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菲阳专利>正文

一种应急自动隔水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644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急自动隔水板,涉及水灾防治技术领域,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用于收纳挡水板的收纳腔,收纳腔的底端开设有排水口,所述外壳的顶端两侧均设有立柱,两个立柱相邻的一侧均开设有用于对挡水板进行导向的滑槽;所述挡水板的两端均设有积水盒,所述积水盒的底端开设有排空口,排空口处铰接有密封板,所述收纳腔的底端与密封板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抵块;所述外壳的顶端一侧设有沉淀槽。该应急自动隔水板,在两种驱动方式的配合下,确保挡水板可及时从收纳腔的升起,确保阻水效果;同时通过设置沉淀槽可避免垃圾进入收纳腔中影响挡水板升降,确保其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灾防治,具体为一种应急自动隔水板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原本用于疏水排水的人工河渠和天然湿地被水泥地大量占用,可用空间大面积缩水,加上灾害性天气频次强度有增大趋势,并且部分城市的排水管网尚未完善,一旦出现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很容易出现城市内涝。

2、现代城市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较多,例如地铁系统、地下车库、地下商场等,当城市发生内涝时,积水容易从出入口倒灌,地下空间会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出现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如何防止积水倒灌,提高地下空间的防洪能力,确保人民群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3、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222204306.0中公开有一种地下车库应急防水挡墙,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后侧处通过相邻端面设置有合页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利用合页件组成防水挡墙结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下端面设置有收纳结构,收纳结构处设置有滚轮。该地下车库应急防水挡墙,在使用时需要人工根据需求进行布置,不能实现自动隔水,如果积水倒灌未能及时发现,影响隔水效果。

4、因此,提出一种应急自动隔水板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稳定、阻水效果好的应急自动隔水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应急自动隔水板,包括挡水板和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用于收纳挡水板的收纳腔,收纳腔的底端开设有排水口,所述外壳的顶端两侧均设有立柱,两个立柱相邻的一侧均开设有用于对挡水板进行导向的滑槽;

5、所述挡水板的两端均设有积水盒,挡水板通过牵引绳与积水盒连接并由积水盒牵引上升,所述积水盒的底端开设有排空口,排空口处铰接有密封板,所述收纳腔的底端与密封板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抵块;

6、所述外壳的顶端一侧设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的槽口设有第一滤网,沉淀槽的两端与积水盒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第二溢流口,沉淀槽与收纳腔相对应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和第二溢流口处均固定有第二滤网。

7、优选的,所述第二溢流口的开设高度小于第一溢流口的开设高度。

8、优选的,所述挡水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浮板,所述挡水板的厚度小于浮板的厚度。

9、优选的,所述密封板位于积水盒的内部底端,所述密封板与积水盒之间设有渗水间隙。

10、优选的,所述排水口通过管道与抽水泵连通。

11、优选的,所述收纳腔的两侧均纵向开设有与积水盒相适配的限位滑槽,积水盒通过限位滑槽与外壳滑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沉淀槽位于挡水板的挡水侧,所述沉淀槽的槽口处开设有与第一滤网相适配的限位槽,第一滤网位于限位槽内。

13、优选的,所述挡水板的两侧均固定有警示标识。

14、优选的,所述积水盒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挡水板和浮板的密度均小于水的密度。

15、优选的,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定滑轮,积水盒的顶端固定有牵引绳,牵引绳远离积水盒的一端经定滑轮换向后与挡水板固定连接。

16、(三)有益效果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急自动隔水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该应急自动隔水板,通过设置浮板和积水盒,使挡水板可由积水盒蓄水后驱动上升,同时可在水的浮力推动浮板带动挡水板上升,在两种驱动方式的配合下,确保挡水板可及时从收纳腔的升起,确保阻水效果。

19、2、该应急自动隔水板,通过设置沉淀槽、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暴雨形成的径流经过第一滤网初步过滤后进入沉淀槽中,通过第一滤网对大块垃圾进行过滤,其中进入沉淀槽中的小块垃圾、石子等会由第二滤网拦阻在沉淀槽中,避免其进入收纳腔中影响挡水板升降,确保其运行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自动隔水板,包括挡水板(2)和外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的内部设有用于收纳挡水板(2)的收纳腔(9),收纳腔(9)的底端开设有排水口(17),所述外壳(4)的顶端两侧均设有立柱(1),两个立柱(1)相邻的一侧均开设有用于对挡水板(2)进行导向的滑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自动隔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溢流口(14)的开设高度小于第一溢流口(12)的开设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自动隔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浮板(10),所述挡水板(2)的厚度小于浮板(10)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自动隔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18)位于积水盒(15)的内部底端,所述密封板(18)与积水盒(15)之间设有渗水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自动隔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17)通过管道与抽水泵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自动隔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腔(9)的两侧均纵向开设有与积水盒(15)相适配的限位滑槽,积水盒(15)通过限位滑槽与外壳(4)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自动隔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槽(8)位于挡水板(2)的挡水侧,所述沉淀槽(8)的槽口处开设有与第一滤网(3)相适配的限位槽,第一滤网(3)位于限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自动隔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2)的两侧均固定有警示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急自动隔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水盒(15)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挡水板(2)和浮板(10)的密度均小于水的密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自动隔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顶端设有定滑轮(5),积水盒(15)的顶端固定有牵引绳(7),牵引绳(7)远离积水盒(15)的一端经定滑轮(5)换向后与挡水板(2)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自动隔水板,包括挡水板(2)和外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的内部设有用于收纳挡水板(2)的收纳腔(9),收纳腔(9)的底端开设有排水口(17),所述外壳(4)的顶端两侧均设有立柱(1),两个立柱(1)相邻的一侧均开设有用于对挡水板(2)进行导向的滑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自动隔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溢流口(14)的开设高度小于第一溢流口(12)的开设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自动隔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浮板(10),所述挡水板(2)的厚度小于浮板(10)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自动隔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18)位于积水盒(15)的内部底端,所述密封板(18)与积水盒(15)之间设有渗水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自动隔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17)通过管道与抽水泵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菲阳
申请(专利权)人:陈菲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