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温湿压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675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1
本技术公开了一体式温湿压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壳体、电路板,所述传感器壳体内开设有密闭的腔体结构,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在腔体内,所述传感器壳体顶部设有能够与腔体相连通的通风罩,所述电路板伸入通风罩的一端开设有通气槽孔。本技术中,通过在电路板上开设通气槽孔,减少了传感器壳体内部对空气流通的阻挡,提高了空气流通性,通过将传感器壳体设置为可拆卸的旋合连接,便于拆卸传感器壳体,便于更换过滤膜,从而提高了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象和大气环境设备,更具体涉及一体式温湿压传感器


技术介绍

1、在气象和大气环境领域,一体式温湿压传感器安装在室内外测量时,直接与大气接触,其中很多是在工业区、野外等较为恶劣的环境中。传感器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很容易因为被灰尘、污染物的附着,导致滤膜孔隙出现堵塞,降低外部空气和传感器内部气室的空气流动,从而影响传感器测量的准确度。同时遇到温湿压损坏的情况,市面上常见的温湿压传感器需要拆除线缆进行更换,不仅更换麻烦,而且容易造成接错线缆等问题,另外,一体式温湿压传感器中的温湿度以及气压芯片,很容易受到采集电路自身散热的影响,导致测量数据存在偏差。

2、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 212179958 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笔式温湿压三合一气象传感器,包括温湿度、气压采集部分的端头,所述端头通过连接件连接有杆式主体;所述杆式主体可以通过固定卡子安装在室内墙壁上;所述端头上端可以通过室外通风罩安装在室外,所述室外通风罩包括百叶窗,所述百叶窗上的若干个叶片的两侧通过双头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双头螺栓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蝶形螺母;所述百叶窗下端中间位置上设置有锁母,所述锁母下端螺纹连接有锁头,所述锁头下端与所述端头安装在一起;所述百叶窗下端圆周设置有若干个支架,该笔式温湿压三合一气象传感器结构小巧,配合专用的配件,可以实现不同场景的灵活应用。

3、但其由于开窗位置区域受限,同时存在内部电路板对空气流通区域的遮挡,导致其内外部气室空气流通不顺畅,其产生的热量容易对传感器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高传感器内外部的空气流通性。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体式温湿压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壳体、电路板,所述传感器壳体内开设有密闭的腔体结构,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在腔体内,所述传感器壳体顶部设有能够与腔体相连通的通风罩,所述电路板伸入通风罩的一端开设有通气槽孔。

3、通过在电路板上开设通气槽孔,减少了传感器壳体内部对空气流通的阻挡,提高了空气流通性。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壳体包括位于顶部的传感器外壳、连接件、杆式主体,所述传感器外壳通过连接件与杆式主体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外壳上开设有与通风罩相适配的通风窗口。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两端分别与传感器外壳和杆式主体旋合连接,所述通风罩包括过滤膜,所述过滤膜一端与连接件固定,另一端与传感器外壳固定。

6、通过将传感器壳体设置为可拆卸的旋合连接,便于拆卸传感器壳体,便于更换过滤膜,从而提高了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壳体还包括插头,所述插头固定连接在杆式主体背离连接件的一端,所述传感器外壳与连接件围合形成第一密闭腔体结构,所述连接件、杆式主体、插头围合形成第二密闭腔体结构。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路板伸入第一密闭腔体结构的一端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气槽孔沿电路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路板伸入第二密闭腔体结构的一端通过导线与插头电连接。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路板与连接件卡接固定,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与电路板相适配的通孔。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头与杆式主体背离连接件的一端过盈配合。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路板伸入第一密闭腔体结构的一端还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宽度自其朝向连接件的一端至背离连接件的一端递减。

13、通过将电路板的连接部宽度设置为自其朝向连接件的一端至背离连接件的一端递减,采用缩小电路板尺寸的方式,减少了热量传输。

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多个所述通风窗口沿传感器外壳周向等角度分布。

15、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6、(1)本技术中,通过在电路板上开设通气槽孔,减少了传感器壳体内部对空气流通的阻挡,提高了空气流通性。

17、(2)本技术中,通过将传感器壳体设置为可拆卸的旋合连接,便于拆卸传感器壳体,便于更换过滤膜,从而提高了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18、(3)本技术中,通过将电路板的连接部宽度设置为自其朝向连接件的一端至背离连接件的一端递减,采用缩小电路板尺寸的方式,减少了热量传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式温湿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壳体、电路板(600),所述传感器壳体内开设有密闭的腔体结构,所述电路板(600)固定连接在腔体内,所述传感器壳体顶部设有能够与腔体相连通的通风罩,所述电路板(600)伸入通风罩的一端开设有通气槽孔(6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温湿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壳体包括位于顶部的传感器外壳(100)、连接件(300)、杆式主体(400),所述传感器外壳(100)通过连接件(300)与杆式主体(400)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外壳(100)上开设有与通风罩相适配的通风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温湿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0)两端分别与传感器外壳(100)和杆式主体(400)旋合连接,所述通风罩包括过滤膜(200),所述过滤膜(200)一端与连接件(300)固定,另一端与传感器外壳(100)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温湿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壳体还包括插头(500),所述插头(500)固定连接在杆式主体(400)背离连接件(300)的一端,所述传感器外壳(100)与连接件(300)围合形成第一密闭腔体结构,所述连接件(300)、杆式主体(400)、插头(500)围合形成第二密闭腔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温湿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600)伸入第一密闭腔体结构的一端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气槽孔(601)沿电路板(600)高度方向依次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温湿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600)伸入第二密闭腔体结构的一端通过导线与插头(500)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温湿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600)与连接件(300)卡接固定,所述连接件(300)上开设有与电路板(600)相适配的通孔(30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温湿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500)与杆式主体(400)背离连接件(300)的一端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温湿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600)伸入第一密闭腔体结构的一端还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宽度自其朝向连接件(300)的一端至背离连接件(300)的一端递减。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温湿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风窗口沿传感器外壳(100)周向等角度分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温湿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壳体、电路板(600),所述传感器壳体内开设有密闭的腔体结构,所述电路板(600)固定连接在腔体内,所述传感器壳体顶部设有能够与腔体相连通的通风罩,所述电路板(600)伸入通风罩的一端开设有通气槽孔(6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温湿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壳体包括位于顶部的传感器外壳(100)、连接件(300)、杆式主体(400),所述传感器外壳(100)通过连接件(300)与杆式主体(400)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外壳(100)上开设有与通风罩相适配的通风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温湿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0)两端分别与传感器外壳(100)和杆式主体(400)旋合连接,所述通风罩包括过滤膜(200),所述过滤膜(200)一端与连接件(300)固定,另一端与传感器外壳(100)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温湿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壳体还包括插头(500),所述插头(500)固定连接在杆式主体(400)背离连接件(300)的一端,所述传感器外壳(100)与连接件(300)围合形成第一密闭腔体结构,所述连接件(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汤金平安双登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旗云中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