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雾处理,具体是涉及一种油雾处理器。
技术介绍
1、真空油泵广泛用于机械、石油、化工、造纸、医药、食品、制糖、电力、电子、冶金、陶瓷、引水、印染、建材等领域,真空油泵运行时排出尾气中含有油雾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现有技术中的油雾收集装置除雾效果差,维护运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雾处理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对油雾高效收集,且运营维护成本低。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雾处理器,包括上筒体、下筒体、驱动机构和多层吸附单元,所述上筒体的下端与所述下筒体的上端连接且内部连通,所述下筒体上设有进气口,所述下筒体的下端设有排油口,所述上筒体上设有出气口,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吸附单元均位于所述上筒体内,所述吸附单元沿竖直方向排列,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吸附单元连接,并用于挤压所述吸附单元,以使所述吸附单元内的油液被挤出,所述排油口用于被挤出油液的排出。
4、优选的,所述上筒体的上端开口,并通过上盖封闭;所述下筒体为锥形,且自上至下所述下筒体的内径逐渐减小。
5、优选的,所述吸附单元包括导油管,以及由下至上依次排列的托承底盘、填料层、推压上盘和收油盘,所述托承底盘与所述上筒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填料层上竖直开设有长孔,所述推压上盘和所述托承底盘上对应所述长孔的位置均设有通孔,所述长孔内设有导向套,所述长孔的下端设有轴座,所述导油管穿过所述导向套和所述轴座,且
6、优选的,所述导油管的上端设有单向阀,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油管中,位于上方的所述导油管下压时能够打开位于下方的所述导油管上的所述单向阀,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导油管内不设有所述单向阀。
7、优选的,所述填料层为聚酯纤维材料制成。
8、优选的,所述吸附单元为四组,四组所述吸附单元围绕所述上筒体的轴线周向设置,且各组内的所述吸附单元沿竖直方向排列,且一组所述吸附单元上端对应设置一个所述驱动机构。
9、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推板、滑块、第二弹簧、轴定位支座和连杆,两个所述驱动机构共用一个第二导向杆,所述轴定位支座固定在所述第二导向杆上,所述第二弹簧和所述滑块均套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杆上,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推板的一侧连接,所述推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滑块和所述轴定位支座之间,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滑块的下端连接,所述连杆的下端与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吸附单元上端连接,所述气缸伸出前,所述连杆倾斜设置,且所述连杆的上端靠近所述气缸,所述连杆的下端远离所述气缸;所述气缸和所述推板之间还设有两个第三导向杆,两个所述第三导向杆分别位于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两侧。
10、优选的,所述下筒体内还设有料位计,所述上筒体内还设有压差仪,所述压差仪和所述驱动机构均与一控制器电连接,且所述压差仪用于将检测到的压差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器,并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开闭。
11、优选的,所述上筒体的外壁和所述下筒体的外壁均设有保温层,所述下筒体的外壁上还设有加热层;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下筒体的侧壁上,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上筒体的侧壁上端,且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对设置。
12、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硅酸铝棉材料制成,所述加热层为电加热。
13、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4、本技术提供的油雾处理器,上筒体的下端与下筒体的上端连接且内部连通,下筒体上设有进气口,用于含油雾的气体进入油雾处理器内处理,下筒体的下端设有排油口,用于分离出的油液排出,上筒体上设有出气口,用于经处理后的气体排出,驱动机构和吸附单元均位于上筒体内,吸附单元沿竖直方向排列,并用于吸附含油雾气体中的油液,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吸附单元连接,并用于挤压吸附单元,以使吸附单元内的油液被挤出,进而实现实时在线自清洁,减小过滤阻力,避免过滤阻力过大而导致停机检修,降低运营维护成本,且实现高浓度油雾的处理,低阻力高效率的回收,实现外排远低于环保要求值,排油口用于被挤出油液的排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筒体、下筒体、驱动机构和多层吸附单元,所述上筒体的下端与所述下筒体的上端连接且内部连通,所述下筒体上设有进气口,所述下筒体的下端设有排油口,所述上筒体上设有出气口,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吸附单元均位于所述上筒体内,所述吸附单元沿竖直方向排列,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吸附单元连接,并用于挤压所述吸附单元,以使所述吸附单元内的油液被挤出,所述排油口用于被挤出油液的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的上端开口,并通过上盖封闭;所述下筒体为锥形,且自上至下所述下筒体的内径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单元包括导油管,以及由下至上依次排列的托承底盘、填料层、推压上盘和收油盘,所述托承底盘与所述上筒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填料层上竖直开设有长孔,所述推压上盘和所述托承底盘上对应所述长孔的位置均设有通孔,所述长孔内设有导向套,所述长孔的下端设有轴座,所述导油管穿过所述导向套和所述轴座,且所述导油管的上端与所述收油盘的上端面连通,所述导油管的下端能够下压相邻的所述吸附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管的上端设有单向阀,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油管中,位于上方的所述导油管下压时能够打开位于下方的所述导油管上的所述单向阀,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导油管内不设有所述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为聚酯纤维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单元为四组,四组所述吸附单元围绕所述上筒体的轴线周向设置,且各组内的所述吸附单元沿竖直方向排列,且一组所述吸附单元上端对应设置一个所述驱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推板、滑块、第二弹簧、轴定位支座和连杆,两个所述驱动机构共用一个第二导向杆,所述轴定位支座固定在所述第二导向杆上,所述第二弹簧和所述滑块均套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杆上,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推板的一侧连接,所述推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滑块和所述轴定位支座之间,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滑块的下端连接,所述连杆的下端与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吸附单元上端连接,所述气缸伸出前,所述连杆倾斜设置,且所述连杆的上端靠近所述气缸,所述连杆的下端远离所述气缸;所述气缸和所述推板之间还设有两个第三导向杆,两个所述第三导向杆分别位于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体内还设有料位计,所述上筒体内还设有压差仪,所述压差仪和所述驱动机构均与一控制器电连接,且所述压差仪用于将检测到的压差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器,并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开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的外壁和所述下筒体的外壁均设有保温层,所述下筒体的外壁上还设有加热层;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下筒体的侧壁上,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上筒体的侧壁上端,且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硅酸铝棉材料制成,所述加热层为电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筒体、下筒体、驱动机构和多层吸附单元,所述上筒体的下端与所述下筒体的上端连接且内部连通,所述下筒体上设有进气口,所述下筒体的下端设有排油口,所述上筒体上设有出气口,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吸附单元均位于所述上筒体内,所述吸附单元沿竖直方向排列,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吸附单元连接,并用于挤压所述吸附单元,以使所述吸附单元内的油液被挤出,所述排油口用于被挤出油液的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的上端开口,并通过上盖封闭;所述下筒体为锥形,且自上至下所述下筒体的内径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单元包括导油管,以及由下至上依次排列的托承底盘、填料层、推压上盘和收油盘,所述托承底盘与所述上筒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填料层上竖直开设有长孔,所述推压上盘和所述托承底盘上对应所述长孔的位置均设有通孔,所述长孔内设有导向套,所述长孔的下端设有轴座,所述导油管穿过所述导向套和所述轴座,且所述导油管的上端与所述收油盘的上端面连通,所述导油管的下端能够下压相邻的所述吸附单元内的所述收油盘,所述导向套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导油管的外周,所述导油管的内壁设有限位环,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抵接于所述限位环上端,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收油盘的下端抵接,所述填料层上还竖直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设有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上端向上伸出所述推压上盘,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下端与所述托承底盘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管的上端设有单向阀,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油管中,位于上方的所述导油管下压时能够打开位于下方的所述导油管上的所述单向阀,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导油管内不设有所述单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岳,师洋,单海涛,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兴汇融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