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获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830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图像获取设备,通过设置围绕图像获取组件的转动轴线延伸的穿线通孔,起到图像获取组件转动过程中为电缆让位的作用,避免图像获取组件旋转拉扯线缆。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图像获取设备,包括:图像获取组件,图像获取组件用于获取图像,图像获取组件上开设有穿线通孔,穿线通孔围绕图像获取组件的转动轴线延伸;底座组件,底座组件与图像获取组件连接,用于驱动图像获取组件围绕转动轴线旋转;线缆,线缆穿接于穿线通孔,并分别与底座组件和图像获取组件电连接。本技术主要用于图像信息获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尤其涉及一种图像获取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摄像装置进行场景内的实时监控以及场景内信息实时智能分析已经成为智能化图像处理技术的重要手段。摄像装置通常通过具有旋转功能,通过水平转动而进行场景中大范围区域的信息获取,全面进行场景内信息的采集,可进行拍摄目标的动态跟踪。

2、其中,摄像装置通常包括图像获取部分和底座部分,底座内设控制主板和电机,可通过电机驱动图像获取部分水平转动。而图像获取部分的底部通常较粗且为镂空状,电机无法直接与图像获取部分连接。现有技术中,电机与图像获取部分通过动力转接盘进行连接,动力转接盘与图像获取部分的底部边沿紧密连接,通过在动力转接盘上开孔穿设控制主板和图像获取部分的线缆。然而,由于转接盘上开孔为仅满足线缆可以通过的较小的开孔,同时,动力转接盘以及图像获取部分均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而控制主板位置不动,将导致线缆受到动力转接盘的拉扯移动,将受到转接盘上开孔边沿的挤压摩擦,以及底座上固定的元器件支座,如电机支座的尖角剐蹭,导致电缆磨损,影响线缆性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获取设备,主要解决现有电缆穿接于动力转接盘容易导致电缆因移动而剐蹭磨损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图像获取设备,包括:

3、图像获取组件(100),图像获取组件(100)用于获取图像,图像获取组件(100)上开设有穿线通孔(110),穿线通孔(110)围绕图像获取组件(100)的转动轴线延伸;

4、底座组件(200),底座组件(200)与图像获取组件(100)连接,用于驱动图像获取组件(100)围绕转动轴线旋转;

5、线缆(300),线缆(300)穿接于穿线通孔(110),并分别与底座组件(200)和图像获取组件(100)电连接。

6、其中,穿线通孔(110)围绕转动轴线延伸二分之一圆周至一周。

7、其中,图像获取组件(100)包括图像获取件(120)和传动件(130),图像获取件(120)包括走线通道,动力件(210)与传动件(130)连接,传动件(130)与走线通道的内壁连接;

8、传动件(130)与走线通道的内壁围成穿线通孔(110)。

9、其中,传动件(130)为传动柱,传动柱的中轴线与转动轴线共线,传动柱和走线通道的内壁连接,传动柱与走线通道的内壁围成穿线通孔(110)。

10、其中,传动柱的第一端与走线通道的内壁连接,传动柱的第二端的端面与动力件(210)的输出轴插接。

11、其中,传动件(130)为主动齿轮,走线通道的内壁为圆弧形内壁,走线通道的内壁设置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至少覆盖走线通道内壁周向的部分区域,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齿接;

12、主动齿轮至少与从动齿轮围成穿线通孔(110)。

13、其中,图像获取组件(100)包括图像获取件(120)和传动件(130),图像获取件(120)包括走线通道,动力件(210)与传动件(130)连接,传动件(130)与图像获取件(120)连接;

14、传动件(130)上开设有穿线通孔(110),穿线通孔(110)与走线通道连通。

15、其中,传动件(130)为板状结构,穿线通孔(110)为圆弧形孔,圆弧形孔围绕转动轴线延伸二分之一圆周至四分之三圆周。

16、其中,图像获取组件(100)包括图像获取件(120),图像获取件(120)包括图像获取主体(121)和转动臂(122),转动臂(122)包括穿线通孔(110);

17、底座组件(200)包括动力件(210)、主板(220)和外壳(230),外壳(230)为空腔结构,动力件(210)和主板(220)均位于外壳(230)的空腔内,且与外壳(230)连接,主板(220)与动力件(210)电连接,动力件(210)与转动臂(122)连接;

18、转动臂(122)与外壳(230)水平转动连接,且穿线通孔(110)与外壳(230)的空腔连通,线缆(300)穿接于穿线通孔(110),并分别与主板(220)和图像获取件(120)电连接。

19、其中,图像获取组件(100)包括图像获取件(120)和俯仰件(140),图像获取件(120)包括图像获取主体(121)和转动臂(122),转动臂(122)包括穿线通孔(110);

20、图像获取主体(121)和转动臂(122)通过俯仰件(140)连接,线缆(300)包括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第一线缆分别与图像获取主体(121)和主板(220)电连接,第二线缆分别与俯仰件(140)和主板(220)电连接;

21、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均穿过穿线通孔(110),且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外包覆有线套(310)。

2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图像获取设备,通过设置围绕图像获取组件的转动轴线延伸的穿线通孔,起到图像获取组件转动过程中为电缆让位的作用,避免传动件转动拉扯线缆,避免线缆受到拉扯移动受到剐蹭磨损。现有技术中,电机与图像获取部分通过动力转接盘进行连接,动力转接盘与图像获取部分的底部边沿紧密连接,通过在动力转接盘上开孔穿设连接控制主板和图像获取部分的线缆,由于动力转接盘以及图像获取部分均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而控制主板位置不动,将导致线缆受到动力转接盘的拉扯移动,将受到转接盘上开孔边沿尖角的挤压摩擦,以及底座上固定的元器件支座,如电机支座的尖角剐蹭,导致电缆磨损,影响线缆性能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文件中,图像获取组件上设置穿线通孔,穿线通孔围绕转动轴线延伸,当动力件驱动图像获取组件转动时,线缆将在穿线通孔内移动,图像获取组件的转动将不会影响线缆的位置,或者说仅会使线缆发生轻微移动,而不会跟随图像获取组件同步移动,继而避免线缆与穿线通孔边沿挤压磨损,以及避免线缆移动剐蹭到元器件支座导致的刮伤,保证线缆久用性能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爱春蔡刚卢浩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视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