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6310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电池单体包括:外壳、电极组件和防爆结构,所述电极组件设于所述外壳的装配空间内,所述防爆结构设于所述外壳;排气结构件,所述排气结构件设于所述装配空间内,且所述排气结构件位于所述电极组件的外壁和所述装配空间的内壁之间,和/或所述排气结构件位于所述电极组件内,所述排气结构件被配置为适于形成与所述防爆结构连通的排气空间。由此,通过设置排气结构件形成排气空间,电池单体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排气空间流向防爆结构,便于电池单体内的气体快速排出电池单体,实现对电池单体的快速泄压,降低电池单体爆炸风险,提升电池单体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电池单体设置有防爆结构,防爆结构在电池单体(即电芯)发生热失控时,能够排出电池单体内部气体,避免电池单体发生爆炸。但是,在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防爆结构附近的气体可以通过防爆结构顺利排出,远离防爆结构的气体不能及时从防爆结构排出,电池单体排气不畅,容易导致电池单体发生爆炸,影响电池单体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电池单体,该电池单体通过设置排气结构件形成排气空间,便于电池单体内的气体快速排出电池单体,降低电池单体爆炸风险,提升电池单体使用安全性。

2、本申请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电池。

3、本申请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用电装置。

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包括:

5、外壳、电极组件和防爆结构,电极组件设于外壳的装配空间内,防爆结构设于外壳;

6、排气结构件,排气结构件设于装配空间内,且排气结构件位于电极组件的外壁和装配空间的内壁之间,和/或排气结构件位于电极组件内,排气结构件被配置为适于形成与防爆结构连通的排气空间。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排气结构件形成排气空间,电池单体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排气空间流向防爆结构,便于电池单体内的气体快速排出电池单体,实现对电池单体的快速泄压,降低电池单体爆炸风险,提升电池单体使用安全性。

8、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壁包括:外侧壁,外侧壁和内壁间设有排气结构件。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电极组件的外侧壁和装配空间的内壁之间设有排气结构件,有利于靠近盖体的气体朝向壳底壁流动,在防爆结构设置于壳主体基础上,便于气体从防爆结构流出。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外侧壁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子侧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子侧壁,第一子侧壁的表面积大于第二子侧壁的表面积,第一子侧壁和内壁间设有排气结构件。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排气结构件设置于第一子侧壁和装配空间的内壁之间,更有利于靠近盖体的气体朝向壳底壁流动,在防爆结构设置于壳主体基础上,更便于气体从防爆结构流出,可以提升电池单体内气体排出速度,进一步降低电池单体爆炸风险。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壁包括:外底壁,外底壁和内壁间设有排气结构件。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电极组件的外底壁与壳底壁间设置有排气结构件,使电极组件的外底壁与壳底壁间形成排气空间,使防爆结构与电极组件的外底壁间隔开,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电池单体内气体流入排气空间后,可以使气体顺利从防爆结构排出电池单体,降低电池单体内气体流动受阻的风险

1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件包括:单电极组件,单电极组件内设有排气结构件。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单电极组件内设置有排气结构件,电芯发生热失控时,可以使电池单体内的气体更加快速流向防爆结构,从而提升气体排出电池单体速度。

16、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件包括:多个单电极组件,多个单电极组件沿电池单体的第一方向排布,

17、至少相邻两个单电极组件间设有排气结构件,和/或至少一个单电极组件内设有排气结构件。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至少相邻两个单电极组件间设有排气结构件,和/或至少一个单电极组件内设有排气结构件,可以使电池单体内的气体更加快速流向防爆结构,从而进一步提升气体排出电池单体速度,进一步降低电池单体爆炸风险。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气结构件限定出排气通道,排气通道构造为排气空间。

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排气结构件限定出排气通道,排气结构件位于电极组件的外壁和装配空间的内壁之间时,在电池单体未发生热失控情况下,电极组件发生膨胀时,排气结构件可以为电极组件提供膨胀空间,缓冲电池单体所受膨胀力,从而可以提升电池单体使用寿命。当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情况下,排气通道可以为电池单体提供排气空间。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气结构件为形状记忆合金件,形状记忆合金件被配置为根据温度发生形变以形成槽结构,槽结构为排气空间。

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排气结构件设置为形状记忆合金件,当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形状记忆合金件可以变形形成排气空间,有利于电池单体内气体和热量排出电池单体,并且,电池单体未发生热失控时,形状记忆合金件为平板状或者近似平板状,能够减小形状记忆合金件的装配空间,可以为电极组件提供充足的膨胀空间,也可以为电极组件提供装配空间,从而可以提升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

23、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包括:壳主体和盖体,壳主体和盖体连接以限定出装配空间,壳主体设有防爆结构。

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防爆结构设置于壳主体,能够将防爆结构和高压器件分开布置,当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电池单体内的气体从防爆结构排出电池单体,使排出的气体与盖体上高压器件分开,实现高压器件和气体分离的效果,降低高压气体损坏高压器件的风险。

25、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主体包括:壳侧壁和壳底壁,壳侧壁和/或壳底壁设有防爆结构。

2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壳侧壁和/或壳底壁设有防爆结构,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电池单体内的气体朝向防爆结构流动,电池单体内气体通过防爆结构排出电池单体,更有利于使排出的气体与盖体上高压器件分开,实现高压器件和气体分离的效果,进一步降低高压气体损坏高压器件的风险。

27、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电池单体。

28、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池。

29、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包括:外侧壁,所述外侧壁和所述内壁间设有所述排气结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壁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子侧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子侧壁,所述第一子侧壁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子侧壁的表面积,所述第一子侧壁和所述内壁间设有所述排气结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包括:外底壁,所述外底壁和所述内壁间设有所述排气结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单电极组件,所述单电极组件内设有所述排气结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多个单电极组件,多个所述单电极组件沿所述电池单体的第一方向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件限定出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构造为所述排气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件为形状记忆合金件,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件被配置为根据温度发生形变以形成槽结构,所述槽结构为所述排气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主体和盖体,所述壳主体和所述盖体连接以限定出所述装配空间,所述壳主体设有所述防爆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主体包括:壳侧壁和壳底壁,所述壳侧壁和/或所述壳底壁设有所述防爆结构。

1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

12.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包括:外侧壁,所述外侧壁和所述内壁间设有所述排气结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壁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子侧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子侧壁,所述第一子侧壁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子侧壁的表面积,所述第一子侧壁和所述内壁间设有所述排气结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包括:外底壁,所述外底壁和所述内壁间设有所述排气结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单电极组件,所述单电极组件内设有所述排气结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多个单电极组件,多个所述单电极组件沿所述电池单体的第一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俸靖杰张辰辰王朴唐彧徐晨怡李星李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