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按压止血组件及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按压止血组件及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137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按压止血组件及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针对传统的压迫止血器难以直观的观察穿刺点情况且无法有效判断压迫力度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观察且压迫力度可调的压迫止血器。该按压止血组件包括按压主体和检测主体,按压主体为透明材料制成的柱状结构;检测主体包括感受端和显示端,感受端和显示端电连接且感受端位于按压主体内;感受端能感受按压主体处的压力并通过显示端显示压力值。该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上述任一项的按压止血组件,还包括固定基座和腕带,腕带与固定基座固定连接并形成环形结构;固定基座中部形成有调节孔,按压主体经调节孔与固定基座螺纹连接并指向待压迫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按压止血组件及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技术介绍

1、由于桡动脉穿刺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周围血管并发症少等优点,医患双方均倾向采用桡动脉作为心脑血管疾病介入的通路。较之股动脉穿刺,尽管桡动脉穿刺的并发症已经明显减少,但由于患者冠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术前和术中应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对局部止血措施仍有很多要求。压迫过紧,会使手掌缺血,甚至导致神经血管损伤;压迫过松,则会导致出血,严重的时候会产生骨筋膜综合症,对患者前臂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2、现阶段对于穿刺部位的压迫方式大致可分为医生手指按压和机械螺旋压迫两类,由于按压时间需长达三十分钟以上,而手指压迫的力度不易控制。若压迫力过小会导致出血、水肿;若压迫力过大,容易造成血流阻断和动脉血栓,因此需要操作者通过观察和经验来判断,而现有的机械螺旋压迫止血器在使用时,由于螺纹结构等的遮挡,会影响操作人员观察穿刺点。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降低操作难度,提高护理效果,需要研究一种新型的按压止血组件及具有其的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按压止血组件及桡动脉压迫止血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穿刺点情况观察困难且无法直观的判断压迫力度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按压止血组件,包括按压主体和检测主体;

4、所述按压主体为透明材料制成的柱状结构;

5、所述检测主体包括感受端和显示端,所述感受端和所述显示端电连接且所述感受端位于所述按压主体内;

6、所述感受端能感受所述按压主体处的压力并通过所述显示端显示压力值。

7、上述透明材料制成的按压主体可以方便操作人员直观的观察到被该按压主体所按压区域的情况,例如可以直接观察到穿刺点是否存在出血、青紫以及血肿等情况,同时也可以帮助规避因按压力度不合适而导致的手掌缺血或止血效果不佳等问题,避免出现压迫并发症。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压主体上还形成有用于容纳供电单元的容纳腔,所述供电单元向所述检测主体供电。

10、该供电单元用于向检测主体供电,另外,供电单元的布置应当不影响操作人员对按压处皮肤情况的观察。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中的至少一种。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压主体轴线方向上的至少一端向外凸起并形成平滑曲面,所述平滑曲面能形成放大的虚像。

13、该结构可以帮助放大被按压区域,有助于操作人员更好的观察穿刺点情况。

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按压止血组件,还包括固定基座和腕带,所述腕带与所述固定基座固定连接并形成环形结构;

15、所述固定基座中部形成有调节孔,所述按压主体经所述调节孔与所述固定基座相连并指向待压迫区域。

16、通过上述调节孔,该按压主体与固定基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当该压迫止血器穿戴到位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旋转上述按压主体的方式实现对压迫力度的调整,同时上述压迫力度大小可以通过检测主体的感受端进行检测并通过上述显示端直观显示出来,方便操作人员了解并精准的调整该压迫止血器的压迫力度。

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压迫止血器还包括调节螺母,所述调节孔背向待压迫区域的一端设置有轴承,所述调节螺母经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固定基座上,所述按压主体经所述调节孔与所述调节螺母螺纹连接;

18、当所述调节螺母相对于所述固定基座转动时,所述按压主体能沿其轴线所在直线靠近或远离待压迫区域。

19、由于调节螺母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固定基座上且该调节螺母与按压主体螺纹连接,因此转动调节螺母可以带动按压主体相对于固定基座沿其轴线移动。与直接转动按压主体相比,这一结构可以有效保护患者的皮肤,避免患者皮肤在压迫状态下因按压主体转动而拉扯受伤。

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压主体指向待压迫区域的一端活动安装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通过轴承与所述按压主体相连且所述调节柱的轴线与所述按压主体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21、上述调节柱位于按压主体和患者皮肤之间,可以保护患者皮肤,避免患者皮肤因按压主体转动而受伤。

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腕带包括两个与所述固定基座相连的绑带,两个所述绑带的自由端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

23、通过魔术贴可以自由调节腕带尺寸。

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压主体为中空柱状结构。

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检测主体外侧壁上;或者,所述显示端与所述感受端分体式设计且无线连接,所述显示端位于所述腕带上。

2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7、上述按压止血组件可以在对需要按压止血的区域按压止血的情况下供操作人员直观的观察该区域的情况,同时上述检测主体可以方便的检测按压出的压力值并将其在显示端上显示出来,方便操作人员了解压迫力度是否合适;另外,上述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固定基座相连,实现对穿刺处的长时间、稳定压迫,以达到较好的压迫止血效果,在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避免压迫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压止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压主体和检测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止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主体上还形成有用于容纳供电单元的容纳腔,所述供电单元向所述检测主体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压止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按压止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主体轴线方向上的至少一端向外凸起并形成平滑曲面,所述平滑曲面能形成放大的虚像。

5.一种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按压止血组件,还包括固定基座和腕带,所述腕带与所述固定基座固定连接并形成环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该压迫止血器还包括调节螺母,所述调节孔背向待压迫区域的一端设置有轴承,所述调节螺母经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固定基座上,所述按压主体经所述调节孔与所述调节螺母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主体指向待压迫区域的一端活动安装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通过轴承与所述按压主体相连且所述调节柱的轴线与所述按压主体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包括两个与所述固定基座相连的绑带,两个所述绑带的自由端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主体为中空柱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检测主体外侧壁上;或者,所述显示端与所述感受端分体式设计且无线连接,所述显示端位于所述腕带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压止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压主体和检测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止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主体上还形成有用于容纳供电单元的容纳腔,所述供电单元向所述检测主体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压止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按压止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主体轴线方向上的至少一端向外凸起并形成平滑曲面,所述平滑曲面能形成放大的虚像。

5.一种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按压止血组件,还包括固定基座和腕带,所述腕带与所述固定基座固定连接并形成环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该压迫止血器还包括调节螺母,所述调节孔背向待压迫区域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