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射频大功率开关全时带功率切换实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射频大功率开关全时带功率切换实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5491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射频大功率开关全时带功率切换实现装置,涉及全时干扰技术,包括:安装在射频腔体内的电磁组件和微波组件;所述电磁组件和微波组件通过两组螺管式磁路结构,分别独立控制每个通道的切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功分原理,解决不能带大功率切换的难题,实现全时域射频大功率切换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射机(mpm)以及大功率固态的输出干扰应用领域,尤其涉及发射机(mpm)以及大功率固态的全时干扰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射频大功率开关全时带功率切换实现装置


技术介绍

1、本节中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并且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2、大功率射频信号源联接到单刀双掷大功率射频同轴开关的输入端,通过切换射频通道实现大功率信号的转换,目前大功率射频同轴开关不能带功率切换,需要先断开功率源,转换开关选择通道。

3、通常情况下开关的切换时间为10ms量级,然后接通功率源,意味着信号从1路切换至2路需要超过10ms,当2路切换至1路时,仍然先断开功率源,信号从2路切换至1路时仍超过10ms,在切换过程中,若此时有大功率信号注入到开关,由于链路是断路状态,则信号会全反射到信号源内将设备损坏,大功率阻抗不匹配切换,也容易损伤开关。

4、现有技术主要有两个缺点:1、时序嵌套关系复杂,如果嵌套关系不正确,容易烧毁功率源及开关。2、功率源的射频信号不能全时域传输及切换,使系统性能下降,大功率切换装置应用受限。

5、因此,在使用传统大功率的系统中,每次切换空域都将会有大于20毫秒量级的干扰信号丢失,无法实施全时域干扰,而这个丢失的时间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候是致命的;而且由于时序嵌套关系,如果嵌套关系不正确,容易烧毁发射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射频大功率开关全时带功率切换实现装置,通过功分原理,解决不能带大功率切换的难题,实现全时域射频大功率切换功能。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射频大功率开关全时带功率切换实现装置,包括:安装在射频腔体内的电磁组件和微波组件;所述电磁组件和微波组件通过两组螺管式磁路结构,分别独立控制每个通道的切换。

4、进一步地,所述螺管式磁路结构,包括:铁芯ⅰ、铁芯ⅱ、线圈、推动轴、推动杆和接触簧片;所述铁芯ⅰ、铁芯ⅱ、线圈和推动轴设置在电磁组件内,所述推动杆和接触簧片设置在微波组件内。

5、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组件,包括:轭铁ⅰ和轭铁ⅱ,所述轭铁ⅰ和轭铁ⅱ通过螺杆连接;所述铁芯ⅰ固定在轭铁ⅰ上,所述铁芯ⅰ内部设置有供推动轴滑动的空间;所述铁芯ⅱ可滑动的设置在铁芯ⅰ上方;所述线圈缠绕在铁芯ⅰ和铁芯ⅱ上;通过对线圈电压的调整,可控制铁芯ⅱ上下滑动,从而实现推动轴的上下移动。

6、进一步地,所述微波组件,包括:腔体和腔盖;所述腔体下端设置有三个导体组件,所述推动杆通过复位装置安装在腔体和腔盖之间,所述接触簧片安装在推动杆上;随着推动轴的上下移动,可驱动推动杆上下移动,从而使接触簧片与其相对应的两个导体组件接触或断开,实现各路通道的通断。

7、进一步地,所述导体组件,包括:外导体、内导体、绝缘子和压套。

8、进一步地,所述腔体与腔盖扣合之后,中间留有供接触簧片上下移动的间隙,所述间隙之间设置有靠柱做支撑。

9、进一步地,所述腔体与腔盖上均开设有供推动杆上下移动的孔。

10、进一步地,所述推动杆,包括:推杆ⅰ和推杆ⅱ,所述推杆ⅰ安装在腔体上的孔中,所述推杆ⅱ安装在腔盖上的空间,所述推杆ⅰ和推杆ⅱ之间进行插接连接,所述接触簧片设置在推杆ⅱ上。

11、进一步地,所述复位装置为弹簧,设置在腔体上的孔的底部。

12、进一步地,所述外导体为黄铜材料表面镀镍;所述内导体和接触簧片为铍青铜材料表面镀硬金;所述压套为纯铜材料表面镀金;所述腔体和腔盖为铝合金材料表面镀镍;所述绝缘子、推杆ⅰ、推杆ⅱ和靠柱为聚四氟乙烯材料。

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将开关内部单刀双掷簧片(单刀多掷簧片)改为单独可控的独立簧片。在需要射频信号由支路a切换至支路b时,在不断开支路a的情况下先接通支路b,此时大功率信号功分输出到支路a、支路b两路,然后再断开支路a而达到支路b单独输出的目的;在整个切换过程中,射频链路不存在完全断开的情况,不会发生射频信号全反射回发射机(mpm)的现象,因此大功率信号不需要做时序断开保护功能,可一直持续输出,因而可实现对对方雷达的全时域压制干扰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频大功率开关全时带功率切换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射频腔体内的电磁组件和微波组件;所述电磁组件和微波组件通过两组螺管式磁路结构,分别独立控制每个通道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大功率开关全时带功率切换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管式磁路结构,包括:铁芯Ⅰ(2)、铁芯Ⅱ(6)、线圈(3)、推动轴(4)、推动杆和接触簧片(17);所述铁芯Ⅰ(2)、铁芯Ⅱ(6)、线圈(3)和推动轴(4)设置在电磁组件内,所述推动杆和接触簧片(17)设置在微波组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射频大功率开关全时带功率切换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包括:轭铁Ⅰ(1)和轭铁Ⅱ(7),所述轭铁Ⅰ(1)和轭铁Ⅱ(7)通过螺杆(5)连接;所述铁芯Ⅰ(2)固定在轭铁Ⅰ(1)上,所述铁芯Ⅰ(2)内部设置有供推动轴(4)滑动的空间;所述铁芯Ⅱ(6)可滑动的设置在铁芯Ⅰ(2)上方;所述线圈(3)缠绕在铁芯Ⅰ(2)和铁芯Ⅱ(6)上;通过对线圈(3)电压的调整,可控制铁芯Ⅱ(6)上下滑动,从而实现推动轴(4)的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射频大功率开关全时带功率切换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组件,包括:腔体(12)和腔盖(13);所述腔体(12)下端设置有三个导体组件,所述推动杆通过复位装置安装在腔体(12)和腔盖(13)之间,所述接触簧片(17)安装在推动杆上;随着推动轴(4)的上下移动,可驱动推动杆上下移动,从而使接触簧片(17)与其相对应的两个导体组件接触或断开,实现各路通道的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射频大功率开关全时带功率切换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组件,包括:外导体(8)、内导体(9)、绝缘子(10)和压套(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射频大功率开关全时带功率切换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2)与腔盖(13)扣合之后,中间留有供接触簧片(17)上下移动的间隙,所述间隙之间设置有靠柱(14)做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射频大功率开关全时带功率切换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2)与腔盖(13)上均开设有供推动杆上下移动的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射频大功率开关全时带功率切换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包括:推杆Ⅰ(15)和推杆Ⅱ(16),所述推杆Ⅰ(15)安装在腔体(12)上的孔中,所述推杆Ⅱ(16)安装在腔盖(13)上的空间,所述推杆Ⅰ(15)和推杆Ⅱ(16)之间进行插接连接,所述接触簧片(17)设置在推杆Ⅱ(16)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射频大功率开关全时带功率切换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为弹簧(18),设置在腔体(12)上的孔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射频大功率开关全时带功率切换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8)为黄铜材料表面镀镍;所述内导体(9)和接触簧片(17)为铍青铜材料表面镀硬金;所述压套(11)为纯铜材料表面镀金;所述腔体(12)和腔盖(13)为铝合金材料表面镀镍;所述绝缘子(10)、推杆Ⅰ(15)、推杆Ⅱ(16)和靠柱(14)为聚四氟乙烯材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大功率开关全时带功率切换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射频腔体内的电磁组件和微波组件;所述电磁组件和微波组件通过两组螺管式磁路结构,分别独立控制每个通道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大功率开关全时带功率切换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管式磁路结构,包括:铁芯ⅰ(2)、铁芯ⅱ(6)、线圈(3)、推动轴(4)、推动杆和接触簧片(17);所述铁芯ⅰ(2)、铁芯ⅱ(6)、线圈(3)和推动轴(4)设置在电磁组件内,所述推动杆和接触簧片(17)设置在微波组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射频大功率开关全时带功率切换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包括:轭铁ⅰ(1)和轭铁ⅱ(7),所述轭铁ⅰ(1)和轭铁ⅱ(7)通过螺杆(5)连接;所述铁芯ⅰ(2)固定在轭铁ⅰ(1)上,所述铁芯ⅰ(2)内部设置有供推动轴(4)滑动的空间;所述铁芯ⅱ(6)可滑动的设置在铁芯ⅰ(2)上方;所述线圈(3)缠绕在铁芯ⅰ(2)和铁芯ⅱ(6)上;通过对线圈(3)电压的调整,可控制铁芯ⅱ(6)上下滑动,从而实现推动轴(4)的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射频大功率开关全时带功率切换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组件,包括:腔体(12)和腔盖(13);所述腔体(12)下端设置有三个导体组件,所述推动杆通过复位装置安装在腔体(12)和腔盖(13)之间,所述接触簧片(17)安装在推动杆上;随着推动轴(4)的上下移动,可驱动推动杆上下移动,从而使接触簧片(17)与其相对应的两个导体组件接触或断开,实现各路通道的通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伟王斌刘晓庆杨瑜鞠康赵贤任海洋孙绍强刘六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