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冶金连铸
,特别是提供了一种测量钢包顶渔渔厚的装置。
技术介绍
钢包顶渣来自于转炉在出钢过程中的下渣,由于钢包顶渣氧化性较强,在精炼处 理过程中顶渣内的氧会传输给钢液而造成钢液的二次氧化,降低钢水的纯净度。为减少钢 包顶渣对钢液的污染,检测每一炉的下渣量是衡量转炉出钢操作水平的有效指标之一,同 时对下渣量大的炉次还可以对后续的铸坯质量进行进一步的跟踪。目前测量钢包顶渣的手 段为将测渣丝插入钢液中,10秒后拔出,进入钢液的部分被熔化,测量粘渣的部分,为钢包 顶渣厚度。但是在测量中发现,插入钢液的测渣丝无法保证与钢液面垂直,测渣丝与钢液面 的角度在45° -90°之间波动,人为影响因素太大,无法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量钢包顶渣渣厚的装置,解决钢包顶渣厚度测量 不准确的问题,实现了准确测量钢包顶渣厚度,操作方便,准确度高。本技术包括底盘(1)、导入管(2),手柄(3);导入管(2)焊接在底盘上,手柄 (3)焊接到底盘的中心部位。底盘为圆形,采用不锈钢板,直径小200mm、厚度5mm,导入管是长3. 5m、直径 10mm的钢管,焊接在底盘上,在导入管中部焊接一个螺 栓,用于固定测渣丝。手柄为圆形钢管,根据需要弯成140-160度的角度,焊接到底盘的中心部位。本使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保证测渣丝与钢液面垂直,操作方便,快捷、安全,能 准确地测量包顶渣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底盘1、导入管2、手柄3。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图2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底盘1、导入管2、手柄3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量钢包顶渣渣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导入管(2),手柄(3);导入管(2)焊接在底盘上,手柄(3)焊接到底盘的中心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开玉,刘宇,刘道正,王金彦,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首钢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