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及非对称双向偏光投射方法技术_技高网

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及非对称双向偏光投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5177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非对称双向偏光镜前射灯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包括透镜件、光源件及散热器,散热器用于散热,光源件用于朝向透光镜发射光线;透镜件包括左反射面、右反射面和透射面,左反射面用于反射光线形成左反射区,右反射面用于反射光线形成第一右反射区和第二右反射区,第一右反射区的反射角度大于第二右反射区的反射角度;透射面用于反射光线形成透射区,透射区的反射角度小于第二右反射区的反射角度。实现非对称且双方向投射光线,增大偏光角度和光线覆盖范围,提高出光效率,减少用户脸部阴影,使得用户无论是前倾或前倾较少距离或竖直站立均能获得良好的面部补光效果,进而增强镜前射灯的补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非对称双向偏光镜前射灯的,具体而言,涉及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及非对称双向偏光投射方法


技术介绍

1、市场上对于镜前射灯的需求是需要实现偏光的效果;这样,当人体站立于洗手台前,通过镜子反射到洗手台再反射上去光可以减弱面部阴影,同时,当人体前倾靠近镜子时,可以通过镜子反射的光照亮面部。

2、例如,公开号为cn111486373b的在先专利,公开了一种分光射灯,包括:壳体,其端部设有壳体开口,其侧壁设有调整件安装部;光源组件,用于射出一级光束;光线分束件,其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的光线分束区域;所述一级光束经过所述光线分束区域后,形成射出方向不同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扩散件,其设于所述第二光束的射出光路上;所述扩散件用于散射所述第二光束;所述调整件安装部设于所述光线分束区域与所述壳体开口之间,并用于安装光线调整件;所述第一光束由所述壳体开口射出;所述第二光束经过所述扩散件后射出。

3、现有技术中,射灯实现需要设置两个光学元件才能实现光线投射的双向偏光,成本高且结构复杂;同时,采用偏光片的方式,无法做到较大角度的偏光,导致镜前射灯的补光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及非对称双向偏光投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镜前射灯的补光效果不佳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包括透镜件、光源件以及散热器,所述光源件安设在所述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用于散热,所述透光镜嵌设所述散热器且所述透光镜与所述光源件呈对应布置,所述光源件用于朝向所述透光镜发射光线;所述透镜件包括左反射面、右反射面和透射面,所述左反射面用于反射光线形成左反射区,所述左反射区沿朝向人脸方向反射光线,所述右反射面用于反射光线形成第一右反射区和第二右反射区,所述第一右反射区和所述第二右反射区分别沿镜面方向反射光线,且所述第一右反射区的反射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右反射区的反射角度;所述透射面用于反射光线形成透射区,所述透射区沿朝向镜面的方向反射光线,且所述透射区的反射角度小于所述第二右反射区的反射角度。

3、进一步的,用户竖直站立时,脸部处于站立脸部区,用户前倾站立时,脸部处于前倾脸部区;所述左反射区和所述第一右反射区分别覆盖所述站立脸部区,所述第二右反射区和所述透射区分别覆盖所述前倾脸部区。

4、进一步的,所述透射区反射光线至镜面再反射至洗手台再反射至所述前倾脸部区。

5、进一步的,沿x方向,所述透镜件形成x截面,所述光源件在所述x截面形成偏光,所述透射面与所述x截面呈对应布置,所述透射面沿背离所述光源件的方向呈逐渐朝下倾斜布置;沿y方向,所述透镜本体形成y截面,所述透镜本体在所述y截面形成无偏光面,所述光源件与所述无偏光面呈对应布置,且所述光源件直接投射光线至所述无偏光面,所述无偏光面呈无偏光状态布置。

6、进一步的,所述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安设在所述散热器的内部布置,所述支架具有架槽,所述光源件安设在所述架槽;所述架槽呈贯通布置,所述透镜件具有进光面,所述进光面与所述架槽呈正对布置;所述散热器具有散热面和各个散热片,所述散热面与所述光源件呈平铺抵触布置,所述散热面用于转移所述光源件的热量,各个所述散热片呈间隔对应布置,所述散热片与所述散热面呈垂直对应布置。

7、进一步的,所述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包括灯罩,所述散热器、所述透镜件和光源件分别安设在所述灯罩的内部;所述灯罩包括罩板,所述罩板处于所述透镜件的下方布置,所述罩板呈弧形状布置,所述左反射区的光线部分与所述罩板呈重合布置,所述罩板用于遮挡光线。

8、进一步的,所述透镜件具有纹理面,所述纹理面用于增强光线的均匀度,所述左反射区、所述第一右反射区、所述第二右反射区和所述透射区反射的光线均通过所述纹理面;所述纹理面具有多个纹理区,各个纹理区呈平铺依序对接布置,所述纹理区呈多边形状布置。

9、进一步的,所述左反射面反射光线形成左光斑,所述右反射面反射光线形成右光斑,所述左光斑沿朝向人脸方向反射光线,所述右光斑沿镜面方向反射光线;所述右光斑与所述左光斑呈非对称布置,且所述右光斑的出光范围大于所述左光斑的出光范围。

10、非对称双向偏光投射方法,包括透镜件和光源件,所述光源件用于朝向所述透光镜发射光线,所述透镜件包括左反射面、右反射面和透射面,具体步骤如下:

11、(1)、定义投射方向为左方向投射光线和右方向投射光线,所述左方向投射光线沿朝向镜面方向,所述右方向投射光线沿朝向人脸方向;

12、(2)、所述左反射面用于反射光线沿所述右方向投射光线,所述右反射面和所述透射面分别用于反射光线沿左方向投射光线;

13、(3)、所述右反射面用于反射光线形成第一右反射区和第二右反射区,所述第一右反射区和所述第二右反射区分别左方向投射光线至镜面,且所述第一右反射区的反射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右反射区的反射角度;所述透射面用于沿左方向投射光线形成透射区,所述第二右反射区的反射角度大于所述透射区的反射角度;

14、(4)、所述左方向投射光线和所述右方向投射光线呈同步投射光线且光线投射角度呈非对称布置。

15、进一步的,用户竖直站立时,脸部处于站立脸部区,用户前倾站立时,脸部处于前倾脸部区;所述第一右反射区经过镜面反射直接投射至所述站立脸部区,所述第二右反射区经过镜面反射直接投射至前倾脸部区;所述右方向投射光线呈同步投射光线至所述站立脸部区;所述透射区投射光线经过镜面反射至洗手台再反射至所述前倾脸部区,且所述透射区和所述第二右反射区呈同步投射光线至所述前倾脸部区。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及非对称双向偏光投射方法,在散热器的作用下,实现镜前射灯的散热增强镜前射灯的使用寿命,具体镜前射灯使用时,通过左反射区和第一右反射区同步反射的光线对竖直站立的用户的脸部进行补光,通过第二右反射区和透射区同步反射的光线对前倾站立的用户进行脸部补光;这样,镜前射灯实现双方向投射光线进行补光且镜前射灯的双向光线呈非对称布置,增大镜前射灯的偏光角度和光线覆盖范围,提高镜前射灯的出光效率,实现更大角度反射光线,减少用户脸部阴影,使得用户无论是前倾或前倾较少距离或竖直站立均能获得良好的面部补光效果,进而增强镜前射灯的补光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件、光源件以及散热器,所述光源件安设在所述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用于散热,所述透光镜嵌设所述散热器且所述透光镜与所述光源件呈对应布置,所述光源件用于朝向所述透光镜发射光线;所述透镜件包括左反射面、右反射面和透射面,所述左反射面用于反射光线形成左反射区,所述左反射区沿朝向人脸方向反射光线,所述右反射面用于反射光线形成第一右反射区和第二右反射区,所述第一右反射区和所述第二右反射区分别沿镜面方向反射光线,且所述第一右反射区的反射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右反射区的反射角度;所述透射面用于反射光线形成透射区,所述透射区沿朝向镜面的方向反射光线,且所述透射区的反射角度小于所述第二右反射区的反射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其特征在于,用户竖直站立时,脸部处于站立脸部区,用户前倾站立时,脸部处于前倾脸部区;所述左反射区和所述第一右反射区分别覆盖所述站立脸部区,所述第二右反射区和所述透射区分别覆盖所述前倾脸部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区反射光线至镜面再反射至洗手台再反射至所述前倾脸部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其特征在于,沿X方向,所述透镜件形成X截面,所述光源件在所述X截面形成偏光,所述透射面与所述X截面呈对应布置,所述透射面沿背离所述光源件的方向呈逐渐朝下倾斜布置;沿Y方向,所述透镜本体形成Y截面,所述透镜本体在所述Y截面形成无偏光面,所述光源件与所述无偏光面呈对应布置,且所述光源件直接投射光线至所述无偏光面,所述无偏光面呈无偏光状态布置。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安设在所述散热器的内部布置,所述支架具有架槽,所述光源件安设在所述架槽;所述架槽呈贯通布置,所述透镜件具有进光面,所述进光面与所述架槽呈正对布置;所述散热器具有散热面和各个散热片,所述散热面与所述光源件呈平铺抵触布置,所述散热面用于转移所述光源件的热量,各个所述散热片呈间隔对应布置,所述散热片与所述散热面呈垂直对应布置。

6.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包括灯罩,所述散热器、所述透镜件和光源件分别安设在所述灯罩的内部;所述灯罩包括罩板,所述罩板处于所述透镜件的下方布置,所述罩板呈弧形状布置,所述左反射区的光线部分与所述罩板呈重合布置,所述罩板用于遮挡光线。

7.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件具有纹理面,所述纹理面用于增强光线的均匀度,所述左反射区、所述第一右反射区、所述第二右反射区和所述透射区反射的光线均通过所述纹理面;所述纹理面具有多个纹理区,各个纹理区呈平铺依序对接布置,所述纹理区呈多边形状布置。

8.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反射面反射光线形成左光斑,所述右反射面反射光线形成右光斑,所述左光斑沿朝向人脸方向反射光线,所述右光斑沿镜面方向反射光线;所述右光斑与所述左光斑呈非对称布置,且所述右光斑的出光范围大于所述左光斑的出光范围。

9.非对称双向偏光投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件和光源件,所述光源件用于朝向所述透光镜发射光线,所述透镜件包括左反射面、右反射面和透射面,具体步骤如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对称双向偏光投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竖直站立时,脸部处于站立脸部区,用户前倾站立时,脸部处于前倾脸部区;所述第一右反射区经过镜面反射直接投射至所述站立脸部区,所述第二右反射区经过镜面反射直接投射至前倾脸部区;所述右方向投射光线呈同步投射光线至所述站立脸部区;所述透射区投射光线经过镜面反射至洗手台再反射至所述前倾脸部区,且所述透射区和所述第二右反射区呈同步投射光线至所述前倾脸部区。

...

【技术特征摘要】

1.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件、光源件以及散热器,所述光源件安设在所述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用于散热,所述透光镜嵌设所述散热器且所述透光镜与所述光源件呈对应布置,所述光源件用于朝向所述透光镜发射光线;所述透镜件包括左反射面、右反射面和透射面,所述左反射面用于反射光线形成左反射区,所述左反射区沿朝向人脸方向反射光线,所述右反射面用于反射光线形成第一右反射区和第二右反射区,所述第一右反射区和所述第二右反射区分别沿镜面方向反射光线,且所述第一右反射区的反射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右反射区的反射角度;所述透射面用于反射光线形成透射区,所述透射区沿朝向镜面的方向反射光线,且所述透射区的反射角度小于所述第二右反射区的反射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其特征在于,用户竖直站立时,脸部处于站立脸部区,用户前倾站立时,脸部处于前倾脸部区;所述左反射区和所述第一右反射区分别覆盖所述站立脸部区,所述第二右反射区和所述透射区分别覆盖所述前倾脸部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区反射光线至镜面再反射至洗手台再反射至所述前倾脸部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其特征在于,沿x方向,所述透镜件形成x截面,所述光源件在所述x截面形成偏光,所述透射面与所述x截面呈对应布置,所述透射面沿背离所述光源件的方向呈逐渐朝下倾斜布置;沿y方向,所述透镜本体形成y截面,所述透镜本体在所述y截面形成无偏光面,所述光源件与所述无偏光面呈对应布置,且所述光源件直接投射光线至所述无偏光面,所述无偏光面呈无偏光状态布置。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双向偏光式镜前射灯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安设在所述散热器的内部布置,所述支架具有架槽,所述光源件安设在所述架槽;所述架槽呈贯通布置,所述透镜件具有进光面,所述进光面与所述架槽呈正对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佐成陈冬梅易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宏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