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败小麦及其近等基因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21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在矮败小麦中,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2与显性矮秆基因Rht10在4D染色体短臂上连锁十分紧密,交换率仅有0.18%,矮败小麦接受其它小麦品种的花粉,后代群体中的一半矮秆株表现雄性不育,一半非矮秆株表现正常可育,二者的株高差异一目了然。矮败小麦是方便、有效的小麦育种工具,可以用于轮回选择、连续杂交等育种方法。矮败小麦近等基因系的建立为分离克隆Ms2基因提供了理想的材料。(*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作物育种技术雄性不育是农作物,特别是自花授粉作物大规模生产杂交种的工具。太谷核不育小麦是农民技术员高忠丽1972年在山西省农村麦田发现的雄性不育材料。太谷核不育小麦的不育性受一个显性基因所控制,基因符号原为Ta1(邓景扬等,1980,作物学报),国际登记的基因符号是Ms2(刘秉华等,1986,Plant Breeding)。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开放授粉结实率高,是迄今发现的最有特色的植物雄性不育材料之一(刘秉华,1994,小麦核不育性与轮回选择育种,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太谷核不育小麦的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2(Ta1)位于4D染色体短臂上,距离着丝点31.16cM(刘秉华等,1986,中国科学)。太谷核不育小麦是良好的遗传改良工具,但应用起来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不能用于小麦杂优利用。为此,应该给太谷核不育小麦附加一个标记性状,并建立相应的近等基因系,以提高它的应用效能,并拓宽应用范围。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在矮败小麦中,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2与显性矮秆基因Rht10在4D染色体短臂上连锁十分紧密,交换率仅有0.18%。矮败小麦接受其它小麦品种的花粉,其后代群体中有一半矮秆株(48cm左右)和一半非矮秆株。矮秆株表现雄性不育,非矮秆株表现雄性可育。矮秆株与非矮秆株的株高差异一目了然,在起身拔节期即可识别出雄性不育与雄性可育。矮败小麦中的矮秆基因Rht10对赤霉酸反应不敏感,经过赤霉酸处理,在幼芽期就可分出含有Rht10基因的幼芽(短而壮)与不含有Rht10基因的幼芽(长而弱)。短而壮的幼芽以后发育成不育株,长而弱的幼芽发育成可育株。矮败中国春小麦近等基因系具有中国春小麦品种的遗传背景,包括矮秆不育(Rht10rht10Ms2ms2)、矮秆可育(Rht10rht10ms2ms2)、高秆不育(rht10rht10Ms2ms2)和高秆可育(rht10rht10ms2ms2)4个成员系;矮败京411小麦近等基因系具有京411小麦品种的遗传背景,包括矮秆不育(Rht10rht10Ms2ms2)、高秆不育(rht10rht10Ms2ms2)和高秆可育(rht10rht10ms2ms2)3个成员系。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太谷核不育小麦必须到抽穗至开花期才能识别出不育株与可育株,同时还要在这个时期给不育株人工做出标记,才能在收获时得到不育株上的杂交种。在太谷核不育小麦的轮回选择群体中,不育株与可育株的平均高度相近,但不育株接受高于自身植株花粉的机会多,而低株花粉被接受的机会少,致使轮选群体株高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不利于选育出矮秆高产的小麦品种。矮败小麦的问世不仅可以提早识别不育株与可育株,省去给不育株做记号的大量劳动,而且在轮回选择育种中避免群体株高逐渐升高。矮败小麦近等基因系的建立为分离克隆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2,并最终将Ms2基因用于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矮败小麦是理想的小麦育种工具,无论采用轮回选择,还是采用连续杂交,都可以有效地选育出优良品种。在轮回选择中,通过人工控制授粉,把各种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引进轮回选择群体,同时在开花前淘汰群体中不良的可育株,使群体中的优良基因频率不断提高。另外,通过群体内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异交,使优良基因相互重组。经过几次的选择与异交,再从中选择优良可育株,经自交纯化,最终选育成优良品种。利用矮败小麦选育优良品种不仅省事、而且效果好,同时技术容易掌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显性矮秆基因Rht10与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2连锁十分紧密,交换率仅为0.18%。不含有矮秆基因Rht10的任何小麦品种与矮败小麦授粉,产生的后代群体中,都有一半矮秆不育株和一半非矮秆可育株,二者的株高差异一目了然,在起身拔节期即可识别出雄性不育株与雄性可育株。借助于矮秆基因Rht10对赤霉酸反应的不敏感性,在幼芽期即可分出雄性不育株与雄性可育株。矮败中国春小麦近等基因系具有中国春小麦遗传背景,包括矮秆不育、矮秆可育、高秆不育和 高秆可育4个成员系;矮败京411小麦近等基因具有京411小麦品种遗传背景,包括高秆可育、高秆不育和矮秆不育3个成员系。1.小麦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2与矮秆基因Rht10在4D染色体短臂上紧密连锁,交换率仅为0.18%;2.小麦基因M s2与Rht10的紧密连锁材料被命名为矮败小麦;3.具有中国春小麦遗传背景的分别表现矮秆不育、矮秆可育、高秆不育和高秆可育的矮败小麦近等基因系,即矮败中国春小麦近等基因系。

【技术特征摘要】
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显性矮秆基因Rht10与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2连锁十分紧密,交换率仅为0.18%。不含有矮秆基因Rht10的任何小麦品种与矮败小麦授粉,产生的后代群体中,都有一半矮秆不育株和一半非矮秆可育株,二者的株高差异一目了然,在起身拔节期即可识别出雄性不育株与雄性可育株。借助于矮秆基因Rht10对赤霉酸反应的不敏感性,在幼芽期即可分出雄性不育株与雄性可育株。矮败中国春小麦近等基因系具有中国春小麦遗传背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秉华杨丽王山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