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TDZ溶液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离体鉴定中的应用及鉴定方法技术_技高网

TDZ溶液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离体鉴定中的应用及鉴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675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病虫害鉴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TDZ溶液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离体鉴定中的应用及鉴定方法。采用浓度为0.28 mg/L浓度的TDZ浓度用于水稻叶片离体培养,在长时间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叶片的新鲜程度和生理活性,对于白叶枯菌的离体抗性鉴定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使得白叶枯菌的离体鉴定结果更科学有效,更接近水稻的正常生长环境和正常的生理活性,并且不需要在大田进行,操作较为简便,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工成本和实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虫害鉴定,更具体地,涉及一种tdz溶液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离体鉴定中的应用及鉴定方法。


技术介绍

1、水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稳定和质量保证对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也是一个世界性水稻病害。常规发病时可使水稻减产10%~20%,严重时减产 50% 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威胁了水稻的高质量安全生产,目前,对于该病的化学防治存在见效差,成本高和污染重等缺陷,因此培育抗白叶枯病的水稻新品种是控制该病最绿色、经济有效的办法。准确的抗性鉴定是培育抗病品种的前提条件,当前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鉴定多利用“剪叶法”于大田人工接种。但是在大田接种会出现以下问题:一、由于田间环境因素复杂多变,难以保证抗、病的一致性及稳定性;二、接种叶片上的菌液,随着风雨或者水流,迁移至其他的水稻田,危及周边水稻的产量。

2、水稻白叶枯病离体鉴定能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亟需研究一种简捷、准确、可行的白叶枯抗性离体测定的方法,避免田间接种菌液带来的安全隐患,进而助力水稻抗白叶枯病分子育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田间接种稳定性差及潜在的生态安全隐患,提供一种tdz溶液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离体鉴定中的应用及鉴定方法。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白叶枯菌的离体鉴定,并且操作简单,效果更佳。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保护tdz溶液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离体鉴定中的应用,所述tdz溶液的浓度为0.25 mg/l ~0.34mg/l。目前技术手段中,植物叶片的离体保鲜大多采用6-ba或者kt溶液,专利技术人发现0.25 mg/l ~0.34mg/l 的tdz溶液用于水稻叶片离体培养时的保鲜效果更佳,故tdz溶液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离体鉴定中的应用应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3、优选的,所述tdz溶液的浓度为0.28 mg/l。

4、还提供一种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离体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s1、待鉴定材料准备:将待鉴定的多个不同抗性品种的水稻种子封装于羊皮纸袋中进行浸种发芽,发芽第5天挑选长势基本一致的稻芽点播于秧田中,18~22天后将长势良好且基本一致的秧苗移栽于大田中;并进行常规的田间水肥及病虫害管理,待水稻生长至分蘖盛期;

6、s2、白叶枯菌的活化与培养;

7、s3、待鉴定水稻叶片的离体采集:在s1中生长至分蘖盛期的每个抗性品种的水稻植株上,取三片长度一致的叶片,并标记;

8、s4、将活化与培养后的白叶枯菌制备成白叶枯菌菌悬液;

9、s5、水稻叶片离体剪叶:对于s2中采集的叶片,每片叶片对应取两把洁净的剪刀,一把剪刀从每片叶片的相同部位剪下第一长度的待接种叶片,另一把剪刀在所述白叶枯菌菌悬液中浸没以蘸取菌液后,剪去所述待接种叶片的叶尖第二长度,最终形成叶片长度为第三长度的接种叶片,每片叶片重复上述操作;

10、s6:接种叶片的离体培养:将接种菌株后的所述接种叶片分别放入离体培养液中,再放入28℃、12h光照、12h黑暗、光照强度11400lx的条件下培养,7天后观察;

11、s7、病情记录:待感病的品种发病充分后开始调查病情,通过测量叶片病斑长度,根据调查标准调查病斑长度和抗性级别;

12、其中,所述离体培养液为0.25mg/l~0.34mg/l的tdz溶液。

13、优选的,所述离体培养液为0.28mg/l的tdz溶液。

14、优选的,所述第一长度为7~9cm,所述第二长度为1.5~2cm,所述第三长度为5.5~7.5cm。

15、更优选的,所述第一长度为8cm,所述第二长度为2cm,所述第三长度为6cm。

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是将白叶枯菌菌种从﹣80℃中取出,冰上融化,在超净工作台用移液枪枪头蘸取菌液在psa培养基上划线,吹干后,用封口膜密封平板边缘,放在28℃培养箱倒置培养3-5天;蘸取新长出的单菌落在新的psa平板上划线,培养3-4天扩繁,备用。

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是采用无菌的1000μl移液枪枪头刮取白叶枯菌,用无菌水洗脱并稀释成3×108cfu的白叶枯菌菌悬液。

1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将300ml离体培养液置于2l的烧杯中,再将接种菌株后的所述接种叶片分别塞入一浮漂的洞口中,将同一重复组的三个浮漂置于装有离体培养液的烧杯中,用保鲜膜将所述烧杯口包裹后,通过橡皮筋扎紧。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20、1、当离体培养液采用浓度为0.25mg/l~0.34mg/l的tdz浓度就能对水稻叶片起到很好的保鲜效果;当采用0.28 mg /l的tdz浓度时,保鲜效果最佳,对于水稻的离体培养和抗菌性离体鉴定有重要意义。当采用上述浓度的tdz浓度用于水稻叶片培养后,在长时间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叶片的新鲜程度和生理活性,对于白叶枯菌的离体抗性鉴定提供了有力地基础,使得白叶枯菌的离体鉴定结果更科学有效,更接近水稻的正常生长环境和正常的生理活性,并且不需要在大田进行,操作较为简便,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工成本和实验成本。

21、2、本专利技术采用不同的取叶方法,首先只在所采集的叶片上剪下大概为7~9cm的待接种叶片,再将这个待接种叶片的尖部剪下第二长度,大概为1.5~2cm,最后留下大概5.5~7.5cm的接种叶片用来接种白叶枯菌,这样既不会影响白叶枯菌的接种,也不会影响叶片的离体保鲜,保证的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客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TDZ溶液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离体鉴定中的应用,所述TDZ溶液的浓度为0.25 mg/L~0.34m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TDZ溶液的浓度为0.28 mg/L。

3.一种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离体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离体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体培养液为0.28mg/L的TDZ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离体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度为7~9cm,所述第二长度为1.5~2cm,所述第三长度为5.5~7.5c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离体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度为8cm,所述第二长度为2cm,所述第三长度为6c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离体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是将白叶枯菌菌种从﹣80℃中取出,冰上融化,在超净工作台用移液枪枪头蘸取菌液在PSA培养基上划线,吹干后,用封口膜密封平板边缘,放在28℃培养箱倒置培养3-5天;蘸取新长出的单菌落在新的PSA平板上划线,培养3-4天扩繁,备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离体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是采用无菌的1000μL移液枪枪头刮取白叶枯菌,用无菌水洗脱并稀释成3×108 cfu的白叶枯菌菌悬液。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离体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将300ml离体培养液置于2L的烧杯中,再将接种菌株后的所述接种叶片分别塞入一浮漂的洞口中,将同一重复组的三个浮漂置于装有离体培养液的烧杯中,用保鲜膜将所述烧杯口包裹后,通过橡皮筋扎紧。

...

【技术特征摘要】

1.tdz溶液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离体鉴定中的应用,所述tdz溶液的浓度为0.25 mg/l~0.34m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tdz溶液的浓度为0.28 mg/l。

3.一种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离体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离体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体培养液为0.28mg/l的tdz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离体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度为7~9cm,所述第二长度为1.5~2cm,所述第三长度为5.5~7.5c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离体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度为8cm,所述第二长度为2cm,所述第三长度为6c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志辉凌宇轩李宜泳赵辉郭安平李瑶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