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废弃物堆肥为基质的无土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473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废弃物堆肥为基质的无土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堆肥脱盐及废水储存、设置栽培槽、铺设滴灌系统、定植与废水回灌等几个主要操作步骤。该方法用废弃物堆肥代替土壤进行无土栽培,能够实现废弃物堆肥的规模化应用,且作物生长更健壮,产量更高。该方法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应用前景良好,是解决污泥和垃圾堆肥出路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弃物堆肥的利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以废弃物堆肥为基质的无土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污泥、城镇垃圾等废弃物产生量巨大,成为潜在的环境污染源。目前,污泥与 垃圾处理以焚烧、填埋和堆肥为主。其中堆肥处理以其综合成本低,可资源化利用等优势成 为比较适合国情的处理方式。废弃物堆肥经适当分类,一部分用于焚烧或填埋,一部分用于 园林绿化,少量用于农作物施肥,但大部分未能妥善处理,对环境造成很大威胁。目前,堆肥 出路不畅已经成为污泥与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的瓶颈。因此,为污泥与垃圾堆肥寻找规模化 应用的途径意义重大。废弃物堆肥的物理性质疏松多孔,持水性、透气性、保水性等均优于常见农田土 壤,具有代替土壤用于无土栽培的潜力。然而,废弃物堆肥通常含有较高的盐分,直接种植 植物会对植物根系产生渗透压胁迫,产生烧苗现象。因此,如何利用废弃物堆肥实现替代土 壤用于无土栽培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利用废 弃物堆肥为基质材料替代土壤开展无土栽培,解决了因城市固体废弃物堆肥出路不畅影响 污泥与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a、堆肥脱盐及废水储存对废弃物堆肥进行淋洗脱盐处理,脱盐处理后的废弃物 堆肥作为栽培基质,脱盐处理后的含盐废水储存于田地处设置的储水池中;b、设置栽培槽在准备栽培植物的田地上挖设栽培槽,在所述栽培槽内铺设地膜, 将上述步骤a脱盐处理后得到的废弃物堆肥填充在所述栽培槽内的地膜上作为栽培基质;C、铺设滴灌系统在所述栽培槽的废弃物堆肥表面铺设滴灌系统;d、定植与废水回灌在所述栽培槽内作为栽培基质的废弃物堆肥上定植植物,用 灌溉水对所述储水池中储存的含盐废水进行稀释得到灌溉废水,由所述滴灌系统用所述灌 溉废水以滴灌方式浇灌所述栽培槽内废弃物堆肥上的定植植物。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堆肥脱盐及废 水储存、设置栽培槽、铺设滴灌系统、定植与废水回灌等过程有机结合,将废弃物堆肥转化 为替代土壤的栽培基质用于无土栽培,同时实现了对废弃物堆肥脱盐的废水的回用,极大 的提高了废弃物堆肥的利用价值,拓展了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范围,解决了因城市固体废 弃物堆肥出路不畅影响污泥与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铺设的灌溉系统的示意图;图2中各标号为1.水源的蓄水池;2.储存脱盐废水的储水池;3.第一水泵; 4.第二干管;5.施肥开关;6.灌水总开关;7.压力表;8.主过滤器;9.水表;10.肥料罐; 11.肥量调节阀;12.施肥器;13.冲洗阀;14.滴头;15.毛管;16.支管;17.尾部开关; 18.逆止阀;19.第二水泵;20.第一干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利用城市垃圾与污泥 等废弃物堆肥为基质材料进行无土栽培,提高城市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和使用范 围,该方法包括a、堆肥脱盐及废水储存对废弃物堆肥进行淋洗脱盐处理,脱盐处理后的废弃物 堆肥作为栽培基质,脱盐处理后的含盐废水储存于田地处设置的储水池中;上述步骤a中,将废弃物堆肥在用于栽培作物的田地处进行淋洗脱盐处理包括将废弃物堆肥堆成厚度0. 8 1. 2米的条形或圆形堆体;采用喷灌方式沿所述废弃物堆肥顶部喷水,待所述废弃物堆肥含水率饱和后停止 喷水,静置12 24小时;对废弃物堆肥含水率饱和的判断可通过人为用力捏握淋水后的废 弃物堆肥有少量水滴流出,即确认其达到含水率饱和;对上述静置后的废弃物堆肥进行喷灌淋洗,使堆肥底部不断渗出含盐废水,淋洗 的用水量为所处理废弃物堆肥体积的3 5倍。b、设置栽培槽在准备栽培植物的田地上挖设栽培槽,在所述栽培槽内铺设地膜, 将上述步骤a脱盐处理后得到的废弃物堆肥填充在所述栽培槽内的地膜上作为栽培基质;上述步骤b中,在准备栽培植物的田地上挖设栽培槽是通过挖沟机在田地上挖掘 槽形沟作为栽培槽,槽形沟的宽度和深度与拟栽培的植物相适应,铺设地膜时可采用农用 地膜,在栽培槽底部的底面及侧壁均覆盖一层农用地膜,防止水分和养分流失。C、铺设滴灌系统在所述栽培槽的废弃物堆肥表面铺设滴灌系统;滴灌系统由水泵、施肥器、过滤器、压力表、水表、干管、支管、毛管、滴头和调节阀 构成,其中水泵与干管均为两个;第一水泵的一端与提供井水或其它灌溉用水的蓄水池连 接,第一水泵另一端通过第一干管与储存废水的储水池连接,以便将井水或其它灌溉用水 抽提至储水池中用于对脱盐废水进行稀释;第二水泵一端与储存废水的储水池连接,另一 端与滴灌系统的第二干管连接;所述第二干管上安装施肥器、过滤器、压力表、水表及调节 阀等;所述支管与第二干管连接,支管上也设有调节阀;所述毛管与支管连接,毛管上设置 滴头。d、定植与废水回灌在所述栽培槽内作为栽培基质的废弃物堆肥上定植植物,用 灌溉水对所述储水池中储存的含盐废水进行稀释得到灌溉废水,稀释后的灌溉废水的电导 率低于1. 25mS. cnT1,且废水的pH值为6 8,若稀释后废水的pH值不为6 8,则向废水4中加入硫酸调节废水的酸碱度PH值为6 8,由所述滴灌系统用所述灌溉废水以滴灌方式 浇灌所述栽培槽内废弃物堆肥上的定植植物。下面以在田地上利用废弃物堆肥为基质进行无土栽培番茄的过程为例,对上述方 法作进一步说明a、堆肥脱盐及废水储存将堆肥运至拟栽培作物的田块进行淋洗脱盐处理,脱盐 废水储存于田间修建好的储水池中;具体是在拟栽培作物的地块旁建设一个储水池,储水 池入水口略低于田块40cm,蓄水池旁边入水口附近预留一片空地用于存放堆肥,一般预留 IOOm2空地用于堆放堆肥;每栽培666. 7m2需要的堆肥量为40 100m3,建设的储水池容积 为500 1000m3,将堆肥堆成厚度约Im的条形或圆形堆体,顶部稍洼陷。采用喷灌方法沿 堆肥顶部喷水,待堆肥含水率达饱和后停止喷水,静置12 24小时,然后大水喷灌淋洗,使 堆肥底部不断渗出含盐废水;在堆肥旁挖掘引水沟,将废水引入储水池储存,淋洗的用水量 约为堆肥体积的3 5倍;b、建设田间栽培槽在田间开挖栽培槽,槽内铺一层地膜,然后将脱盐后的堆肥填 充进去;具体为用挖沟机在田间挖掘槽形沟,槽形沟的宽度和深度根据拟栽培作物的种 类而定,若栽培番茄可挖设槽形沟的宽度为20cm,深度为30cm,槽形沟的底面的一侧稍低, 以便雨水能及时排出并能引流进入蓄水池中储存,槽形沟挖好后,槽形沟底部及四壁覆盖 一层农用地膜,所用地膜的宽度可采用90公分,相邻栽培槽间的距离为60公分,最后在槽 内填充处理好的堆肥作为栽培基质。C、铺设滴灌系统在栽培槽的堆肥表面铺设滴灌管道,配备水泵、施肥器、控制与 测量仪表、干管、支管、毛管、滴头等形成滴灌系统,通过滴灌可对栽培槽内的堆肥进行滴 灌;d、定植与废水回灌在栽培槽内的堆肥基质上定植植物,用井水或河湖水等灌溉 用水稀释蓄水池中的含盐废水,稀释后的废水采用滴灌方式浇灌作物。在栽培槽内的堆肥基质上以50cm株距定植番茄并在滴灌管道上方铺上一层地膜 以减少水分蒸发。用井水稀释蓄水池中的脱盐废水,采用便携式电导率仪检测稀释液的电 导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废弃物堆肥为基质的无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堆肥脱盐及废水储存:对废弃物堆肥进行淋洗脱盐处理,脱盐处理后的废弃物堆肥作为栽培基质,脱盐处理后的含盐废水储存于田地处设置的储水池中;b、设置栽培槽:在准备栽培植物的田地上挖设栽培槽,在所述栽培槽内铺设地膜,将上述步骤a脱盐处理后得到的废弃物堆肥填充在所述栽培槽内的地膜上作为栽培基质;c、铺设滴灌系统:在所述栽培槽的废弃物堆肥表面铺设滴灌系统;d、定植与废水回灌:在所述栽培槽内作为栽培基质的废弃物堆肥上定植植物,用灌溉水对所述储水池中储存的含盐废水进行稀释得到灌溉废水,由所述滴灌系统用所述灌溉废水以滴灌方式浇灌所述栽培槽内废弃物堆肥上的定植植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红文一波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