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防治蚜虫的可溶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防治蚜虫的可溶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4244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治蚜虫的可溶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药制剂技术领域,该可溶性粉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配比的成分制成,烯啶虫胺30%‑50%、双丙环虫酯25%‑40%、分散剂1%‑3%、稳定剂2%‑9%、湿润剂3%‑10%、填料补足至100%。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可溶性粉剂,将烯啶虫胺和双丙环虫酯复配,可溶性粉剂中各成分作用机理互不相同,不仅能够起到抗虫作用,还能够有效降低因蚜虫介体传播的病毒病和细菌性病害,提高植物的抗病、抗逆性;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减少有效成分用药量,用药成本得到大大降低,且减少了对环境的风险,同时还具有毒性低,杀虫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制剂,尤其涉及一种防治蚜虫的可溶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蚜虫,别名为蜜虫、腻虫,半翅目蚜科动物。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大小在1至10毫米之间,繁殖力强,是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蚜虫在蔬菜果树叶背或留种株的嫩梢嫩叶上为害,造成节间变短、弯曲,幼叶向下畸形卷缩,使植株矮小,影响包心或结球,造成减产;留种菜受害不能正常抽薹、开花和结籽。同时传播病毒病,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蚜害本身。目前,对蚜虫的防治分为保护天敌、人工防治、药物防治三类,其中,药物防治为主要防治方法。

2、烯啶虫胺主要作用于昆虫的神经,对昆虫的轴突触受体具有神经阻断作用。具有卓越的内吸和渗透作用,用量少,毒性低,对作物安全无药害,是综合防治蚜虫的理想品种。烯啶虫胺可广泛应用于水稻、果树、蔬菜和茶中来防治蚜虫。其结构与吡虫啉同属于新烟碱类,抗药性风险较高,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3、双丙环虫酯发现于生物发酵产品,为丙烯类(pyropenes)化合物,是日本明治制药和日本北里研究所共同研究开发的一种全新结构且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剂,具有起效快、高效、广谱等特点。双丙环虫酯能快速抑制昆虫取食,有效降低因昆虫介体传播的病毒病和细菌性病害;具有优异的杀虫(蚜虫、粉虱等)效果;持效期长;对害虫的多种虫态有效(对卵无效);具有优秀的叶片渗透能力;其剂型独特,耐雨水冲刷,可用于蔬菜、果树、中耕作物及观赏植物等。

4、在农药研究中,将不同品种的活性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虫害的很常见的办法。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由于明显提高了实际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大大的延缓了抗药性的产生,是综合防治虫害的重要手段。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田间药效试验,发现将双丙环虫酯和烯啶虫胺复配后,对蚜虫的防治具有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进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蚜虫的可溶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可溶粉剂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复配,对防治蚜虫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与单剂相比,防治效果大大提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防治蚜虫的可溶性粉剂,该可溶性粉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配比的成分制成,烯啶虫胺30%-50%、双丙环虫酯25%-40%、分散剂1%-3%、稳定剂2%-9%、湿润剂3%-10%、填料补足至100%。

4、进一步地,烯啶虫胺的纯度为98%。

5、进一步地,分散剂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磺酸钠、磷酸二氢钠、丙烯酸胺、丙烯酸均聚物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6、进一步地,稳定剂为硫酸铵、碳酸钠和氯化铵中至少一种。

7、进一步地,湿润剂为有天然产物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茶枯粉、月桂醇基硫酸钠、丁二酸酯磺酸钠、拉开粉、蚕沙中的一种或几种。

8、进一步地,填料为高岭土、气相白炭黑380型、硅藻土、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9、进一步地,一种防治蚜虫的可溶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将烯啶虫胺和双丙环虫酯按比例混合,进行超微粉碎,过300目筛,得到初次混合物;

11、(2)将初次混合物与分散剂、稳定剂、湿润剂和填料按比例混合后,进行超微粉碎,收集超微粉碎后的混合物后,倒入搅拌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喷雾干燥,过300目筛,得到如此反复操作直到全部过300目筛即得可溶性粉剂。

12、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可溶性粉剂,将烯啶虫胺和双丙环虫酯复配,可溶性粉剂中各成分作用机理互不相同,不仅能够起到抗虫作用,还能够有效降低因蚜虫介体传播的病毒病和细菌性病害,提高植物的抗病、抗逆性。

14、2、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可溶性粉剂,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减少有效成分用药量,用药成本得到大大降低,且减少了对环境的风险,同时还具有毒性低,杀虫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蚜虫的可溶性粉剂,其特征在于:该可溶性粉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配比的成分制成,烯啶虫胺30%-50%、双丙环虫酯25%-40%、分散剂1%-3%、稳定剂2%-9%、湿润剂3%-10%、填料补足至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蚜虫的可溶性粉剂,其特征在于:烯啶虫胺的纯度为9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蚜虫的可溶性粉剂,其特征在于:分散剂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磺酸钠、磷酸二氢钠、丙烯酸胺、丙烯酸均聚物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蚜虫的可溶性粉剂,其特征在于:稳定剂为硫酸铵、碳酸钠和氯化铵中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蚜虫的可溶性粉剂,其特征在于:湿润剂为有天然产物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茶枯粉、月桂醇基硫酸钠、丁二酸酯磺酸钠、拉开粉、蚕沙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蚜虫的可溶性粉剂,其特征在于:填料为高岭土、气相白炭黑380型、硅藻土、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蚜虫的可溶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蚜虫的可溶性粉剂,其特征在于:该可溶性粉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配比的成分制成,烯啶虫胺30%-50%、双丙环虫酯25%-40%、分散剂1%-3%、稳定剂2%-9%、湿润剂3%-10%、填料补足至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蚜虫的可溶性粉剂,其特征在于:烯啶虫胺的纯度为9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蚜虫的可溶性粉剂,其特征在于:分散剂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磺酸钠、磷酸二氢钠、丙烯酸胺、丙烯酸均聚物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宗林李婧婧陈敏娥黄志勇韦和留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德丰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