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前臂可拉伸柔性表面电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前臂可拉伸柔性表面电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4758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前臂可拉伸柔性表面电极装置,属于表面肌电电极技术领域。包括穿戴组件,所述穿戴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电极本体,所述穿戴组件的顶部设置有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中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穿戴组件包括搭扣带,所述搭扣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液板,所述储液板中固定连接有调节部,所述保护组件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中转动连接有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所述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之间设置有牵引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穿戴组件和保护组件,在使用的时候不仅可以保护传输线与电极本体连接处的安全,避免损坏,并且当使用者在人机交互的时候前臂摆出各种姿势的时候,总能保持人机交互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肌电电极,特别涉及一种前臂可拉伸柔性表面电极装置


技术介绍

1、表面肌电电极是表面肌电信号测量原理中的一种电极,用于测量肌肉在运动或收缩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在表面肌电信号测量中,表面肌电电极被放置在肌肉表面,以捕捉肌肉活动时产生的电信号。这些电信号反映了神经肌肉的活动和肌肉状态,可以用于评估肌肉功能、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监测肌肉疲劳等应用中,表面肌电电极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如银或氯化银,并具有平滑的表面以减少阻抗。在使用的过程中,表面肌电电极会连接到监测设备上,通过使用者摆出相应的手势可以获取其表面肌电信号,从而可以进行人机交互。

2、现有的设备在进行前臂人机交互的时候,需要将电极贴在使用者的前臂上,并通过传输线与监测设备连接,但是在实际的操作的过程中,由于使用者的动作幅度有时会比较大,就很容易造成电极与皮肤之间的脱落,甚至还会造成传输线与电极之间的拉扯,使传输线的接头损坏,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前臂可拉伸柔性表面电极装置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前臂可拉伸柔性表面电极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在使用的过程中电极脱落以及传输线与电极接头处易损坏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前臂可拉伸柔性表面电极装置,包括穿戴组件,所述穿戴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电极本体,所述穿戴组件的顶部设置有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中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穿戴组件包括搭扣带,所述搭扣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液板,所述储液板中固定连接有调节部,所述保护组件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中转动连接有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所述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之间设置有牵引件,在佩戴的时候,搭扣带需要紧贴在前臂皮肤上。

4、可选地,所述储液板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调节部包括油液管,所述油液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油液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固定端均为空心结构,一端与油液管相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活动杆。

5、可选地,所述第一伸缩杆设置在限位孔中,所述第二伸缩杆活动连接在储液板的顶部,所述搭扣带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储液板底部的两端。

6、可选地,所述第二保护板位于第一保护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二保护板的顶部两侧与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弹簧卡扣,所述弹簧卡扣弹性连接在保护壳上,所述保护壳底部的两端连接在第二伸缩杆上。

7、可选地,所述第一保护板与第二保护板相对一侧的活动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牵引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固定环中,所述第一保护板的活动端开设有限位槽。

8、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部。

9、可选地,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连接有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在监测设备上,所述缓冲部包括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线的顶部连接在连接柱的底部,所述第二传输线的底部连接在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固定连接有橡胶环,所述连接头与连接柱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位于第二传输线的内侧。

10、可选地,所述连接柱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二保护板的活动端,所述橡胶环抵接在第一保护板的限位槽中,当两个第一保护板转动的时候,会挤压橡胶环,同时还会通过橡胶环使连接部整体向上移动。

11、可选地,所述电极本体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中固定连接有金属扣,所述金属扣的下方设置有接触层,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接触层的材料为银纳米金属材料。

12、可选地,所述金属扣贯穿限位孔,所述金属扣的周围抵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金属扣的顶部连接有连接头。

1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穿戴组件,在使用者需要与监测设备进行人机交互而转动前臂导致搭扣带出现倾斜角度的时候,调节部就会牢牢的夹住电极本体上的金属扣,使电极本体可以稳定的粘连在皮肤上,避免了在前臂转动或者拉伸的时候,电极本体脱离皮肤的情况发生,使监测设备对表面肌电信号获取更加的稳定。

15、通过设置保护组件,在使用者在进行人机交互出现前臂摆动幅度较大等意外情况拉扯第一传输线的时候,能够自动的将连接组件与电极本体之间的连接进行断开,实现了对电极本体与连接组件连接处的保护,避免了在大力拉扯的时候传输线与电极本体之间的连接处的损坏。

16、通过设置穿戴组件的调节部,在使用的时候,无论使用者的前臂摆出什么样的姿势,调节部总能使保护组件与电极本体保持在同一位置,使连接组件可以和电极本体之间稳定的连接,实现了在使用的过程中,不管人机交互的动作多么复杂,本装置总能正常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臂可拉伸柔性表面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臂可拉伸柔性表面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板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调节部包括油液管,所述油液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油液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臂可拉伸柔性表面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设置在限位孔中,所述第二伸缩杆活动连接在储液板的顶部,所述搭扣带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储液板底部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臂可拉伸柔性表面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板位于第一保护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二保护板的顶部两侧与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弹簧卡扣,所述弹簧卡扣弹性连接在保护壳上,所述保护壳底部的两端连接在第二伸缩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臂可拉伸柔性表面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板与第二保护板相对一侧的活动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牵引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固定环中,所述第一保护板的活动端开设有限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臂可拉伸柔性表面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臂可拉伸柔性表面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连接有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在监测设备上,所述缓冲部包括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线的顶部连接在连接柱的底部,所述第二传输线的底部连接在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固定连接有橡胶环,所述连接头与连接柱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位于第二传输线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臂可拉伸柔性表面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二保护板的活动端,所述橡胶环抵接在第一保护板的限位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臂可拉伸柔性表面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本体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中固定连接有金属扣,所述金属扣的下方设置有接触层,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接触层的材料为银纳米金属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臂可拉伸柔性表面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扣贯穿限位孔,所述金属扣的周围抵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金属扣的顶部连接有连接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臂可拉伸柔性表面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臂可拉伸柔性表面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板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调节部包括油液管,所述油液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油液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臂可拉伸柔性表面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设置在限位孔中,所述第二伸缩杆活动连接在储液板的顶部,所述搭扣带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储液板底部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臂可拉伸柔性表面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板位于第一保护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二保护板的顶部两侧与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弹簧卡扣,所述弹簧卡扣弹性连接在保护壳上,所述保护壳底部的两端连接在第二伸缩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臂可拉伸柔性表面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板与第二保护板相对一侧的活动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牵引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固定环中,所述第一保护板的活动端开设有限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臂可拉伸柔性表面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厚辰崔翔马驰张里程唐佩福江渝谈枢怀杨昊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