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耗能阻尼器连接的钢管柱节点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耗能阻尼器连接的钢管柱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194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耗能阻尼器连接的钢管柱节点,包括钢管柱、H型钢梁、上盖板、下盖板、滞回阻尼器,上盖板、下盖板分别焊接于钢管柱上,H型钢梁安装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H型钢梁与钢管柱无直接连接关系,滞回阻尼器包括橡胶层、下翼缘高强螺栓群和阻尼H型钢,阻尼H型钢的上部翼板通过下翼缘高强螺栓群外围的下高强螺栓与H型钢梁的下部翼板相连,下翼缘高强螺栓群内部的下高强螺栓将滞回阻尼器连接于H型钢梁的下部翼板和下盖板之间。该连接节点使整个构建可以在地震环境中安全地承受大的非弹性变形,使地震破坏集中在预定的位置,使地震损伤远离结构构件,在强烈地震后能够更容易和更安全地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管柱与h型钢梁的连接节点,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耗能阻尼功能的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1、目前,对构件的加固研究侧重于利用外部构件的形式对节点进行加固与修复,常用的方法包括:形状记忆合金棒、钢t形阻尼器、用钢环作为弹簧以及充铅管阻尼器等等。在装有阻尼器的节点中,能量耗散是理想的,梁和柱没有明显的变形。这些加固方式都对节点有很好的加固效果,但对加固下的节点抗震性能及理论分析仍不够全面。

2、随着耗能阻尼技术的发展,结合耗能阻尼技术和钢结构易于组装的特点,出现了一系列新型装配式钢框架梁柱耗能节点,实现节点自耗能。装配式钢框架耗能节点是通过将可更换耗能元件设置于结构易发生塑性变形的部位,地震作用下通过该构件的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保证主体构件安全,震后可更换被损伤元件实现节点功能恢复。

3、普通的形状记忆合金棒调节连接,能在节点中产生额外的延性和降低基础剪力,但它不能保证减少楼层的侧向位移,另外,其造价昂贵,经济性能较差;用普通的钢t形阻尼器虽然可以减少梁和柱的损坏,但它无法提供恢复力,此外,这类部件也不容易更换或修理;普通的在梁腹板处设置保险装置的做法,能使得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但是在保险装置发生严重损坏后,它们的系统无法产生恢复力,连接的稳定性也无法得到保证;普通的在连接处使用钢环作为弹簧,以消除永久位移的做法能防止主要构件损坏的发生,但是,这种阻尼器的制作复杂,应用在建筑结构中并不容易;普通的充铅管阻尼器能够适应地震破坏,但不能在轴承损坏后使用,而且它们的修理或更换也有一定的困难;常规的在梁柱连接处将钢棒嵌入填充铅的容器中,延性的提高并不显著,而更换损坏的部件需要额外的调节,另外,槽钢阻尼器在开槽钢段失效后,连接变得不稳定,危及其更换过程。

4、因此,急需找到一种施工效率高且连接简单的节点连接结构以实现圆形钢管柱与钢梁之间的节点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圆管柱与钢梁连接的被动耗能连接节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耗能阻尼器连接的钢管柱节点,包括钢管柱、h型钢梁、上盖板、下盖板、滞回阻尼器,所述上盖板、下盖板分别焊接于钢管柱上,h型钢梁安装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h型钢梁与钢管柱无直接连接关系,所述滞回阻尼器包括橡胶层、下翼缘高强螺栓群和阻尼h型钢,所述下翼缘高强螺栓群包括若干呈阵列式排布的下高强螺栓,所述阻尼h型钢的上部翼板通过下翼缘高强螺栓群外围的下高强螺栓与h型钢梁的下部翼板相连,下翼缘高强螺栓群内部的下高强螺栓依次穿过h型钢梁的下部翼板、阻尼h型钢的上部翼板、阻尼h型钢的下部翼板、橡胶层、下盖板将滞回阻尼器连接于h型钢梁的下部翼板和下盖板之间。

4、进一步的,所述h型钢梁的上部翼板的端部设置有若干呈阵列式排布的上翼板螺栓孔,上盖板上设置有若干呈阵列式排布的上盖板螺栓孔,上翼板螺栓孔和上盖板螺栓孔一一对应并安装由若干个上高强螺栓组成的上翼缘高强螺栓群。

5、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端部为弧形连接端,其弧度与钢管柱的侧壁弧度相同,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弧形连接端焊接于钢管柱。

6、进一步的,所述阻尼h型钢的上部翼板上设置有若干呈阵列式排布的上阻尼螺栓孔,所述阻尼h型钢的下部翼板上设置有若干下阻尼螺栓孔,所述h型钢梁的下部翼板的端部设置有若干呈阵列式排布的下翼板螺栓孔,所述上阻尼螺栓孔与下翼板螺栓孔一一对应,并安装由若干个下高强螺栓组成的下翼缘高强螺栓群。

7、进一步的,所述上阻尼螺栓孔和下阻尼螺栓孔的直径大于下高强螺栓的直径。

8、进一步的,在大的侧向位移作用下,所述滞回阻尼器的损伤集中在滞回阻尼器内部。

9、进一步的,所述滞回阻尼器为被动控制机构,通过能量耗散和粘弹性材料共同产生恢复力,用于防止构件在大的水平向运动下受到损坏。

10、进一步的,所述阻尼h型钢用于在强震后更换下高强螺栓时稳定重力荷载作用下的连接;所述橡胶层用于在连接处传输竖向和部分水平反力,在拆除损坏的下高强螺栓后用于将系统恢复到初始位置;所述下高强螺栓用于将整个滞回阻尼器连接至钢管柱和h型钢梁。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本专利技术一种耗能阻尼器连接的钢管柱节点,在钢管柱与h型钢梁的下侧连接处设置一由橡胶层、阻尼h型钢和高强螺栓群构成的滞回阻尼器,橡胶层用于传递竖向和水平向反力,在拆除螺栓后能将系统恢复到原来的位置,阻尼h型钢用于在强震后更换下高强螺栓时稳定重力荷载作用下的连接,螺栓主要用于耗散能量。该连接节点材料易得且造价低廉;制作安装简单,施工效率高;构造相对简单,传力路径清晰;方便拆卸和修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耗能阻尼器连接的钢管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柱、H型钢梁、上盖板、下盖板、滞回阻尼器,所述上盖板、下盖板分别焊接于钢管柱上,H型钢梁安装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H型钢梁与钢管柱无直接连接关系,所述滞回阻尼器包括橡胶层、下翼缘高强螺栓群和阻尼H型钢,所述下翼缘高强螺栓群包括若干呈阵列式排布的下高强螺栓,所述阻尼H型钢的上部翼板通过下翼缘高强螺栓群外围的下高强螺栓与H型钢梁的下部翼板相连,下翼缘高强螺栓群内部的下高强螺栓依次穿过H型钢梁的下部翼板、阻尼H型钢的上部翼板、阻尼H型钢的下部翼板、橡胶层、下盖板将滞回阻尼器连接于H型钢梁的下部翼板和下盖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耗能阻尼器连接的钢管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梁的上部翼板的端部设置有若干呈阵列式排布的上翼板螺栓孔,上盖板上设置有若干呈阵列式排布的上盖板螺栓孔,上翼板螺栓孔和上盖板螺栓孔一一对应并安装由若干个上高强螺栓组成的上翼缘高强螺栓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耗能阻尼器连接的钢管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端部为弧形连接端,其弧度与钢管柱的侧壁弧度相同,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弧形连接端焊接于钢管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耗能阻尼器连接的钢管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H型钢的上部翼板上设置有若干呈阵列式排布的上阻尼螺栓孔,所述阻尼H型钢的下部翼板上设置有若干下阻尼螺栓孔,所述H型钢梁的下部翼板的端部设置有若干呈阵列式排布的下翼板螺栓孔,所述上阻尼螺栓孔与下翼板螺栓孔一一对应,并安装由若干个下高强螺栓组成的下翼缘高强螺栓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耗能阻尼器连接的钢管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阻尼螺栓孔和下阻尼螺栓孔的直径大于下高强螺栓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耗能阻尼器连接的钢管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在大的侧向位移作用下,所述滞回阻尼器的损伤集中在滞回阻尼器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耗能阻尼器连接的钢管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滞回阻尼器为被动控制机构,通过能量耗散和粘弹性材料共同产生恢复力,用于防止构件在大的水平向运动下受到损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耗能阻尼器连接的钢管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H型钢用于在强震后更换下高强螺栓时稳定重力荷载作用下的连接;所述橡胶层用于在连接处传输竖向和部分水平反力,在拆除损坏的下高强螺栓后用于将系统恢复到初始位置;所述下高强螺栓用于将整个滞回阻尼器连接至钢管柱和H型钢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耗能阻尼器连接的钢管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柱、h型钢梁、上盖板、下盖板、滞回阻尼器,所述上盖板、下盖板分别焊接于钢管柱上,h型钢梁安装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h型钢梁与钢管柱无直接连接关系,所述滞回阻尼器包括橡胶层、下翼缘高强螺栓群和阻尼h型钢,所述下翼缘高强螺栓群包括若干呈阵列式排布的下高强螺栓,所述阻尼h型钢的上部翼板通过下翼缘高强螺栓群外围的下高强螺栓与h型钢梁的下部翼板相连,下翼缘高强螺栓群内部的下高强螺栓依次穿过h型钢梁的下部翼板、阻尼h型钢的上部翼板、阻尼h型钢的下部翼板、橡胶层、下盖板将滞回阻尼器连接于h型钢梁的下部翼板和下盖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耗能阻尼器连接的钢管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梁的上部翼板的端部设置有若干呈阵列式排布的上翼板螺栓孔,上盖板上设置有若干呈阵列式排布的上盖板螺栓孔,上翼板螺栓孔和上盖板螺栓孔一一对应并安装由若干个上高强螺栓组成的上翼缘高强螺栓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耗能阻尼器连接的钢管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端部为弧形连接端,其弧度与钢管柱的侧壁弧度相同,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弧形连接端焊接于钢管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耗能阻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青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