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诊断微转移的与抗体缀合的花青染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556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花青染料与血管发生特异性结合成分,优选与EB-D纤连蛋白特异性结合成分的缀合物用于诊断微转移和小的增生性病变,尤其是与血管发生相关的原发性肿瘤、初癌状态、发育不良、化生、炎性病变,例如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和/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子宫内膜异位病变和眼病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花青染料与血管生成特异性结合成分,优选与EB-D纤连蛋白特异性结合成分的缀合物用于诊断微转移和小的增生性病变,尤其是与血管发生相关的原发性肿瘤、初癌状态、发育不良、化生、炎性病变如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和/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子宫内膜异位病变和眼病的用途。
技术介绍
光在医学诊断中的用途近来已受到重视(参见例如BiomedicalPhotonics Handbook(EditorT.Vo-Dinh),CRC Press)。正在实验测试多种诊断方法以在各种医疗学科,例如内镜检查术、乳房X线照相术、外科或妇科中应用。为此目标,将染料供给组织作为用于荧光诊断和成像的外源造影剂,并且这里尤其是最大吸收和最大荧光光谱范围在700-900nm范围内(组织的诊断窗口)的荧光染料已经被用于体内成像。这种波长的光子较少被组织吸收,因此在吸收过程(主要通过氧合血红蛋白和去氧血红蛋白)终结光传输前渗入组织几厘米。此外,被引入所述组织中的荧光染料能够产生吸收,但以更长波长荧光辐射的形式发射所吸收的能量。可以通过光谱分离检测这种荧光辐射,从而可能定位染料并与染料所结合的分子结构相关联(这方面还参见Licha,K.(2002)Contrast Agents for Optical Imaging(Review).InTopics in Current Chemistry-Contrast Agents II(EditorW.Krause),Volume 222,Springer Heidelberg,pp.1-31.)。来自花青染料类的荧光染料是有希望的代表性种类,并且可以以许多不同的结构范围合成它们。具体而言,具有吲哚碳菁、吲哚二碳菁和吲哚三碳菁骨架的碳菁具有高消光系数和良好的荧光量子产率(Licha,K.(2002),见上,及其中引用的文献)。为了获得患病结构和健康组织之间的诊断上的显著差异,所给予的染料必须在所述两种组织类型之间产生尽可能高的浓度差。这可以基于肿瘤生理学或形态学性质(血供、分布动力学、延迟消除、血管结构)以及基于肿瘤和血管细胞或相邻组织的分子性质来实现。对于疾病特异性结构的分子标记而言,可以使用由荧光染料和靶亲合(target-affine)分子如蛋白质、肽或抗体组成的缀合物。在注射后,这些缀合物的某些部分结合到分子靶结构如受体、细胞表面结构或基质蛋白上,而未结合的部分在体液中被稀释或代谢或排泄出体外。以此方式,可能导致更高的浓度差,从而在进行荧光诊断时导致更大的图像对比(高信噪比)。已经描述许多疾病如肿瘤(Folkman J.(1974).Symp.Soc.Dev.Biol.3043-52)、关节炎(Colville-Nash PR,Scott DL(1992)Ann.Rheum.Dis.51919-25)、银屑病(Folkman J.(1972)J.Invest.Dermatol.5940-43)、眼病(Adamis AP等人(1999)Angiogenesis,39-14)与血管发生相关。与血管发生相关的各种疾病综述于例如Longo R等人(2002)Angiogenesis 5237-56。另一方面,在健康组织中极少发生新血管的形成,其中少数例外包括伤口愈合和子宫内膜组织在月经周期或妊娠过程中的变化。因此,新血管发生成为重要的治疗靶和诊断靶。已经描述了优先存在或仅存在于生长中的血管细胞内或附近的许多分子结构(其综述参见例如Alessi P等人(2004)Biochim.Biophys.Acta.165439-49以及Nanda A和St.Croix B(2004)Curr.Opin.Oncol.1644-49),包括内皮细胞上的受体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基质蛋白如额外结构域B(ED-B)纤连蛋白。纤连蛋白的ED-B结构域是91个氨基酸的序列,其在小鼠、大鼠和人内相同,其通过可变剪接插入纤连蛋白分子中,已证明其在新血管结构周围特异性地累积(Castellani等人(1994).Int.J.Cancer 59612-618)。微转移是>0.2mm的恶性细胞内聚丛,<0.2mm的恶性细胞丛被称为亚微转移(Van der Westhuizen N.(2002)Laboratory Report;Rampaul RS等人(2001)Breast Cancer Res.3113-116;Bitterman A.等人(2002)IMAJ 4803-809)。目前仅能在体外用显微镜检测的微转移可以是生血管或非生血管的。大多数人肿瘤,包括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没有生血管活性地发生,并以直径0.2至<2mm的显微病变在原位存在数月至数年,然后小百分比可能转变为生血管表型(Folkman J和Becker K(2000)Acad.Radiol.7783-785;Folkman J(2001)Angiogenesis.在Braunwald E等人,Harrison′sTextbook of Internal Medicine,15thEdition,McGraw-Hill,517-530中)。在细胞水平上已确定了人和小鼠肿瘤中生血管转变的至少四种机理(1)通过刺激邻近宿主血管床中的新血管化,无血管的原位癌可以募集它们自身的血供-人肿瘤中最常见的过程;(2)来自骨髓的循环前体内皮细胞可能进入生血管病灶;(3)肿瘤可能诱导宿主成纤维细胞和/或肿瘤床中的巨噬细胞过度表达生血管因子(例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4)先存在的血管可以被肿瘤细胞同化(coopted)。生血管转变还可能包括这些机理的组合(Folkman J(2001)Angiogenesis.In Braunwald E等人,Harrison′sTextbook of Internal Medicine,15thEdition,McGraw-Hill,517-530)。现已广泛接受,当前生血管分子的作用被抗生血管分子的作用平衡时,“生血管转变”是“关闭的”,而当净平衡偏向于血管发生时,则是“开启的”。已经发现了引发这种转变的多种信号。血管发生激活物为分子结构例如VEGF家族成员、VEGFR、NRP-1、Ang1、Thie2、PDGF-BB和受体、TGF-β1、endoglin、TGF-β受体、FGF、HGF、MCP-1、整联蛋白(αvβ3、αvβ5、α5β1)、VE-钙粘着蛋白、PECAM(CD31)、Ephrins、纤溶酶原激活物、MMP、PAI-1、NOS、COX-2、AC133、趋化因子或Id1/Id3。血管发生抑制剂为分子结构例如VEGFR-1、Ang2、TSP-1、TSP-2、血管生长抑素和相关的纤溶酶原kringles、内皮生长抑素(胶原XVII片段)、血管抑素(Vasostatin)、血小板因子4、TIMP、MMP抑制剂、PEX、Meth-1、Meth-2、IFN-α、IFN-β、IFN-γ、IP-10、IL-4、IL-12、IL-18、促乳素(M,16K)、VEGI、SPARC的片段、骨桥蛋白片段或Maspin(Carmeliet P和Jain RK.(2000)Nature 407249-257;Ya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通式(Ⅰ)的缀合物用于制备诊断微转移或小的增生性病变的诊断剂的用途:B-(D)↓[n](Ⅰ)其中B表示血管发生特异性结合成分,D表示花青染料,且n为1-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夏埃尔席尔纳凯利查彼得豪夫克里斯廷佩利茨
申请(专利权)人:舍林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