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目交通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8677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眩目交通护栏,涉及交通护栏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配重底座、立柱和高度可调的防眩目护栏;立柱插接安装在配重底座上,并通过第一螺栓将配重底座与立柱连接固定;防眩目护栏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横杆与下横杆;上横杆与下横杆之间安装有一列格挡栏板组,即上横杆与下横杆之间遮挡的高度为格挡栏板组的组合总高度,且一组格挡栏板的数量可增减;正视防眩目护栏时相邻两个格挡栏板组之间无间隙;防眩目护栏的下横杆插接安装在立柱上。本技术通过将防眩目护栏拆分为上横杆、下横杆和格挡栏板三个部分,通过增减格挡栏板的方式调整遮挡范围,同时其轴对称设置的两个遮光折板提升交通护栏两侧气流流通顺畅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交通护栏,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眩目交通护栏


技术介绍

1、交通护栏是道路交通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其主要作用是隔离车道。在相对行驶的机动车道间设置交通护栏,能有效防止相对行驶的车辆窜道、抢道,对改善交通秩序,提高交通安全有积极效果。现有的交通护栏对于对向行驶的车辆距离远时护栏的交错能够阻挡车灯光线的直射。由于护栏的间隙量较大,当对向车辆逐渐拉近过程中,护栏交错叠合开始产生透光缝隙,不足以完全遮挡对向车灯光线,透过的光线对双向车辆驾驶员造成影响。

2、为解决上述问题,其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1080023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防眩目交通护栏,其结构包括底座以及竖直连接于底座上的立柱,相邻的两立柱之间设置有隔离栅,所述隔离栅包括与立柱连接的上横梁、下横梁以及竖直设置于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的格挡片,所述格挡片与上横梁和下横梁倾斜设置,所述立柱两侧开设有与隔离栅平行的灯槽,所述灯槽内设有灯管,所述灯槽外部设有磨砂罩。该技术的防眩目交通护栏,提醒往来车辆、减小夜间对向行驶车辆之间强光照射对司机产生的影响,进而提高城市夜间交通的秩序和安全性。

3、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格挡片与上横梁和下横梁倾斜设置缓解了对向车辆灯光穿过交通护栏影响行驶的问题。但是其交通护栏上横梁与下横梁和之间的格挡片是固定连接结构,对于高低不平的路面,对向斜下坡的路面灯光会越过标准高度的护栏,仍会对另一方向驾驶员造成影响。同时倾斜设置的格挡片整体为平直结构,平直的格挡片对正常车道行驶方向的气流具有较大的阻滞作用,交通护栏两侧气流流通不流畅。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文件提供了一种防眩目交通护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目交通护栏,通过将防眩目护栏拆分为上横杆、下横杆和格挡栏板三个部分,通过增减格挡栏板的方式调整遮挡范围,同时其轴对称设置的两个遮光折板提升交通护栏两侧气流流通顺畅度。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防眩目交通护栏,包括配重底座、立柱和高度可调的防眩目护栏;所述立柱插接安装在所述配重底座上,并通过第一螺栓将配重底座与立柱连接固定;所述防眩目护栏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横杆与下横杆;所述上横杆与下横杆之间安装有一列格挡栏板组,即所述上横杆与下横杆之间遮挡的高度为格挡栏板组的组合总高度,且一组所述格挡栏板的数量可增减;正视所述防眩目护栏时相邻两个格挡栏板组之间无间隙;所述防眩目护栏的下横杆插接安装在所述立柱上;所述防眩目护栏的上横杆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立柱连接固定;所述立柱上端安装有上盖。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柱包括h形管;所述h形管下端内壁固定有底封板;所述底封板中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栓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所述h形管下半部的相对内凹面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下横杆的第一矩形通孔;所述h形管内壁固定有矩形支撑板,且所述矩形支撑板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矩形通孔下端面平齐;所述矩形支撑板上固定有两个定位柱;所述h形管上半部的相对内凹面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上横杆的第二矩形通孔;所述h形管内凹部的相对内壁分别固定一个水平设置的耳板,且所述耳板上表面与所述第二矩形通孔下端面平齐;所述耳板上开设与所述第二螺栓螺纹连接配合的第二螺纹孔。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配重底座为四棱锥台结构;所述配重底座上端开设有与所述h形管配合的h形槽;所述h形槽底部开设与所述螺栓配合的第三螺纹孔;所述配重底座上开设有四个用于安装定位的台阶通孔。配重底座在底部扩展与地面的接触面,并通过膨胀螺栓稳定地安装在道路上。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格挡栏板包括柱杆;所述柱杆周侧面轴对称固定有两个遮光折板;所述柱杆上端开设有第一矩形插槽;所述柱杆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矩形插槽插接配合的第一矩形插头。格挡栏板采用插接的方式进行组装,方便通过调整防眩目护栏中上横杆与下横杆的数量来调整其防眩目格挡的高度。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横杆的两端分别开设一个与所述第二螺栓配合的第一圆通孔;所述上横杆下表面固定一列与所述格挡栏板中第一矩形插槽配合的第二矩形插头。上横杆配合格挡栏板进行插接定位,组装快捷方便。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横杆的两端分别开设一个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第二圆通孔;所述下横杆上表面开设一列与所述格挡栏板中第一矩形插头配合的第二矩形插槽。下横杆配合格挡栏板进行插接定位,组装快捷方便。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柱为螺纹柱,并且下横杆安装到定位柱上后使用螺母进行锁紧定位,对防眩目护栏下端的下横杆定位稳定可靠。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遮光折板包括第一折板部和第二折板部;所述第一折板部与所述柱杆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折板部与所述防眩目护栏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折板部与所述防眩目护栏之间的夹角;所述h形管上粘贴有反光贴。

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技术将防眩目护栏拆分为上横杆、下横杆和格挡栏板三个部分,有效遮挡对向车灯,可根据道路情况通过增减上横杆与下横杆之间格挡栏板数量的方式增减防护高度,并与两端的立柱配合,拆解组装调整快捷,固定后稳定可靠。

13、2、本技术格挡栏板具有轴对称设置的两个遮光折板,遮光折板包括第一折板部和第二折板部,并且第一折板部与防眩目护栏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二折板部与防眩目护栏之间的夹角,在实现防眩目功能的前提下,提升交通护栏两侧气流流通顺畅度。

14、3、本技术通过将交通护栏设置为可单独替换的配重底座、立柱、上横杆、下横杆、格挡栏板和上盖部分,其单个部件更换成本低,整体耐用性好,综合使用寿命长。

15、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眩目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目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包括H形管(21);所述H形管(21)下端内壁固定有底封板(22);所述底封板(22)中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栓(4)配合的第一螺纹孔(23);所述H形管(21)下半部的相对内凹面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下横杆(32)的第一矩形通孔(24);所述H形管(21)内壁固定有矩形支撑板(25),且所述矩形支撑板(25)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矩形通孔(24)下端面平齐;所述矩形支撑板(25)上固定有两个定位柱(26);所述H形管(21)上半部的相对内凹面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上横杆(31)的第二矩形通孔(27);所述H形管(21)内凹部的相对内壁分别固定一个水平设置的耳板(28),且所述耳板(28)上表面与所述第二矩形通孔(27)下端面平齐;所述耳板(28)上开设与所述第二螺栓(5)螺纹连接配合的第二螺纹孔(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目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底座(1)为四棱锥台结构;所述配重底座(1)上端开设有与所述H形管(21)配合的H形槽(11);所述H形槽(11)底部开设与所述螺栓(4)配合的第三螺纹孔(12);所述配重底座(1)上开设有四个用于安装定位的台阶通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目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挡栏板(33)包括柱杆(331);所述柱杆(331)周侧面轴对称固定有两个遮光折板(332);所述柱杆(331)上端开设有第一矩形插槽(333);所述柱杆(331)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矩形插槽(333)插接配合的第一矩形插头(3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眩目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杆(31)的两端分别开设一个与所述第二螺栓(5)配合的第一圆通孔(311);所述上横杆(31)下表面固定一列与所述格挡栏板(33)中第一矩形插槽(333)配合的第二矩形插头(3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眩目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杆(32)的两端分别开设一个与所述定位柱(26)配合的第二圆通孔(321);所述下横杆(32)上表面开设一列与所述格挡栏板(33)中第一矩形插头(334)配合的第二矩形插槽(32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目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26)为螺纹柱,并且下横杆(32)安装到定位柱(26)上后使用螺母进行锁紧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眩目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折板(332)包括第一折板部和第二折板部;所述第一折板部与所述柱杆(331)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折板部与所述防眩目护栏(3)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折板部与所述防眩目护栏(3)之间的夹角;所述H形管(21)上粘贴有反光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目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目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包括h形管(21);所述h形管(21)下端内壁固定有底封板(22);所述底封板(22)中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栓(4)配合的第一螺纹孔(23);所述h形管(21)下半部的相对内凹面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下横杆(32)的第一矩形通孔(24);所述h形管(21)内壁固定有矩形支撑板(25),且所述矩形支撑板(25)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矩形通孔(24)下端面平齐;所述矩形支撑板(25)上固定有两个定位柱(26);所述h形管(21)上半部的相对内凹面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上横杆(31)的第二矩形通孔(27);所述h形管(21)内凹部的相对内壁分别固定一个水平设置的耳板(28),且所述耳板(28)上表面与所述第二矩形通孔(27)下端面平齐;所述耳板(28)上开设与所述第二螺栓(5)螺纹连接配合的第二螺纹孔(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目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底座(1)为四棱锥台结构;所述配重底座(1)上端开设有与所述h形管(21)配合的h形槽(11);所述h形槽(11)底部开设与所述螺栓(4)配合的第三螺纹孔(12);所述配重底座(1)上开设有四个用于安装定位的台阶通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目交通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挡栏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园园王凯刘杨子丁兆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沃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