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组件及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8186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安装于断路器本体。断路器本体内设有多个极室。壳体组件包括罩体,罩体安装于断路器本体,罩体的内腔与多个极室连通,内腔内设有腔间隔板,腔间隔板用于隔离不同极室排出的电弧。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断路器本体上安装包括腔间隔板的罩体,使得腔间隔板能够将从不同极室进入罩体的内腔的电弧进行隔离,以减少不同极室的电弧在断路器本体的外部发生接触的可能性。进一步地,在不同极室的电弧在断路器本体的外部发生接触的可能性小的情况下,不同极室内的电路发生短路的可能性也小,更有利于提高断路器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配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断路器


技术介绍

1、框架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断路器本体用于接通、承载以及分断正常电路条件下的电流,并接通、承载一定时间和分断非正常电路条件下的电流。

2、断路器本体在分断电流时,随着极室内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分开,会产生携带有导电粒子的电弧。并且,随着电弧的扩散,电弧可能会排出至断路器本体的外部。当从不同极室排出的电弧在断路器本体的外部接触时,会将断路器本体的多极电路短路,影响断路器本体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及断路器,能够减少从不同灭弧室排出的电弧接触的可能性。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安装于断路器本体。断路器本体内设有多个极室。壳体组件包括罩体,罩体安装于断路器本体,罩体的内腔与多个极室连通,内腔内设有腔间隔板,腔间隔板用于隔离不同极室排出的电弧。

3、考虑到现有技术中从断路器本体的不同极室排出的电弧容易接触而将不同极室的电路导通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断路器本体上安装包括腔间隔板的罩体,使得腔间隔板能够将从不同极室进入罩体的内腔的电弧进行隔离,以减少不同极室的电弧在断路器本体的外部发生接触的可能性。

4、进一步地,在不同极室的电弧在断路器本体的外部发生接触的可能性小的情况下,不同极室内的电路发生短路的可能性也小,更有利于提高断路器使用的安全性。

5、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相邻极室之间设有一个室间隔板,一个室间隔板与一个腔间隔板相对。

6、通过上述方案,任意两个极室排出的电弧之间皆至少有一个腔间隔板,腔间隔板能够隔离从任意两个极室排出的电弧,以大大提高腔间隔板对电弧的隔离效率。

7、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腔间隔板靠近室间隔板的一侧与室间隔板贴合。

8、通过上述方案,腔间隔板与室间隔板贴合后,二者之间会因为贴合而不具有间隙,从不同极室排出的电弧不会从腔间隔板与室间隔板之间穿过并接触。

9、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罩体朝向断路器本体的侧面与断路器本体朝向罩体的侧面相贴合。

10、通过上述方案,断路器本体与罩体贴合后,二者之间会因为贴合而不具有间隙,从不同极室排出的电弧不会从断路器本体与罩体之间穿过并接触。

11、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在第一方向上,腔间隔板的两端均与罩体的内壁贴合;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断路器本体和罩体的排布方向,且第一方向垂直于多个极室的排列方向。

12、通过上述方案,通过将腔间隔板的两端设置为均与罩体的内壁贴合,使得腔间隔板与罩体的内壁之间会因为贴合而不具有间隙,从不同极室排出的电弧不会从腔间隔板与罩体之间穿过并接触。

13、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腔间隔板远离室间隔板的一侧延伸至罩体远离断路器本体的端部。

14、通过上述方案,电弧中的导电粒子能够被罩体的内壁多吸附或被罩体内设置的部件多拦截一些,以减少甚至避免电弧在罩体的排出侧对其它部件(后接线排和控制回路接线等)造成影响。

15、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腔间隔板远离室间隔板的一侧伸出罩体远离断路器本体的端部。

16、通过上述方案,电弧能够在罩体远离断路器本体的一侧的外部再移动一定的距离,并且在电弧移动的过程中,腔间隔板仍然能够将电弧隔离,以进一步减少电弧在罩体远离断路器本体的外部接触的可能性。

17、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壳体组件还包括端盖,端盖安装于罩体远离断路器本体的一侧。

18、通过上述方案,端盖能够对到达罩体的排出侧的电弧中携带的导电粒子进行拦截,使从排出侧排出的电弧中的导电粒子进一步减少或消失,进而使从罩体远离断路器本体一侧少排出或不排出电弧,减少或者杜绝断路器灭弧过程中电弧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小。

19、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端盖与腔间隔板贴合。

20、通过上述方案,端盖与腔间隔板之间因为贴合而不具有间隙,使得到达罩体的远离断路器本体的一侧的电弧不会从腔间隔板与端盖之间穿过并接触。

21、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和第一方面的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安装于断路器本体。

22、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组件,安装于断路器本体;所述断路器本体内设有多个极室,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极室之间设有一个室间隔板,一个所述室间隔板与一个所述腔间隔板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间隔板靠近所述室间隔板的一侧与所述室间隔板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朝向所述断路器本体的侧面与所述断路器本体朝向所述罩体的侧面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向上,所述腔间隔板的两端均与所述罩体的内壁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间隔板远离所述室间隔板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罩体远离所述断路器本体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间隔板远离所述室间隔板的一侧伸出所述罩体远离所述断路器本体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安装于所述罩体远离所述断路器本体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与所述腔间隔板贴合。

10.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断路器本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安装于所述断路器本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组件,安装于断路器本体;所述断路器本体内设有多个极室,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极室之间设有一个室间隔板,一个所述室间隔板与一个所述腔间隔板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间隔板靠近所述室间隔板的一侧与所述室间隔板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朝向所述断路器本体的侧面与所述断路器本体朝向所述罩体的侧面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向上,所述腔间隔板的两端均与所述罩体的内壁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寻春熊丽吴春凤黄忠尧
申请(专利权)人: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