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人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安全保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0771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9
本技术公开一种载人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安全保障装置,包括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一侧连接有一个高含氧的安全区域舱,安全区域舱与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的连接口处的两边分别安装左风幕机和右风幕机,左风幕机和右风幕机的出风口向安全区域舱内偏转,左风幕机和右风幕机的出风口之间安装抽风管,左风幕机与右风幕机的出风口同时正对抽风管。本技术通过在载人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一侧设置一个无门高含氧的安全区域舱,当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内的人员出现缺氧反应或不适时,可以以最快速度无需做器械操作和呼救进入安全区域舱则得到症状缓解和自救,得到安全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模拟舱,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载人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安全保障装置


技术介绍

1、高原环境模拟舱,是主要模拟高原气候,在舱内呈现高原的低气压、低含氧量、低温、高紫外辐射等气候特征。人们在舱内可以在这个环境下进行各类实验、试验,而无需真实在高原上进行,从而降低了实验成本。

2、高原环境模拟舱,是一个封闭空间,并且是低气压低氧环境。人们在内部工作,视同在高原环境下。由于是进行实验活动,经常需要模拟极端环境条件,因此这个环境容易使人发生缺氧反应,甚至会有重度缺氧。于是这个封闭的环境模拟舱安全需有所保障。

3、目前高原环境模拟舱典型的安全措施是在舱内备用氧气瓶或袋,如果人体出现缺氧症状,则可用备用氧吸氧,没有特别的在舱内设置安全设备。安全用具比较简陋,且氧气瓶、氧气袋需要经常检查保持待用状态。这仅能满足普通高原设备试验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海拔高度的提高,极端条件实验会增多,在低含氧条件下实验人员容易缺氧,但往往实验必须持续。这时,实验人员启用备用氧气吸氧操作需要一定时间,还要精力,容易出现意外。例如重症缺氧时,人可能很快就会进入昏迷状态,而环境舱内的封闭空间是无法自救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载人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安全保障装置,设置一个无门高含氧区域,当舱内人员出现缺氧反应时,无需其它操作和呼救,进入这个区域则得到症状缓解和自救,从而使得载人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得到安全保障。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载人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安全保障装置,包括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一侧连接有一个高含氧的安全区域舱,安全区域舱与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的连接口处的两边分别安装左风幕机和右风幕机,左风幕机和右风幕机的出风口向安全区域舱内偏转,左风幕机和右风幕机的出风口之间安装抽风管,左风幕机与右风幕机的出风口同时正对抽风管。

4、进一步地,所述左风幕机和右风幕机的出风口向安全区域舱内偏转至少5度。

5、进一步地,所述抽风管是法向正对左风幕机和右风幕机出风口抽气的管状物。

6、进一步地,所述左风幕机和右风幕机的出风总量等于抽风管的抽吸风量。

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

8、本技术通过在载人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一侧设置一个无门高含氧的安全区域舱,当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内的人员出现缺氧反应或不适时,可以以最快速度无需做器械操作和呼救进入安全区域舱则得到症状缓解和自救,得到安全保障,也可能避免在低压缺氧救援时,按常规方法开舱突然增压造成的二次伤害。本技术使得载人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虽然是低压低氧的高危环境变得安全,在载人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内无需布设过多的安全吸氧装置,方便舱内人员的其它工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人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安全保障装置,包括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1),其特征在于: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1)一侧连接有一个高含氧的安全区域舱(4),安全区域舱(4)与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1)的连接口处的两边分别安装左风幕机(2)和右风幕机(5),左风幕机(2)和右风幕机(5)的出风口向安全区域舱(4)内偏转,左风幕机(2)和右风幕机(5)的出风口之间安装抽风管(3),左风幕机(2)与右风幕机(5)的出风口同时正对抽风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安全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风幕机(2)和右风幕机(5)的出风口向安全区域舱(4)内偏转至少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安全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管(3)是法向正对左风幕机和右风幕机出风口抽气的管状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安全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风幕机(2)和右风幕机(5)的出风总量等于抽风管(3)的抽吸风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人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安全保障装置,包括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1),其特征在于: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1)一侧连接有一个高含氧的安全区域舱(4),安全区域舱(4)与低压高原环境模拟舱(1)的连接口处的两边分别安装左风幕机(2)和右风幕机(5),左风幕机(2)和右风幕机(5)的出风口向安全区域舱(4)内偏转,左风幕机(2)和右风幕机(5)的出风口之间安装抽风管(3),左风幕机(2)与右风幕机(5)的出风口同时正对抽风管(3)。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凤鸣万华靖兰澜王浩陈蕾谢弗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