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下穿干沟建筑施工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下穿干沟建筑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730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穿干沟建筑施工工艺,涉及管道施工领域,包括步骤一、准备工作,确定施工的范围并进行清表;步骤二、土方开挖,包括一般情况下开挖、特殊情况下开挖和降排水施工;步骤三、管道施工,按照施工要求铺设管道;步骤四、沟槽回填,使用原有的土壤对沟槽进行回填。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穿干沟建筑施工工艺,通过施工准备对原有管线进行了保护,通过沟槽回填的步骤对施工场地进行了修复,以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原有的生态环境,本工艺流程简便,适应性强,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下穿管线,地下水位过高和沟槽积水的情况,都设计了应对措施,保证了施工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穿干沟建筑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供水管道的建设需求逐渐增多,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下穿过一些干沟建筑。

2、现有的技术中通常使用大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但施工过程对遇到的特殊情况应变能力较差,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下穿干沟建筑施工工艺,对特殊情况的适应能力较强,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穿干沟建筑施工工艺,解决施工过程中对特殊情况应变能力较差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一种下穿干沟建筑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一、准备工作,确定施工的范围并进行清表;

5、步骤二、土方开挖,包括一般情况下开挖、特殊情况下开挖和降排水施工;

6、步骤三、管道施工,按照施工要求铺设管道;

7、步骤四、沟槽回填,使用原有的土壤对沟槽进行回填。

8、优选的,所述步骤一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9、1)根据设计施工图纸以及岩体和土体的稳定条件确定供水管线管沟的大小、底宽和位置;

10、2)对场地上原有的管线、建筑进行迁移和清理;

11、3)设置防护栏和建设施工便道。

12、优选的,所述步骤二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13、1)开挖深度小于5.0m时,其中壤土、粉质黏土段开挖边坡取1:1,沟槽底遇到流沙层时,沿沟槽坡脚用砂袋垒砌加固,垒砌高度为3至4层;

14、2)开挖深度大于5.0m时,开挖边坡取1:2,自管沟顶面以上每5.0m设水平宽度1.5m的开挖平台;

15、3)沟槽上堆土坡脚距沟槽的边缘大于2m,堆土高度不大于1.5m。

16、优选的,所述一般情况下开挖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17、1)供水管线管沟开挖采用退挖法分层开挖,两台反铲挖掘机上下两台阶退挖,基底设一台反铲挖掘机刷坡修整,保证开挖坡比,槽顶设三台装载机,将开挖土倒运至临时堆土区,完成土石方调配工作,机械开挖至设计沟底前预留20cm保护层由人工开挖,防止超挖;

18、2)沟槽开挖过程中及时核对地质情况,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地基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9、3)施工区域降水后根据现场土质合理放坡开挖,开挖深度大于5.0m时,自管沟顶面以上每5.0m设水平宽度1.5m的施工平台;开挖深度大于5m时,降水井放在层间留台上;开挖过程中用全站仪监控中线位置,用水准仪随时监测槽底高程,避免超挖或欠挖,并保证设计基槽底部的尺寸。

20、优选的,所述特殊情况下开挖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21、1)首先根据管道探测仪测出在役管道和光缆的大致位置,由人工沿垂直于在役管道走向挖条形探坑,条形探坑宽约1m,长度及深度直至挖到管线和光缆为止;

22、2)操作时用铁锨采取平铲法挖土,边挖边清理散土,挖沟人员要时刻注意土层的变化,如果在坚硬的土层中出现软土或沙土层,挖土时就要格外的小心,挖掘时将管道及光缆周围5m之内的管沟全部挖出;

23、3)在役管道被挖出后,如果露空段长度大于3m时,需要对露空管道采取临时支撑保护;如有管道伴行光缆应临时将光缆与在役管道绑在一起,回填时再将其恢复原位。

24、优选的,所述降排水施工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25、1)地下水位较高时要进行降排水施工,在山坡上开挖沟槽时,先开挖截水沟,以排除山坡上的地表径流;深挖时应分层开挖,防止塌方;石方开挖避免超挖过量;欠挖时用人工开挖,岩石超挖量平均按15cm控制;

26、2)沟槽底降排水采用集水明排方式,沟槽两侧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断面尺寸0.3×0.4m,排水沟坡度2%,每40~60m设置集水井,集水井底应比排水沟底深50cm,集水由污水泵抽排至简易沉淀池,降水时设专人进行抽排,保证沟槽的作业施工。

27、优选的,所述步骤四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28、1)清理沟槽,将基土上或基底表面上的树根、垃圾杂物处理完毕,清除干净,并将塌方和已松散的材料全部清出;

29、2)管下腋角回填,采用原状自然土回填,回填时,从管道两侧均匀下料,每侧回填高度差不应超过一层填筑厚度,分层回填的每层虚铺厚度为200mm,人工摊铺平整每层虚铺层;

30、3)管身及管顶20cm内回填,待管下腋角回填完毕后,进行管身及管顶20cm内回填,本区域回填采用原状自然土进行回填,回填土应均匀散布在管沟内,沿管道两侧同时均匀回填,每层回填的虚铺厚度小于200mm,不扰动管位;

31、4)回填至设计标高,管身以上至设计标高区域采用原状自然土回填,压实度≥0.85,该区域回填每层的虚铺厚度小于200mm,回填土采用小型机械摊铺平整,回填压实采用小型机械压实为主,人工夯实为辅,回填时每层应检测压实系数,并报检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下层回填。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3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穿干沟建筑施工工艺,通过施工准备对原有管线进行了保护,通过沟槽回填的步骤对施工场地进行了修复,以最大程度的还原了原有的生态环境,本工艺流程简便,适应性强,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下穿管线,地下水位过高和沟槽积水的情况,都设计了应对措施,保证了施工顺利进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穿干沟建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干沟建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干沟建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干沟建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般情况下开挖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干沟建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殊情况下开挖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干沟建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排水施工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干沟建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穿干沟建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干沟建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干沟建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干沟建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般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栋林姜宗政马焕宏韩保卫胡永刚陈奔石永攀曾令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