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转子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358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2:59
本技术涉及了电机领域,公开了一种内转子电机,包括:机壳,其顶端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连接有向下延伸的安装室;转子组件,其位于机壳内并围设于安装室外侧,转子组件的底端连接有向上延伸的输出轴,输出轴伸入安装室并向上凸出于机壳,输出轴的外侧与安装室的内壁之间连接有轴承;定子组件,其位于机壳内,定子组件围设于转子组件的外侧,本技术将安装室直接与机壳结合于一体,可减少将两者相互组装连接所需要占用的空间,并且转子组件、定子组件直接由内至外围设于安装室的外侧,可有效减少电机的长度,整体内部结构更加紧凑,缩小了整个内转子电机的体积,提高安装使用时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涉及一种内转子电机


技术介绍

1、内转子电机是指转子在定子内部转动从而输出动力的电机,在组装内转子电机时,通常需要先在机壳内安装轴承室,利用轴承室对用于将动力输出的转轴转动连接于机壳内,转轴穿过轴承室后再连接转子,在机壳内对应转子外侧的位置安装定子,如此整个电机沿轴向所需空间较大,导致内转子电机存在体积较大、安装使用不够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转子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内转子电机,包括:机壳,其顶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连接有向下延伸的安装室;转子组件,其位于所述机壳内并围设于所述安装室外侧,所述转子组件的底端连接有向上延伸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伸入所述安装室并向上凸出于所述机壳,所述输出轴的外侧与所述安装室的内壁之间连接有轴承;定子组件,其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定子组件围设于所述转子组件的外侧。

4、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在机壳顶侧的安装孔位置直接与安装室相互结合,然后将转子组件的输出轴向上穿过安装室并凸出于机壳,以方便将外设的结构与输出轴相互连接,定子组件安装于转子组件外侧的位置,在定子组件的作用下可使得转子组件内的输出轴转动,如此将安装室直接与机壳结合于一体,可减少将两者相互组装连接所需要占用的空间,并且转子组件、定子组件直接由内至外围设于安装室的外侧,可有效减少电机的长度,整体内部结构更加紧凑,缩小了整个内转子电机的体积,提高安装使用时的灵活性。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芯与磁套,所述转子芯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室向下伸入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与所述安装室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输出轴的底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磁套连接于所述转子芯外侧。转子芯的顶端具有用于避让安装的安装槽,安装室可装入至安装槽内,用于进行动力输出的输出轴安装固定于安装槽的槽底处,而输出轴本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安装室,从而将转子芯转动连接在安装室的外侧位置,磁套相对固定于转子芯的外侧,如此可将磁套安装定位于安装室的外侧,而安装槽的内侧壁与安装室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可保证磁套带动转子芯在安装室外侧顺畅地转动,实现转子组件围设于安装室的外侧,并将动力通过输出轴穿过安装室向外输出。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室的内侧壁设置有向所述安装室中心凸起的限位环,所述输出轴位于所述限位环上方的位置卡接有卡圈,所述限位环顶端与所述卡圈底侧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个所述轴承。安装室内侧壁具有凸起的用于对轴承安装限位的限位环,在安装轴承时,轴承的外圈与限位环的顶端相抵,通过限位环可对轴承在安装室内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在输出轴上还卡接有卡圈,可相抵于轴承的内圈顶侧,如此利用限位环与卡圈可对轴承的上下安装位置进行限位,提高轴承安装的稳定性。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出轴的外侧套设有弹簧与垫片,所述弹簧的顶端相抵于所述限位环的底端,所述垫片相抵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所述垫片顶侧与所述弹簧底端的位置设置有另一个所述轴承。输出轴与安装室之间具有两个轴承,可极大地提高输出轴转动时的稳定性,而对于位于下方的轴承,通过套接于输出轴外侧的垫片相抵于轴承的内圈底侧,从而对轴承的底侧提供支撑定位,而在轴承的顶侧由弹簧在限位环的底端与轴承的外圈之间提供支撑定位,并利用弹簧提供的预紧力降低输出轴沿轴向传递的震动,极大地提高了轴承安装的稳定性。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位于下方的轴承的外圈顶端连接有支撑垫,所述弹簧的底端相抵于所述支撑垫的顶侧。支撑垫可增加位于下方的轴承的外圈顶端面积,从而使得弹簧相抵于轴承外圈时可稳定地对轴承压紧定位,避免弹簧压入轴承内的滚珠的情况。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导磁筒、上线架与下线架,所述导磁筒的外侧嵌入所述机壳内,所述上线架卡接于所述导磁筒的顶端内,所述下线架卡接于所述导磁筒的底端内,所述上线架与所述下线架均围设于所述磁套的外侧,所述上线架与所述下线架之间缠绕有线圈。上线架与下线架直接卡接于导磁筒的上下两端内侧,然后将导磁筒的外侧嵌入至机壳内,从而将转子组件与机壳安装固定,整体安装结构紧密,在上线架与下线架之间缠绕有线圈,线圈通电后可产生交变的磁场,与磁套相互作用,从而使得输出轴转动。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线架的内侧设置有上定位槽,所述上定位槽向下延伸至所述上线架的底侧,所述上定位槽环绕所述上线架的中心间隔排列有多个,所述下线架的内侧设置有下定位槽,所述下定位槽向上延伸至所述下线架的顶侧,所述下定位槽环绕所述下线架的中心间隔排列有多个,多个所述上定位槽一对一地正对于多个所述下定位槽,任一个所述上定位槽与其正对的所述下定位槽之间连接有导磁板。在将上线架与下线架安装于导磁筒时,可先将上线架或下线架先装入至导磁筒上,然后在上线架的上定位槽或下线架的下定位槽内装入导磁板,最后再将下线架或上线架装入至导磁筒上,并使得导磁板对应地装入下线架的下定位槽或上线架的上定位槽内,从而利用上线架与下线架将导磁板压紧固定,如此利用导磁板可增强定子组件的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内转子电机的性能。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线架的底侧可拆卸地连接有霍尔板。霍尔板直接通过下线架相对固定于机壳内,而不需要再在机壳内设置对其固定的结构,进一步减少机壳内部的空间需求。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壳的底侧可拆卸地连接有底盖。当需要对机壳内部进行拆装维护时,可将底盖拆出,以露出机壳内部空间,完成后,可将底盖再重新安装至机壳底侧,从而实现对机壳内部空间的遮盖封闭。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壳的顶侧设置有出线孔。线圈或外设的电线可从机壳顶侧的出线孔处向外引入或引出,有利于对线路规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芯(23)与磁套(24),所述转子芯(23)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槽(231),所述安装室(11)向下伸入所述安装槽(231)内,所述安装槽(231)的内侧壁与所述安装室(11)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所述安装槽(231)的槽底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输出轴(21)的底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磁套(24)连接于所述转子芯(23)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室(11)的内侧壁设置有向所述安装室(11)中心凸起的限位环(111),所述输出轴(21)位于所述限位环(111)上方的位置卡接有卡圈(211),所述限位环(111)顶端与所述卡圈(211)底侧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个所述轴承(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21)的外侧套设有弹簧(25)与垫片(26),所述弹簧(25)的顶端相抵于所述限位环(111)的底端,所述垫片(26)相抵于所述安装槽(231)的槽底,所述垫片(26)顶侧与所述弹簧(25)底端的位置设置有另一个所述轴承(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位于下方的轴承(22)的外圈顶端连接有支撑垫,所述弹簧(25)的底端相抵于所述支撑垫的顶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导磁筒(31)、上线架(32)与下线架(33),所述导磁筒(31)的外侧嵌入所述机壳(1)内,所述上线架(32)卡接于所述导磁筒(31)的顶端内,所述下线架(33)卡接于所述导磁筒(31)的底端内,所述上线架(32)与所述下线架(33)均围设于所述磁套(24)的外侧,所述上线架(32)与所述下线架(33)之间缠绕有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线架(32)的内侧设置有上定位槽,所述上定位槽向下延伸至所述上线架(32)的底侧,所述上定位槽环绕所述上线架(32)的中心间隔排列有多个,所述下线架(33)的内侧设置有下定位槽,所述下定位槽向上延伸至所述下线架(33)的顶侧,所述下定位槽环绕所述下线架(33)的中心间隔排列有多个,多个所述上定位槽一对一地正对于多个所述下定位槽,任一个所述上定位槽与其正对的所述下定位槽之间连接有导磁板(3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线架(33)的底侧可拆卸地连接有霍尔板(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底侧可拆卸地连接有底盖(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顶侧设置有出线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芯(23)与磁套(24),所述转子芯(23)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槽(231),所述安装室(11)向下伸入所述安装槽(231)内,所述安装槽(231)的内侧壁与所述安装室(11)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所述安装槽(231)的槽底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输出轴(21)的底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磁套(24)连接于所述转子芯(23)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室(11)的内侧壁设置有向所述安装室(11)中心凸起的限位环(111),所述输出轴(21)位于所述限位环(111)上方的位置卡接有卡圈(211),所述限位环(111)顶端与所述卡圈(211)底侧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个所述轴承(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21)的外侧套设有弹簧(25)与垫片(26),所述弹簧(25)的顶端相抵于所述限位环(111)的底端,所述垫片(26)相抵于所述安装槽(231)的槽底,所述垫片(26)顶侧与所述弹簧(25)底端的位置设置有另一个所述轴承(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位于下方的轴承(22)的外圈顶端连接有支撑垫,所述弹簧(25)的底端相抵于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陈彦平李静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精锐昌精密智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