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8255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9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出的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包括:供电箱外壳、供电箱底壳以及供电箱内壳;供电箱外壳包括顶部支架安装孔;输液杆的主支架插入顶部支架安装孔,与供电箱外壳固定;供电箱外壳装配在供电箱底壳上,供电箱底壳设置有排水孔;供电箱底壳的上端还装配有供电组件;供电箱内壳装配在供电箱底壳的上端,位于供电箱外壳的内部;供电箱内壳的外侧与顶部支架安装孔连通,供电箱内壳的外侧与供电箱外壳的内侧及供电箱底壳的上端围成排水间隙层。漏液从输液杆的主支架流入供电箱内壳时,在排水间隙层分流到供电箱底壳设置的排水孔中,再从排水孔中流到地面,从而实现漏液排除,提升输液杆的用电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信息技术在输液杆上的使用,目前,输液杆不再是简单用于悬挂输液容器的支架,很多输液杆上集成了显示屏以及称重器等用电设备,还能用于进行药物余量监测和显示。为了给输液杆上集成的用电设备供电,需要通过线缆从输液杆的底端接通电源,再利用线缆连接用电设备。例如,线缆从输液杆的底端脚架上的主供电箱穿出,沿着输液杆的主支架牵引到用电设备给用电设备供电。其中,主支架的底端连接主供电箱,主支架的顶端悬挂输液容器。在输液容器发生漏液时,漏液沿着主支架渗透到主供电箱,容易引起短路等用电风险。

2、综上所述,现有输液杆存在漏液,易引发用电风险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以将漏液从主供电箱排走,提升输液杆的用电安全。

2、本技术提出的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包括:

3、供电箱外壳,所述供电箱外壳包括顶部支架安装孔;输液杆的主支架插入所述顶部支架安装孔,与所述供电箱外壳固定;

4、供电箱底壳,所述供电箱外壳装配在所述供电箱底壳上,所述供电箱底壳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朝向地面方向;所述供电箱底壳的上端还装配有供电组件;

5、供电箱内壳,所述供电箱内壳装配在所述供电箱底壳的上端,位于所述供电箱外壳的内部;所述供电箱内壳的外侧与所述顶部支架安装孔连通,所述供电箱内壳的外侧与所述供电箱外壳的内侧及所述供电箱底壳的上端围成排水间隙层。

6、进一步,所述供电箱外壳还包括外壳线缆过线孔,所述供电箱内壳包括内壳线缆过线孔;供电主线缆从所述外壳线缆过线孔穿过,经过所述排水间隙层后从所述内壳线缆过线孔进入所述供电箱内壳的内部与所述供电组件电性连接。

7、进一步,所述供电箱底壳的上端设置有防水立边,所述防水立边位于所述内壳线缆过线孔的一侧;所述供电主线缆穿过所述内壳线缆过线孔,并从所述防水立边上端经过后与所述供电组件电性连接。

8、进一步,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还包括防水圈,所述防水圈连接所述内壳线缆过线孔,所述供电主线缆穿过所述防水圈,并从所述防水立边上端经过后与所述供电组件电性连接。

9、进一步,所述供电箱外壳的内侧与所述供电箱底壳的边缘连接,以将所述供电箱外壳装配在所述供电箱底壳上。

10、进一步,所述供电箱外壳包括外壳顶部平台、中部斜坡面以及外壳底部支撑面;所述中部斜坡面位于所述外壳顶部平台和所述外壳底部支撑面之间;所述外壳顶部平台、所述中部斜坡面以及所述外壳底部支撑面一体成型。

11、进一步,所述顶部支架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外壳顶部平台上,所述外壳线缆过线孔设置在所述外壳底部支撑面上;所述外壳底部支撑面的内侧与所述供电箱底壳的边缘连接,以将所述供电箱外壳装配在所述供电箱底壳上。

12、进一步,所述供电箱内壳包括内壳顶部平台、衔接斜坡面、中部台阶面以及内壳底部支撑面;所述衔接斜坡面位于所述内壳顶部平台和所述中部台阶面之间,所述内壳底部支撑面位于所述中部台阶面下方;所述内壳顶部平台、所述衔接斜坡面、所述中部台阶面以及所述内壳底部支撑面一体成型。

13、进一步,所述内壳线缆过线孔设置在所述内壳底部支撑面上。

14、进一步,所述排水孔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排水孔,多个所述排水孔中,至少存在一个排水孔位于所述内壳线缆过线孔和所述外壳线缆过线孔之间。

15、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6、本技术提出的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包括:供电箱外壳、供电箱底壳以及供电箱内壳;所述供电箱外壳包括顶部支架安装孔;输液杆的主支架插入所述顶部支架安装孔,与所述供电箱外壳固定;所述供电箱外壳装配在所述供电箱底壳上,所述供电箱底壳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朝向地面方向;所述供电箱底壳的上端还装配有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箱内壳装配在所述供电箱底壳的上端,位于所述供电箱外壳的内部;所述供电箱内壳的外侧与所述顶部支架安装孔连通,所述供电箱内壳的外侧与所述供电箱外壳的内侧及所述供电箱底壳的上端围成排水间隙层。漏液从输液杆的主支架流入供电箱内壳时,在排水间隙层分流到供电箱底壳设置的排水孔中,再从排水孔中流到地面,从而实现漏液排除,提升输液杆的用电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箱外壳还包括外壳线缆过线孔,所述供电箱内壳包括内壳线缆过线孔;供电主线缆从所述外壳线缆过线孔穿过,经过所述排水间隙层后从所述内壳线缆过线孔进入所述供电箱内壳的内部与所述供电组件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箱底壳的上端设置有防水立边,所述防水立边位于所述内壳线缆过线孔的一侧;所述供电主线缆穿过所述内壳线缆过线孔,并从所述防水立边上端经过后与所述供电组件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圈,所述防水圈连接所述内壳线缆过线孔,所述供电主线缆穿过所述防水圈,并从所述防水立边上端经过后与所述供电组件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箱外壳的内侧与所述供电箱底壳的边缘连接,以将所述供电箱外壳装配在所述供电箱底壳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箱外壳包括外壳顶部平台、中部斜坡面以及外壳底部支撑面;所述中部斜坡面位于所述外壳顶部平台和所述外壳底部支撑面之间;所述外壳顶部平台、所述中部斜坡面以及所述外壳底部支撑面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架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外壳顶部平台上,所述外壳线缆过线孔设置在所述外壳底部支撑面上;所述外壳底部支撑面的内侧与所述供电箱底壳的边缘连接,以将所述供电箱外壳装配在所述供电箱底壳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箱内壳包括内壳顶部平台、衔接斜坡面、中部台阶面以及内壳底部支撑面;所述衔接斜坡面位于所述内壳顶部平台和所述中部台阶面之间,所述内壳底部支撑面位于所述中部台阶面下方;所述内壳顶部平台、所述衔接斜坡面、所述中部台阶面以及所述内壳底部支撑面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线缆过线孔设置在所述内壳底部支撑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排水孔,多个所述排水孔中,至少存在一个排水孔位于所述内壳线缆过线孔和所述外壳线缆过线孔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箱外壳还包括外壳线缆过线孔,所述供电箱内壳包括内壳线缆过线孔;供电主线缆从所述外壳线缆过线孔穿过,经过所述排水间隙层后从所述内壳线缆过线孔进入所述供电箱内壳的内部与所述供电组件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箱底壳的上端设置有防水立边,所述防水立边位于所述内壳线缆过线孔的一侧;所述供电主线缆穿过所述内壳线缆过线孔,并从所述防水立边上端经过后与所述供电组件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圈,所述防水圈连接所述内壳线缆过线孔,所述供电主线缆穿过所述防水圈,并从所述防水立边上端经过后与所述供电组件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箱外壳的内侧与所述供电箱底壳的边缘连接,以将所述供电箱外壳装配在所述供电箱底壳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箱外壳包括外壳顶部平台、中部斜坡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开袁云东郑增浩翁樱淇霍戬杨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盟智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