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4038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电设备。这种配电设备包括外壳和配电主体。外壳包括箱体和门体,箱体设置有操作腔,操作腔具有操作口,门体与箱体可活动地连接以打开或遮蔽操作口。配电主体设于操作腔内,配电主体包括内壳、继电器和复位旋钮,内壳具有容置腔,继电器设置于容置腔内,复位旋钮一端作用于继电器的复位键,另一端伸出内壳并朝向操作口。这种配电设备中,复位旋钮安装于内壳,而且复位旋钮延伸至内壳朝向操作口的一侧。对复位旋钮施力时即可使得复位旋钮作用于继电器的复位键,从而使得继电器复位。无需打开整个内壳使得继电器的复位键露出后,再人工拨动复位键,整个操作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配电箱中的继电器在使用时常常会因为触点粘连而发生异常。排除继电器异常时需要先断电,打开配电箱,找到被隐藏的继电器的复位键,手动拨动继电器的复位键使得继电器复位,继电器中被粘连的触点解除粘连。这种排除继电器异常的操作复杂且专业,普通使用者往往难以掌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配电设备,以解决配电箱中的继电器复位操作复杂的问题。

2、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设备,包括外壳和配电主体。外壳包括箱体和门体,箱体设置有操作腔,操作腔具有操作口,门体与箱体可活动地连接以打开或遮蔽操作口。配电主体设于操作腔内,配电主体包括内壳、继电器和复位旋钮,内壳具有容置腔,继电器设置于容置腔内,复位旋钮一端作用于继电器的复位键,另一端伸出内壳并朝向操作口。

3、这种配电设备中,复位旋钮安装于内壳,而且复位旋钮延伸至内壳朝向操作口的一侧。对复位旋钮施力时即可使得复位旋钮作用于继电器的复位键,从而使得继电器复位。无需打开整个内壳使得继电器的复位键露出后,再人工拨动复位键,整个操作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复位旋钮包括活动件,活动件包括安装部、驱动部和拨动部。安装部与内壳连接,并能够相对于内壳绕轴线转动,安装部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驱动部设置于第一面,驱动部与安装部绕轴线周向限位地连接。拨动部设置于第二面,拨动部与安装部绕轴线周向限位地连接,拨动部延伸至复位键的位置以用于驱动复位键。

5、这种配电设备中,复位旋钮的安装部限定复位旋钮和内壳的相对运动关系,驱动部在第一面延伸以便于操作人员对驱动部施力,而拨动部延伸至复位键的位置,当操作人员对驱动部施力后即可驱动拨动部拨动复位键。从第一面延伸的驱动部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

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拨动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形成驱动间隙,复位键至少部分位于驱动间隙内。

7、这种配电设备中,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的驱动间隙不直接包裹复位键,能够便于复位旋钮的组装,当沿轴线的轴向安装复位旋钮至内壳时,便于将复位键插入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形成的驱动间隙内,而减少复位旋钮在轴线方向上抵接复位键的风险。提高复位旋钮的安装便捷性。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包括连接杆,连接杆背离驱动部延伸,连接杆用于与内壳沿轴线的轴向限位连接,以限制连接杆沿连接杆的轴向相对内壳运动。

9、这种配电设备中复位旋钮可以通过连接杆与内壳的连接,使得复位旋钮能够与内壳沿轴线的轴向固定,提高复位旋钮与内壳在轴线方向上的连接稳定性。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复位旋钮还包括连接螺栓,连接螺栓包括螺纹杆和螺栓头。连接杆具有连接孔,连接孔与轴线同轴,内壳具有安装孔,螺纹杆穿设于安装孔并与连接孔螺纹配合,螺栓头抵持于内壳,以限制连接杆沿轴向相对内壳运动。

11、这种配电设备中通过连接螺栓使得连接杆与内壳稳定连接,进而使得复位旋钮稳定地设置于内壳。连接螺栓使得复位旋钮与内壳可拆卸连接,还便于后期维护配电设备。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内壳包括延伸件,延伸件沿轴线的径向延伸至安装孔内,延伸件配合安装部以限制安装部沿轴线的轴向相对内壳运动。

13、这种配电设备中内壳通过延伸件与安装部连接,实现复位旋钮与内壳的稳定连接。延伸件单独延伸至安装孔内,可以在延伸件外周形成间隙以便第一杆和第二杆的通过,提高复位旋钮的安装便捷性。

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复位旋钮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一端作用于活动件,另一端作用于内壳,以产生驱动活动件相对内壳绕轴线转动的弹性力。

15、这种配电设备中操作人员驱动复位旋钮运动后,弹性件可以使得复位旋钮恢复原位。

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配电设备还包括挡板,挡板与箱体可拆卸地连接,并位于内壳朝向操作口的一侧。

17、这种配电设备通过挡板保护内壳。当需要操作复位旋钮时,仅需将挡板拆离箱体,此时继电器依然设置于内壳中,挡板隔离操作人员和继电器等电气元件,一方面可以保护继电器等电子元件,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还包括转轴和翻转件。转轴与箱体连接,翻转件与门体连接,翻转件具有转孔,转轴插入转孔内,以使得翻转件能够绕转轴转动。翻转件还设置有避让槽,避让槽沿转轴的轴向延伸并贯穿翻转件,箱体设置有凸块。当翻转件绕转轴转动至避让槽对准凸块时,凸块沿转轴的轴向的投影落在翻转件外。当翻转件绕转轴转动至避让槽与凸块错开时,凸块沿转轴的轴向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翻转件上。

19、这种配电设备中箱体和门体通过转轴和翻转件实现连接,翻转件还通过与凸块的配合,使得门体与箱体具有锁止功能。当翻转件的避让槽与凸块错开时,限制箱体和门体在转轴的轴向上的相对运动。当翻转件的避让槽与凸块对准时,箱体和门体即可沿转轴的轴向相对运动,以便箱体和门体的装配或拆卸。这种配电设备的外壳装配和拆卸都很方便,而且在装配后,通过相对转动门体和箱体即可实现外壳的锁止和解锁,提高外壳的安全性能。

2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翻转件与门体可拆卸地连接。

21、这种配电设备中门体与翻转件能够方便地装配。可以通过装配不同类型的翻转件至门体,借此适配门体和箱体的锁止和解锁角度。比如,当配电设备设置于门体仅能够相对箱体打开60°的角度的空间内时,可以将解锁角度为60°的翻转件设置于门体,当门体相对箱体打开60°时,即可使得门体和箱体解锁,门体可以沿转轴的轴向相对箱体运动,并借此将本体从箱体拆离。通过翻转件与门体可拆卸地连接,提高外壳的空间适配能力,针对不同的空间为门体匹配不同的翻转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旋钮包括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之间形成驱动间隙,所述复位键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驱动间隙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背离所述驱动部延伸,所述连接杆用于与所述内壳沿所述轴线的轴向限位连接,以限制所述连接杆沿所述连接杆的轴向相对所述内壳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旋钮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包括螺纹杆和螺栓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包括延伸件,所述延伸件沿所述轴线的径向延伸至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延伸件配合所述安装部以限制所述安装部沿所述轴线的轴向相对所述内壳运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旋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作用于所述活动件,另一端作用于所述内壳,以产生驱动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内壳绕所述轴线转动的弹性力。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设备还包括挡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转轴和翻转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件与所述门体可拆卸地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旋钮包括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之间形成驱动间隙,所述复位键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驱动间隙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背离所述驱动部延伸,所述连接杆用于与所述内壳沿所述轴线的轴向限位连接,以限制所述连接杆沿所述连接杆的轴向相对所述内壳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旋钮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包括螺纹杆和螺栓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伟龙吴东陈熙王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正浩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