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中药材栽培的药剂喷洒灌溉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中药材栽培的药剂喷洒灌溉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3469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药材栽培的药剂喷洒灌溉装置及方法,包括底座、凹形结构的立框及滑轮组,底座底部位于四组边角处分别设置有滑轮组,立框设置在底座上端处,且立框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转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设置底座、立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及四组喷药机构,方便调整喷射位置,实现对多株中药材上下区域同时喷洒药剂;还设置驱动组件,其与喷药机构配合,通过间歇性上下摆动而增加喷洒范围,迫使中药材表面喷洒均匀,同时减少因直射冲击中药材某一部位而造成损伤的情况;还设置定量导液机构,其与驱动组件配合,不仅对药剂进行过滤,且控制药剂单次导出量,减少药剂喷洒过量而致浪费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栽培,具体为一种中药材栽培的药剂喷洒灌溉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部分名贵中药进行单株种植,而中药材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喷洒药剂来助于中药材成长,喷洒的药剂通常都是农药与水的混合物;

2、传统的中药材栽培喷药的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人工喷药灌溉是通过背带式农药桶及配套的喷药杆配合完成的,该种方式虽能单株药材充分喷洒,但需耗费人力,整体喷洒效率低;智能喷药灌溉通常包括滴灌及喷射灌溉,其中滴灌方式虽省水,但浇灌速度慢、滴头易堵塞,而喷射灌溉虽射程远、涉及中药材范围广,但对于近处的药材难以灌溉到位,同时因高空喷射多只能对中药材的枝叶进行喷洒,难以涉及根部浇灌而易形成灌溉死角,同时因高压冲击药材的某一部位而易造成部分中药材的折损,降低喷药效果,另外,持续远射喷洒还易造成药剂的大量消耗及浪费,降低中药材喷药效率;

3、针对此方面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设置底座、立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及四组喷药机构,方便调整喷射位置,实现对多株中药材上下区域喷洒药剂;还设置驱动组件,其与喷药机构配合,通过间歇性上下摆动而增加喷洒范围,迫使中药材表面喷洒均匀,同时减少因直射冲击中药材某一部位而造成损伤的情况;还设置定量导液机构,其与驱动组件配合,不仅能对药剂进行过滤,且控制药剂单次导出量,减少药剂喷洒过量而致浪费的情况。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中药材栽培的药剂喷洒灌溉装置,包括底座、凹形结构的立框及滑轮组,所述底座底部位于四组边角处分别设置有滑轮组,所述立框设置在底座上端处,且立框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外部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底座上端面位于主动齿轮一侧转动设置有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立框内部位于上端处均设置有置物架,且置物架上端面设置有储药箱,所述立框前后端面位于上下端处均设置有喷药机构,同层的前后两组所述喷药机构之间共同连接一组储药箱,所述立框内部中段处设置有驱动组件;

3、所述喷药机构包括立板,所述立板设置在立框前端面顶端处,且立板前端面接近立框中心一端转动设置有限位齿轮一,所述限位齿轮一前端延伸至立板外部,且限位齿轮一内部固定安装有加药筒,所述加药筒前端延伸至限位齿轮一外部,且加药筒靠近立框的一端与储药箱之间设置有导料管,所述加药筒与导料管连接处设置有加压泵,所述加药筒两侧中心处均固定安装有喷料长框,两组所述喷料长框与加药筒内部连通,且喷料长框远离加药筒一侧面设置有喷料网口。

4、进一步的,所述导料管远离储药箱的一端贯穿至加药筒内部,且导料管贯穿位置设置有适配的密封圈,所述导料管外壁位于前端处内嵌设置有网板,且导料管外壁位于网板前端处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叶片一,所述导料管前端管口贯穿设置有定量导液机构。

5、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设置在立框内部中段处,且双轴电机前后端轴承分别延伸至立框前后端处并固定安装有圆盘,所述圆盘上下端对称设置有扇形齿片,两组所述扇形齿片远离对方的一侧面分别与对应的限位齿轮一啮合。

6、进一步的,每组所述扇形齿片内部中段处设置有弧形槽,且弧形槽上端内壁等距离设置有齿牙组,所述弧形槽内部中段处设置有限位齿轮二,且限位齿轮二通过转轴与立框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延伸至限位齿轮二前端处并设置有转盘,且转盘外壁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叶片二。

7、进一步的,所述定量导液机构包括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套接在导料管内部位于网板处,所述活塞筒长度大于网板长度的2cm,且活塞筒与导料管内部相适配,所述活塞筒前端处固定安装有活动筒,且活动筒前端延伸至导料管外部,所述活动筒上下内壁位于前端开口处均所开设有斜槽,所述导料管前端管口处贯穿设置有转筒。

8、进一步的,所述转筒前端与加药筒前端内壁固定连接,且转筒上下端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圆轴,两组所述圆轴分别滑动连接在斜槽内部位于活动筒前端筒口的一端,所述转筒与活动筒对立面之间共同设置有弹簧阻尼减震器。

9、一种中药材栽培的药剂喷洒灌溉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0、步骤一:首先将勾兑的药剂分装在两组储药箱中,再将装置移动至中药材栽种区域且位于两垄中药材之间的通道处,根据立框两侧中药材的生长位置,调整立框的偏转方向,转动时,主动齿轮随立框转动并与从动齿轮啮合,以限定立框偏转幅度,直至四组喷药机构分别对准两侧的中药材即可停止转动;

11、步骤二:启动加压泵,将储药箱内药剂导入至导料管中,再利用导料管将加药筒内填充满药剂,且加药筒内的药剂渗透至喷料长框内部,最后利用上下两组加药筒两侧的喷料长框分别对准的中药材上下端并喷洒,每喷射一次即实现对四株中药材上下区域喷洒药剂;

12、步骤三:再通过启动双轴电机,其驱动两组圆盘逆时针旋转,而圆盘上下端的扇形齿片则沿对角线偏转,同时扇形齿片与对应的限位齿轮一啮合,实现上下两组限位齿轮一相向转动,且限位齿轮一两侧的喷料长框呈对角线片偏转;偏转一定角度后,再驱动圆盘反向旋转,两组限位齿轮一反向转动,并迫使限位齿轮一两侧喷料长框反向偏转,如此反复,以实现喷料长框间歇性上下摆动,从而增加喷洒范围,迫使中药材表面喷洒均匀,同时减少因直射冲击中药材某一部位而造成损伤的情况;

13、步骤四:而药剂通过导料管导入加药筒时,导料管为静止状态,加药筒及转筒则顺时针转动,两组圆轴同转筒转动并沿两组斜槽内部滑动,直至滑动至斜槽的另一端,活动筒受牵引而同活塞筒向导料管管口处移动,实现活塞筒与网板错位,由此,利用加压泵抽吸至导料管内的药剂通过网孔过滤导入至加药筒内,对喷出液体药剂进行过滤,待至转筒随加药筒反向转动时,圆轴滑动归位,活动筒受抵而同活塞筒向导料管内部移动,弹簧阻尼减震器压缩,实现活塞筒与网板重合而停止添料,以此控制药剂单次导出量,减少药剂喷洒过量而致浪费;

14、步骤五:中药材单面上下区域均喷洒完毕,将装置移动至相邻的垄沟处,重复上述步骤而实现对中药材另一侧面上下区域的均匀喷洒,以确保单株中药材喷药均匀。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专利技术是通过设置底座、立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及四组喷药机构,先利用主动齿轮及从动齿轮啮合而实现立框及喷药组件的偏转,迫使四组喷药机构能准确对准两垄中药材,再启动加压泵,将储药箱内药剂导入至导料管中,再利用导料管将加药筒内填充满药剂,且加药筒内的药剂渗透至喷料长框内部,最后利用上下两组加药筒两侧的喷料长框分别对准的中药材上下端并喷洒,每喷射一次即实现对四株中药材上下区域喷洒药剂;

17、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其与喷药机构配合,利用双轴电机驱动两组圆盘逆时针旋转,其上下端的扇形齿片则沿对角线偏转并分别与对应的限位齿轮一啮合,以实现上下两组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材栽培的药剂喷洒灌溉装置,包括底座(1)、凹形结构的立框(2)及滑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位于四组边角处分别设置有滑轮组,所述立框(2)设置在底座(1)上端处,且立框(2)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转杆(3),所述转杆(3)外部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301),所述底座(1)上端面位于主动齿轮(301)一侧转动设置有从动齿轮(302),且从动齿轮(301)与主动齿轮(302)啮合,所述立框(2)内部位于上端处均设置有置物架(4),且置物架(4)上端面设置有储药箱(5),所述立框(2)前后端面位于上下端处均设置有喷药机构(6),同层的前后两组所述喷药机构(6)之间共同连接一组储药箱(5),所述立框(2)内部中段处设置有驱动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栽培的药剂喷洒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管(604)远离储药箱(5)的一端贯穿至加药筒(603)内部,且导料管(604)贯穿位置设置有适配的密封圈(608),所述导料管(604)外壁位于前端处内嵌设置有网板(609),且导料管(604)外壁位于网板(609)前端处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叶片一(610),所述导料管(604)前端管口贯穿设置有定量导液机构(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栽培的药剂喷洒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双轴电机(701),所述双轴电机(701)设置在立框(2)内部中段处,且双轴电机(701)前后端轴承分别延伸至立框(2)前后端处并固定安装有圆盘(702),所述圆盘(702)上下端对称设置有扇形齿片(703),两组所述扇形齿片(703)远离对方的一侧面分别与对应的限位齿轮一(602)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药材栽培的药剂喷洒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扇形齿片(703)内部中段处设置有弧形槽(704),且弧形槽(704)上端内壁等距离设置有齿牙组(705),所述弧形槽(704)内部中段处设置有限位齿轮二(706),且限位齿轮二(706)通过转轴(707)与立框(2)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707)延伸至限位齿轮二(706)前端处并设置有转盘(708),且转盘(708)外壁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叶片二(70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材栽培的药剂喷洒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导液机构(8)包括活塞筒(801),所述活塞筒(801)套接在导料管(604)内部位于网板(609)处,所述活塞筒(801)长度大于网板(609)长度的2—3cm,且活塞筒(801)与导料管(604)内部相适配,所述活塞筒(801)前端处固定安装有活动筒(802),且活动筒(802)前端延伸至导料管(604)外部,所述活动筒(802)上下内壁位于前端开口处均所开设有斜槽(803),所述导料管(604)前端管口处贯穿设置有转筒(8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药材栽培的药剂喷洒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804)前端与加药筒(603)前端内壁固定连接,且转筒(804)上下端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圆轴(805),两组所述圆轴(805)分别滑动连接在斜槽(803)内部位于活动筒(802)前端筒口的一端,所述转筒(804)与活动筒(802)对立面之间共同设置有弹簧阻尼减震器(806)。

7.一种中药材栽培的药剂喷洒灌溉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中药材栽培的药剂喷洒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材栽培的药剂喷洒灌溉装置,包括底座(1)、凹形结构的立框(2)及滑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位于四组边角处分别设置有滑轮组,所述立框(2)设置在底座(1)上端处,且立框(2)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转杆(3),所述转杆(3)外部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301),所述底座(1)上端面位于主动齿轮(301)一侧转动设置有从动齿轮(302),且从动齿轮(301)与主动齿轮(302)啮合,所述立框(2)内部位于上端处均设置有置物架(4),且置物架(4)上端面设置有储药箱(5),所述立框(2)前后端面位于上下端处均设置有喷药机构(6),同层的前后两组所述喷药机构(6)之间共同连接一组储药箱(5),所述立框(2)内部中段处设置有驱动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栽培的药剂喷洒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管(604)远离储药箱(5)的一端贯穿至加药筒(603)内部,且导料管(604)贯穿位置设置有适配的密封圈(608),所述导料管(604)外壁位于前端处内嵌设置有网板(609),且导料管(604)外壁位于网板(609)前端处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叶片一(610),所述导料管(604)前端管口贯穿设置有定量导液机构(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栽培的药剂喷洒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双轴电机(701),所述双轴电机(701)设置在立框(2)内部中段处,且双轴电机(701)前后端轴承分别延伸至立框(2)前后端处并固定安装有圆盘(702),所述圆盘(702)上下端对称设置有扇形齿片(703),两组所述扇形齿片(703)远离对方的一侧面分别与对应的限位齿轮一(602)啮合。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余先邱影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