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凉感透气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657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1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凉感透气面料,包括面料主体(1),所述面料主体(1)包括吸湿凉感层(11)、导湿抑菌层(12)和吸湿散湿层(13);所述吸湿凉感层(11)顶部为导湿抑菌层(12);所述导湿抑菌层(12)顶部设置吸湿散湿层(13),所述吸湿凉感层(11)底部设置凉感层(2);所述面料主体(1)由八路成圈系统组成,第三、七路成圈系统共同编织形成吸湿凉感层(11),第二、四、六、八成圈系统共同编织形成吸湿散湿层(13),第一、五路成圈系统共同编织形成导湿抑菌层(12);本技术面料凉感功能强,透气效果好,而且具有抑菌和导湿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功能性面料,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凉感性能和透气功能的面料,属于纺织品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在只追求面料的美观、大气、舒适,绝大部分人对纺织品的追求开始向功能性转变,例如,越来越多的人将抗菌性能作为纺织品必备的性能,越来越多的人不断的寻找夏季可以凉爽,冬季可以保暖的面料。随着染整技术、化工技术等的发展,赋予纺织品功能性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样。

2、如何在纺织品上赋予多种功能,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需求,或者可以使消费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具有凉爽的体验、防闷的感觉是目前纺织品需要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凉感功能和透气功能的面料。

2、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凉感透气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包括吸湿凉感层、导湿抑菌层和吸湿散湿层;所述吸湿凉感层顶部为导湿抑菌层;所述导湿抑菌层顶部设置吸湿散湿层,所述吸湿凉感层底部设置凉感层;所述面料主体由八路成圈系统组成,第三、七路成圈系统共同编织形成吸湿凉感层,第二、四、六、八成圈系统共同编织形成吸湿散湿层,第一、五路成圈系统共同编织形成导湿抑菌层。

3、进一步地,所述凉感层为相变微胶囊涂层,厚度为0.01mm。

4、进一步地,所述相变微胶囊通过印花版均匀涂布在吸湿凉感层的上方。

5、进一步地,所述吸湿凉感层包含尼龙长丝fdy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fdy,所述尼龙长丝fdy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fdy同时进入针织圆机纱嘴,由第三、七路成圈系统编织形成吸湿凉感层。

6、进一步地,所述导湿抑菌层由银离子抑菌尼龙长丝fdy组成,其中银离子含量在170ppm。

7、进一步地,所述吸湿散湿层由重量比为75%的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上海正家牛奶丝科技有限公司)和重量比为25%的十字截面涤纶纤维混合形成的纱线编织而成。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9、(1)本技术面料主体采用针织组织结构制备,具有更好的透气性。

10、(2)本技术面料通过设置凉感层、吸湿凉感层、导湿抑菌层和吸湿散湿层,一方面可以通过凉感助剂、导热纤维来实现面料的凉感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吸湿排湿散湿来实现面料的凉感效果。

11、(3)本技术面料设置了导湿抑菌层,不仅起到导湿的作用,而且可以有效的抑制细菌的滋生,增强面料的洁净舒适性。

12、(4)吸湿凉感层、导湿抑菌层和吸湿散湿层采用不同吸湿性能的纱线,利用纤维吸湿性能的梯度差来形成面料的单向导湿性能,从而使面料水分及时的由内向外排出,然后及时的蒸发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凉感透气面料,包括面料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主体(1)包括吸湿凉感层(11)、导湿抑菌层(12)和吸湿散湿层(13);所述吸湿凉感层(11)顶部为导湿抑菌层(12);所述导湿抑菌层(12)顶部设置吸湿散湿层(13),所述吸湿凉感层(11)底部设置凉感层(2);所述面料主体(1)由八路成圈系统组成,第三、七路成圈系统共同编织形成吸湿凉感层(11),第二、四、六、八成圈系统共同编织形成吸湿散湿层(13),第一、五路成圈系统共同编织形成导湿抑菌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凉感透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凉感层(2)为相变微胶囊涂层,厚度为0.01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凉感透气面料,包括面料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主体(1)包括吸湿凉感层(11)、导湿抑菌层(12)和吸湿散湿层(13);所述吸湿凉感层(11)顶部为导湿抑菌层(12);所述导湿抑菌层(12)顶部设置吸湿散湿层(13),所述吸湿凉感层(11)底部设置凉感层(2);所述面料主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冬燕徐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华锋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