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0211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6
本技术提供的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包括分动机构和四驱切换组件,分动机构包括后驱输力轴、套接接于后驱输力轴上的后驱动力齿轮、前驱输力轴、套接于前驱输力轴上的前驱动力齿轮,前驱动力齿轮与后驱动力齿轮啮合;四驱切换组件包括能沿平行于前驱输力轴的轴向方向往复移动的推拉杆,通过控制推拉杆的移动方向,四驱切换组件能控制前驱输力轴、后驱输力轴择一地进行转动,以实现前驱、后驱档位的切换。本技术提供的传动机构,一方面,前驱输力轴与后驱输力轴转动方向相反,有效地减小模型车的轴效应;另一方面,能够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模式,适用于多种不同场景,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1、模型车通常会在路况复杂的条件下使用,现有模型车的减速箱的驱动方式单一,不能满足于不同路况的需求。比如,模型车在行驶过程中陷入了泥坑或砂坑,需要切换多种驱动方式才能将模型车驶出。而单一的驱动方式不仅限制了模型车的使用场景,也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模型车的减速箱需要多种驱动方式自由切换,并减小模型车行驶过程中轴效应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其包括: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动机构,所述分动机构包括后驱输力轴、套接接于所述后驱输力轴上的后驱动力齿轮、前驱输力轴、套接于所述前驱输力轴上的前驱动力齿轮,所述前驱动力齿轮与所述后驱动力齿轮啮合,所述前驱输力轴和所述后驱输力轴平行设置;四驱切换组件,所述四驱切换组件包括能沿平行于所述前驱输力轴的轴向方向往复移动的推拉杆,通过控制所述推拉杆的移动方向,所述四驱切换组件能控制所述前驱输力轴、后驱输力轴择一地进行转动,以实现前驱、后驱档位的切换。

3、可选地,所述四驱切换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前驱输力轴上的前驱嵌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后驱输力轴上的后驱嵌入块、与所述前驱嵌入块卡接的第一拨叉、与所述后驱嵌入块卡接的第二拨叉;所述前驱嵌入块位于所述前驱动力齿轮的前侧,且所述前驱嵌入块能够嵌入所述前驱动力齿轮;所述后驱嵌入块位于所述后驱动力齿轮的后侧,且所述后驱嵌入块能够嵌入所述后驱动力齿轮;所述第一拨叉和所述第二拨叉均穿设于在所述推拉杆上。

4、可选地,所述推拉杆的中部位置固定设有卡环,当所述推拉杆往复移动时,所述推拉杆上的卡环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拨叉或者所述第二拨叉移动。

5、可选地,所述四驱切换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推拉杆上的第一弹性件和套设于所述推拉杆上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拨叉抵持并能对所述第一拨叉施加朝向所述卡环一侧的轴向作用力,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拨叉抵持并能对所述第二拨叉施加朝向所述卡环一侧的轴向作用力。

6、可选地,所述前驱嵌入块包括第一主体部及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一侧凸设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拨叉卡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凸起卡入所述前驱动力齿轮的侧壁;所述后驱嵌入块包括第二主体部及与所述第二主体部一侧凸设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拨叉卡接于所述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凸起卡入所述后驱动力齿轮的侧壁。

7、可选地,所述推拉杆靠近所述第二拨叉的一侧设有推拉部,所述推拉部与外部伺服器连接。

8、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压力弹簧。

9、可选地,所述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还包括过渡组件,所述过渡组件包括传动齿轮、过渡齿轮及穿设于所述过渡齿轮中的过渡齿轮轴,所述过渡齿轮的一侧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另一侧与所述前驱动力齿轮啮合。

10、可选地,所述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还包括主减速机构、与所述主减速机构传动连接的双速变速机构,所述双速变速机构与所述过渡组件连接;所述主减速机构包括减速大齿轮、穿设于所述减速大齿轮中的大齿轴、及与所述减速大齿轮啮合的减速小齿轮,所述减速小齿轮与外部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11、可选地,所述双速变速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大齿轴上的高速主动齿轮、与所述高速主动齿轮啮合的高速从动齿轮、设于所述大齿轴上的低速主动齿轮、与所述低速主动齿轮啮合的低速从动齿轮、以及穿设于所述高速从动齿轮和低速从动齿轮中的双速齿轮轴;所述传动齿轮固定于所述双速齿轮轴;所述双速变速机构还包括高低速切换组件,所述高低速切换组件能择一地与所述高速主动齿轮及所述低速主动齿轮的其中之一卡接,以使得所述双速变速机构能够进行高低速切换。

12、本技术提供的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有益效果为:一方面,前驱输力轴与后驱输力轴转动方向相反,有效地减小模型车的轴效应;另一方面,能够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模式,适用于多种不同场景,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驱切换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前驱输力轴上的前驱嵌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后驱输力轴上的后驱嵌入块、与所述前驱嵌入块卡接的第一拨叉、与所述后驱嵌入块卡接的第二拨叉;所述前驱嵌入块位于所述前驱动力齿轮的前侧,且所述前驱嵌入块能够通过所述推拉杆嵌入所述前驱动力齿轮;所述后驱嵌入块位于所述后驱动力齿轮的后侧,且所述后驱嵌入块能够通过所述推拉杆嵌入所述后驱动力齿轮;所述第一拨叉和所述第二拨叉均穿设于在所述推拉杆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的中部位置固定设有卡环,当所述推拉杆往复移动时,所述推拉杆上的卡环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拨叉或者所述第二拨叉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驱切换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推拉杆上的第一弹性件和套设于所述推拉杆上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拨叉抵持并能对所述第一拨叉施加朝向所述卡环一侧的轴向作用力,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拨叉抵持并能对所述第二拨叉施加朝向所述卡环一侧的轴向作用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嵌入块包括第一主体部及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一侧凸设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拨叉卡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凸起卡入所述前驱动力齿轮的侧壁;所述后驱嵌入块包括第二主体部及与所述第二主体部一侧凸设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拨叉卡接于所述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凸起卡入所述后驱动力齿轮的侧壁。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靠近所述第二拨叉的一侧设有推拉部,所述推拉部与外部伺服器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压力弹簧。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还包括过渡组件,所述过渡组件包括传动齿轮、过渡齿轮及穿设于所述过渡齿轮中的过渡齿轮轴,所述过渡齿轮的一侧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另一侧与所述前驱动力齿轮啮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还包括主减速机构、与所述主减速机构传动连接的双速变速机构,所述双速变速机构与所述过渡组件传动连接;所述主减速机构包括减速大齿轮、穿设于所述减速大齿轮中的大齿轴、及与所述减速大齿轮啮合的减速小齿轮,所述减速小齿轮与外部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速变速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大齿轴上的高速主动齿轮、与所述高速主动齿轮啮合的高速从动齿轮、设于所述大齿轴上的低速主动齿轮、与所述低速主动齿轮啮合的低速从动齿轮、以及穿设于所述高速从动齿轮和低速从动齿轮中的双速齿轮轴;所述传动齿轮固定于所述双速齿轮轴;所述双速变速机构还包括高低速切换组件,所述高低速切换组件能择一地与所述高速主动齿轮及所述低速主动齿轮的其中之一卡接,以使得所述双速变速机构能够进行高低速切换。

...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驱切换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前驱输力轴上的前驱嵌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后驱输力轴上的后驱嵌入块、与所述前驱嵌入块卡接的第一拨叉、与所述后驱嵌入块卡接的第二拨叉;所述前驱嵌入块位于所述前驱动力齿轮的前侧,且所述前驱嵌入块能够通过所述推拉杆嵌入所述前驱动力齿轮;所述后驱嵌入块位于所述后驱动力齿轮的后侧,且所述后驱嵌入块能够通过所述推拉杆嵌入所述后驱动力齿轮;所述第一拨叉和所述第二拨叉均穿设于在所述推拉杆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的中部位置固定设有卡环,当所述推拉杆往复移动时,所述推拉杆上的卡环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拨叉或者所述第二拨叉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驱切换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推拉杆上的第一弹性件和套设于所述推拉杆上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拨叉抵持并能对所述第一拨叉施加朝向所述卡环一侧的轴向作用力,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拨叉抵持并能对所述第二拨叉施加朝向所述卡环一侧的轴向作用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型车自由切换前驱、四驱、后驱及反转模式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嵌入块包括第一主体部及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一侧凸设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拨叉卡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凸起卡入所述前驱动力齿轮的侧壁;所述后驱嵌入块包括第二主体部及与所述第二主体部一侧凸设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拨叉卡接于所述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凸起卡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静彭滔罗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创客创新模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