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9377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属于配药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配药盒,所述的配药盒上设有若干集液腔,所述的集液腔下侧设有转移腔,所述的集液腔底部设有穿刺头,穿刺头内设有抽液流道结构和单向进气结构,所述的转移腔和抽液流道结构连通设置。将药剂瓶放入至集液腔内后,穿刺头能刺破药剂瓶瓶口的密封膜并与密封膜形成密封配合,抽真空组件工作能通过负压流道吸出混合腔内的空气从而在混合腔内形成负压,利用混合腔内的负压能通过混合流道、转移腔和抽液流道结构将药剂瓶内的药剂抽入混合腔内,药液进入混合腔内后打开密封盖组件可以通过针筒将混合腔内的药液抽出,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配药设备,涉及一种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注射液配药是直接通过针筒逐个将不同药剂瓶内的药液抽出,当需要混合的药液较多时,操作比较费时。

2、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申请号:201921022762.6],包括筒体、插针、配药针与活塞组件,所述筒体中形成有混合腔,所述插针设置于所述筒体的端部,所述配药针横向凸设于所述筒体的一侧,所述配药针的内径大于所述插针的内径,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连杆与推拉电机,所述活塞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混合腔内,所述连杆同轴连接于所述活塞上,所述推拉电机与所述连杆的端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活塞往复运动,以进行配合或者注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3、一种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包括配药盒,所述的配药盒上设有若干集液腔,所述的集液腔下侧设有转移腔,所述的集液腔底部设有穿刺头,穿刺头内设有抽液流道结构和单向进气结构,所述的转移腔和抽液流道结构连通设置,所述的配药盒中部还设有混合腔,该混合腔通过混合流道和转移腔相连,所述的混合腔侧壁顶部还设有连接抽真空组件的负压流道,所述的混合腔顶部设有密封盖组件。

4、在上述的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中,所述的穿刺头包括呈锥形的穿刺部和呈圆柱形的抽液部,所述的穿刺部位于抽液部上端,所述的抽液流道结构设置于抽液部内。

5、在上述的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中,所述的抽液流道结构包括若干沿周向设置在抽液部内的一号抽液流道,所述的一号抽液流道两端开口分别位于抽液部侧部和抽液部底部,所述的集液腔顶部还设有与一号抽液流道相连的二号抽液流道。

6、在上述的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中,所述的单向进气结构包括设置在集液腔和转移腔之间的横向进气流道以及设置在穿刺头内的竖向进气流道,横向进气流道内端和竖向进气流道底部相连,竖向进气流道顶端贯穿穿刺头顶部,所述的横向进气流道外端进气口设置有单向阀。

7、在上述的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中,所述的混合流道和转移腔的连接处位于转移腔侧壁底部,所述的混合流道和混合腔的连接处位于转移腔的侧壁中上侧且低于负压流道的内侧开口。

8、在上述的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中,所述的密封盖组件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的下盖内设有防尘膜,所述的上盖和下盖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下盖和混合腔可拆卸连接。

9、在上述的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中,所述的下盖底端和混合腔螺接,所述的下盖和上盖通过卡接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下盖的周向面上还设有凸出设置的环形台阶。

10、在上述的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中,所述的卡接结构包括设置于环形台阶上侧的环形凹槽,所述的上盖上设有能与环形凹槽形成卡接配合的环形凸部。

11、在上述的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中,若干集液腔沿周向设置于配药盒顶部。

12、在上述的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中,所述的集液腔顶部螺接有防尘盖。

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4、1、将药剂瓶放入至集液腔内后,穿刺头能刺破药剂瓶瓶口的密封膜并与密封膜形成密封配合,抽真空组件工作能通过负压流道吸出混合腔内的空气从而在混合腔内形成负压,利用混合腔内的负压能通过混合流道、转移腔和抽液流道结构将药剂瓶内的药剂抽入混合腔内,药液进入混合腔内后打开密封盖组件可以通过针筒将混合腔内的药液抽出,操作方便。

15、2、呈锥形的穿刺部有助于穿透密封膜,成圆柱形的抽液部能更好的和密封膜形成密封配合,且通过抽液部内的抽液流道结构使药剂瓶内的药液能被抽出。

16、3、在药剂瓶内药液被抽出时,外界空气能通过单向阀、横向进气流道和竖向进气流道进入药剂瓶顶部,使药剂瓶顶部的气压保持恒定从而能够利用气压差将药液从药剂瓶中排出。

17、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包括配药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药盒(1)上设有若干集液腔(2),所述的集液腔(2)下侧设有转移腔(3),所述的集液腔(2)底部设有穿刺头(4),穿刺头(4)内设有抽液流道结构和单向进气结构,所述的转移腔(3)和抽液流道结构连通设置,所述的配药盒(1)中部还设有混合腔(5),该混合腔(5)通过混合流道(6)和转移腔(3)相连,所述的混合腔(5)侧壁顶部还设有连接抽真空组件的负压流道(7),所述的混合腔(5)顶部设有密封盖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刺头(4)包括呈锥形的穿刺部(8)和呈圆柱形的抽液部(9),所述的穿刺部(8)位于抽液部(9)上端,所述的抽液流道结构设置于抽液部(9)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液流道结构包括若干沿周向设置在抽液部(9)内的一号抽液流道(10),所述的一号抽液流道(10)两端开口分别位于抽液部(9)侧部和抽液部(9)底部,所述的集液腔(2)顶部还设有与一号抽液流道(10)相连的二号抽液流道(11)。

<p>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进气结构包括设置在集液腔(2)和转移腔(3)之间的横向进气流道(12)以及设置在穿刺头(4)内的竖向进气流道(13),横向进气流道(12)内端和竖向进气流道(13)底部相连,竖向进气流道(13)顶端贯穿穿刺头(4)顶部,所述的横向进气流道(12)外端进气口设置有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流道(6)和转移腔(3)的连接处位于转移腔(3)侧壁底部,所述的混合流道(6)和混合腔(5)的连接处位于转移腔(3)的侧壁中上侧且低于负压流道(7)的内侧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组件包括上盖(14)和下盖(15),所述的下盖(15)内设有防尘膜(16),所述的上盖(14)和下盖(15)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下盖(15)和混合腔(5)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盖(15)底端和混合腔(5)螺接,所述的下盖(15)和上盖(14)通过卡接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下盖(15)的周向面上还设有凸出设置的环形台阶(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结构包括设置于环形台阶(17)上侧的环形凹槽,所述的上盖(14)上设有能与环形凹槽形成卡接配合的环形凸部(19)。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集液腔(2)沿周向设置于配药盒(1)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液腔(2)顶部螺接有防尘盖(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包括配药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药盒(1)上设有若干集液腔(2),所述的集液腔(2)下侧设有转移腔(3),所述的集液腔(2)底部设有穿刺头(4),穿刺头(4)内设有抽液流道结构和单向进气结构,所述的转移腔(3)和抽液流道结构连通设置,所述的配药盒(1)中部还设有混合腔(5),该混合腔(5)通过混合流道(6)和转移腔(3)相连,所述的混合腔(5)侧壁顶部还设有连接抽真空组件的负压流道(7),所述的混合腔(5)顶部设有密封盖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刺头(4)包括呈锥形的穿刺部(8)和呈圆柱形的抽液部(9),所述的穿刺部(8)位于抽液部(9)上端,所述的抽液流道结构设置于抽液部(9)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液流道结构包括若干沿周向设置在抽液部(9)内的一号抽液流道(10),所述的一号抽液流道(10)两端开口分别位于抽液部(9)侧部和抽液部(9)底部,所述的集液腔(2)顶部还设有与一号抽液流道(10)相连的二号抽液流道(1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注射液自动配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进气结构包括设置在集液腔(2)和转移腔(3)之间的横向进气流道(12)以及设置在穿刺头(4)内的竖向进气流道(13),横向进气流道(12)内端和竖向进气流道(13)底部相连,竖向进气流道(13)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启鑫杜明玥陈灯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康吉尔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