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旁置式推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1041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0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机旁置式推进器,包括:静止外壳;动力机构,设置于所述静止外壳的一侧,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油压补偿装置;旋转内壳,设置于所述静止外壳的内侧,所述旋转内壳和静止外壳之间设置有传动腔室,传动腔室内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旋转内壳通过传动机构相对于静止外壳转动设置,所述旋转内壳的内侧设置有若干桨叶,本技术通过油压补偿装置使电机、以及传动机构在全充油的状态下进行降温,在提高了电机寿命的同时,也为电机输出轴提供足够的动力,从而实现了动力机构可旁置于静止外壳的一侧,同时提供足够的动力,用以带动旋转内壳进行转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推进器,特别涉及一种电机旁置式推进器


技术介绍

1、目前,推进器是将任何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并通过旋转桨叶产生推力,可以用来驱动交通工具前进。传统的船舶轴系推进器因其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等缺点,导致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更加先进的无轴轮缘驱动推进系统(简称“无轴推进器”)。该无轴推进器桨叶固连在旋转内壳的内壁,旋转内壳通过外设电机进行驱动,由于推进器作用于水下,旋转内壳转动所需的动力较大,因此需要动力较大的外置电机为其提供动力,同时为保证动力足够,电机的设置体积较大,同样具有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机旁置式推进器,通过油压补偿装置,使电机在全充油的状态下进行降温,在提高了电机寿命的同时,也为电机输出轴提供足够的动力,从而实现了动力机构可旁置于静止外壳的一侧,用以驱使桨叶转动,解决了上述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机旁置式推进器,包括:

3、静止外壳;

4、动力机构,设置于所述静止外壳的一侧,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油压补偿装置;

5、旋转内壳,设置于所述静止外壳的内侧,所述旋转内壳和静止外壳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旋转内壳通过传动机构相对于静止外壳转动设置,所述旋转内壳的内侧设置有若干桨叶。

6、本技术通过油压补偿装置,使电机在全充油的状态下进行降温,同时在变压器油升温的状态下,通过油压补偿装置的膨胀和收缩进行调节,在提高了电机寿命的同时,也为电机输出轴提供足够的动力,从而实现了较小的动力机构具有足够的动力,可以带动旋转内壳转动的效果,进而动力机构可旁置于静止外壳的一侧,进一步减小了占用空间和重量。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静止外壳包括:

8、第一壳体,呈环形设置,所述旋转内壳设置于第一壳体的内侧;

9、第二壳体,连接设置于第一壳体的一侧,所述动力机构设置于第二壳体内,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部之间连通设置。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动力机构还包括电机壳,所述电机设置于电机壳内,所述油压补偿装置设置于电机壳和第二壳体之间,油压补偿装置包括油压补偿膜,油压补偿膜中部设置有供电机输出轴穿过的安装孔。

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油压补偿膜呈阶梯状设置。

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油压补偿膜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缓冲腔,第二壳体上设置有通水孔,油压补偿膜和电机壳之间形成泄压腔,电机壳上设置有泄压孔。

13、油压补偿膜采用耐油橡胶制成,呈阶梯状的油压补偿膜在因变压器油升温而进行调节时,所采用的方式为,朝向内壳的方向进行膨胀,由于油压补偿膜为耐油橡胶片材质,因此根据变压器油的升温情况,油压补偿膜由阶梯状变为弧型。

14、当变压器油因电机发热产生温升发生膨胀时,变压器油体积变大,体积变大后的变压器油从泄压孔进入到泄压腔中,变压器油挤压油压补偿膜发生形变,并推向缓冲腔,油压补偿膜向缓冲腔内伸展形成弧型,缓冲腔内的水被挤压,由通水孔排出,伸展后的油压补偿膜与电机壳之间的泄压腔体积增大。油压补偿膜利用自身的弹性满足膨胀后的变压器油所需的体积,降低变压器油膨胀后将电机壳挤压变形的概率,同时,具有良好降温效果的电机为传动轴带来了更好的动力,其动力足够电机带动传动机构,从而使旋转内壳进行转动。

1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旋转内壳呈环形设置,旋转内壳和所述静止外壳之间形成传动腔室,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传动腔室内。

16、传动腔室内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采用全充油设置,可以对传动腔室内的传动机构进行降温,同时降低使用过程中的磨损。

1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传动机构包括:

18、第一齿圈,套设于所述旋转内壳的外侧,第一齿圈的斜侧面呈齿形设置;

19、第一传动齿轮,设置于第一齿圈的一侧,第一传动齿轮的斜侧面呈齿形设置,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一齿圈之间相啮合,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电机之间传动连接设置。

20、本技术在电机的运作下,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进行转动,第一传动齿轮在和第一齿圈的啮合作用下,带动第一齿圈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旋转内壳的转动,桨叶在旋转内壳的转动作用下,进行高速旋转,实现了推进器的推进效果。

2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传动机构包括:

22、第二齿圈,套设于所述旋转内壳的外侧,第二齿圈外侧面呈齿形设置;

23、第二传动齿轮,设置于第二齿圈的一侧,第二传动齿轮的外侧面呈齿形设置,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二齿圈之间相啮合,第二传动齿轮和所述电机之间传动连接设置。

24、本技术在电机的运作下,带动第二传动齿轮进行转动,第二传动齿轮在和第二齿圈的啮合作用下,带动第二齿圈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旋转内壳的转动,桨叶在旋转内壳的转动作用下,进行高速旋转,实现了推进器的推进效果

2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旋转内壳的内侧面设置有滑槽,滑槽的一端和外部相连通,滑槽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桨叶和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桨叶和固定孔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6、本技术通过桨叶于滑槽内的滑动,实现了对桨叶的替换,再通过螺栓实现了桨叶和旋转内壳之间的固定。

27、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8、技术通过油压补偿装置,使电机在全充油的状态下进行降温,同时在变压器油升温的状态下,通过油压补偿装置的膨胀和收缩进行调节,在提高了电机寿命的同时,也为电机输出轴提供足够的动力,从而实现了动力机构具有足够的动力,可以带动旋转内壳转动的效果,进而动力机构可旁置于静止外壳的一侧,用于提高推进器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旁置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旁置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止外壳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旁置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电机壳,所述电机设置于电机壳内,所述油压补偿装置设置于电机壳和第二壳体之间,油压补偿装置包括油压补偿膜,油压补偿膜中部设置有供电机输出轴穿过的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旁置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补偿膜呈阶梯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旁置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补偿膜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缓冲腔,第二壳体上设置有通水孔,油压补偿膜和电机壳之间形成泄压腔,电机壳上设置有泄压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旁置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内壳呈环形设置,旋转内壳和所述静止外壳之间形成传动腔室,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传动腔室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旁置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旁置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旁置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内壳的内侧面设置有滑槽,滑槽的一端和外部相连通,滑槽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桨叶和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桨叶和固定孔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旁置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旁置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止外壳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旁置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电机壳,所述电机设置于电机壳内,所述油压补偿装置设置于电机壳和第二壳体之间,油压补偿装置包括油压补偿膜,油压补偿膜中部设置有供电机输出轴穿过的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旁置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补偿膜呈阶梯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旁置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补偿膜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缓冲腔,第二壳体上设置有通水孔,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杰何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策海水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