射喷嘴。双流体喷射喷嘴具备雾化部及喷出口,将加压后的清洗液及加压后的气体导入雾化部。在专利文献1中,利用雾化部将清洗液及气体混合,产生混入并溶解有气泡的雾,并从喷出口喷出。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450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产生混入并溶解有气泡的雾,需要将加压后的液体导入雾化部。

2、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利用雾化部将清洗液(液体)及气体混合,从而能够将气体粉碎(剪切)而产生混入并溶解有一定程度的微气泡的雾,但期望进一步增加在液体中混入并溶解的微气泡及超细气泡的量。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将液体向外部空气喷射而产生混入并溶解有大量(许多)的微气泡及大量(许多)的超细气泡的大量雾(液滴)的雾产生喷嘴。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雾产生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雾产生喷嘴具备喷嘴主体,所述喷嘴主体具有:喷板;第一喷射口,所述第一喷射口在所述喷板的表面开口;第二喷射口,所述第二喷射口不与所述第一喷射口连通地在所述喷板的表面开口;第一流入口及第二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入口及第二流入口在所述喷板的背面开口;第一喷嘴孔,所述第一喷嘴孔与所述第一喷射口及所述第一流入口连接;以及第二喷嘴孔,所述第二喷嘴孔与所述第二喷射口及所述第二流入口连接,所述喷嘴主体与液体流路连接且供在所述液体流路中流动的液体从所述第一流入口及第二流入口向所述第一喷嘴孔及第二喷嘴孔流入,所述第一喷射口及第二喷射口在第一方向上具有开口宽度地在所述喷板的表面开口,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喷射口与所述第二喷射口的中心线之间隔开超过0且小于所述开口宽度的第一孔间隔地配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喷射口与所述第二喷射口的中心线之间隔开第二孔间隔地配置,所述第一流入口配置成使所述第一喷射口位于所述第一流入口与所述第二喷射口之间,所述第一流入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喷射口隔开第三孔间隔地在所述喷板的背面开口,所述第二流入口配置成使所述第二喷射口位于所述第二流入口与所述第一喷射口之间,所述第二流入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喷射口隔开第四孔间隔地在所述喷板的背面开口,所述第一喷嘴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喷嘴孔的孔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喷射口的中心线之间隔开第一锐角地与所述第一喷射口及所述第一流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喷嘴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在所述第二喷嘴孔的孔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喷射口的中心线之间隔开第一锐角地与所述第二喷射口及所述第二流入口连接,所述第一喷嘴孔及第二喷嘴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喷嘴孔的孔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喷嘴孔的孔中心线之间隔开超过0度且为90度以下的孔间角度地配置,所述第一喷嘴孔及第二喷嘴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喷嘴孔的孔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喷嘴孔的孔中心线之间隔开所述第一孔间隔地并列。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喷嘴主体将流入到第一喷嘴孔及第二喷嘴孔的液体从第一喷射口及第二喷射口以第一锐角及第二锐角向外部空气喷射。从第一喷射口及第二喷射口以第一锐角及第二锐角喷射的液体的一部分碰撞。从第一喷射口及第二喷射口以第一锐角及第二锐角喷射的液体通过一部分液体的碰撞而成为卷起旋涡的回旋流。从第一喷射口及第二喷射口以第一锐角及第二锐角喷射的液体中的气泡(气体/空气)通过一部分液体的碰撞及回旋流而被粉碎成大量(许多)的雾(液滴)。从第一喷射口及第二喷射口以第一锐角及第二锐角喷射的液体及液体中的气泡(气体/空气)通过一部分液体的碰撞(飞溅)及回旋流而被粉碎(剪切),成为混入并溶解有大量(许多)的微气泡及大量(许多)的超细气泡的大量的雾液体(液滴)。

7、在技术方案1中,通过不需要加压后的气体的导入地将液体从第一喷射口及第二喷射口向外部空气喷射,从而能够产生(生成)混入并溶解有大量(许多)的微气泡及大量(许多)的超细气泡的大量雾(液滴)。

8、在技术方案1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喷嘴主体从第一喷射口以第一锐角喷射流入到第一喷嘴孔的液体,并且从第二喷射口以第二锐角喷射流入到第二喷嘴孔的液体,第一孔间隔及第二孔间隔被设为从第一喷射口以第一锐角喷射的液体的一部分和从第二喷射口以第二锐角喷射的液体的一部分能够碰撞的间隔。

9、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雾产生喷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2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锐角及所述第二锐角设为同一角度。

10、专利技术效果

11、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液体从第一喷射口及第二喷射口向外部空气喷射,从而能够产生(生成)混入并溶解有大量(许多)的微气泡及大量(许多)的超细气泡的大量(许多)雾(液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产生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雾产生喷嘴具备喷嘴主体,所述喷嘴主体具有:喷板;第一喷射口,所述第一喷射口在所述喷板的表面开口;第二喷射口,所述第二喷射口不与所述第一喷射口连通地在所述喷板的表面开口;第一流入口及第二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入口及第二流入口在所述喷板的背面开口;第一喷嘴孔,所述第一喷嘴孔与所述第一喷射口及所述第一流入口连接;以及第二喷嘴孔,所述第二喷嘴孔与所述第二喷射口及所述第二流入口连接,所述喷嘴主体与液体流路连接且供在所述液体流路中流动的液体从所述第一流入口及第二流入口向所述第一喷嘴孔及第二喷嘴孔流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产生喷嘴,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雾产生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雾产生喷嘴具备喷嘴主体,所述喷嘴主体具有:喷板;第一喷射口,所述第一喷射口在所述喷板的表面开口;第二喷射口,所述第二喷射口不与所述第一喷射口连通地在所述喷板的表面开口;第一流入口及第二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入口及第二流入口在所述喷板的背面开口;第一喷嘴孔,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山恭明平江真辉奥村隆宏水上康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科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