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淡水壳菜室内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淡水壳菜室内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37433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淡水壳菜室内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涉及淡水壳菜养殖技术领域,包括:养殖容器,养殖容器内至少设置有一个养殖池;水循环装置,用于循环向养殖池内通入养殖用水;载具装置,包括承载架、附着基体及围挡组件,承载架固定设置于养殖池内,附着基体水平设置于承载架顶部,用于供淡水壳菜附着其表面,围挡组件包括围挡件及第一升降元件,围挡件活动设置在承载架上,且围绕在附着基体外周侧,第一升降元件用于驱使围挡件在承载架上上下移动;投食装置,用于向围挡件和附着基体构成的围挡区域中投放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养殖系统食物投放后,不受水流冲刷影响,大大提高淡水壳菜摄取食物的利用率,提高淡水壳菜养殖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淡水壳菜研究,尤其涉及一种淡水壳菜室内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1、淡水壳菜(limnoperna fortunei)又名湖沼股蛤,隶属于贻贝科,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及江南地区。淡水壳菜幼体营浮游生活,使其能够快速扩散;成体营固着生活。淡水壳菜是一种常见的污损生物,具有生命周期短、生长快、繁殖力强等特点。

2、近年来,国内外抽水蓄能电站和输水工程中爆发了一系列淡水壳菜入侵带来的生物污损问题,比如淡水壳菜侵蚀建筑物本身、堵塞管道、破坏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和完整性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并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淡水壳菜成贝靠发达的足丝附着在输水构筑物和混凝土表面,野外采集后足丝被剥落和损伤,难以开展相关研究。为了研究淡水壳菜的繁殖、运动、摄食等生活和生态习性,研究淡水壳菜室内养殖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淡水壳菜的相关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目前,室内养殖淡水壳菜需综合考虑淡水壳菜的食物来源、溶氧、温度和水流流速等各方面生存条件,来模拟淡水壳菜生存的野外条件,同时还需要便于在养殖过程中随时进行取样观察。如公开号为cn21542229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实验室淡水壳菜养殖装置,其是在培养室内竖直间隔设置多个铁丝网板,用来使淡水壳菜附着在铁丝网板表面,通过向培养室内循环通入水流,同时在培养室的进水端投放食物,该方式虽然可以满足水流在培养室内依次穿过铁丝网板,模拟自然水流,但投放的食物由于进水端铁丝网板的阻挡,并不能有效的依次穿过后段的铁丝网板,导致食物在进水端聚集,同时在水流的作用下,食物会被冲到出水端,这使得食物在培养室内和各个铁丝网板接触的时间较短,难以被淡水壳菜所充分食用。另外,由于投放的食物多为浮游藻类,这些藻类多半漂浮在水体上表面,并不能很好的落入到水体中,这使得培养室内下部的铁丝网板上较难存在食物附着,上述情形会导致各个铁丝网板上附着的食物分配不均衡,降低室内淡水壳菜的养殖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淡水壳菜室内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淡水壳菜室内养殖过程中存在食物无法被附着基体上的淡水壳菜充分利用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淡水壳菜室内养殖系统,包括:

4、养殖容器,养殖容器内至少设置有一个养殖池;

5、水循环装置,其一端与养殖池的入水端连接,另一端与养殖池的出水端连接,用于循环向养殖池内通入养殖用水;

6、载具装置,设置于养殖池内,包括承载架、附着基体及围挡组件,所述承载架固定设置于养殖池内,附着基体水平设置于承载架顶部,用于供淡水壳菜附着其表面,围挡组件包括围挡件及第一升降元件,所述围挡件活动设置在承载架上,且围绕在附着基体外周侧,所述第一升降元件用于驱使围挡件在承载架上上下移动;

7、投食装置,用于在所述围挡件高出养殖池内水面时向所述围挡件和附着基体构成的围挡区域中投放食物。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每个养殖池分别对应一个投食装置,所述投食装置包括食物容器、输料管及输料比例阀,食物容器设置于养殖容器外侧,且位于养殖池入水端一侧,输料管的一端与食物容器底端连通,另一端穿过养殖容器进入到养殖池中,且输送管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分料器,分料器用于将食物投放到围挡区域,输料比例阀设置在输料管上。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养殖池的入水端侧壁倾斜向下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位于分料器下方,且导料板的下端位于围挡件内侧上方。

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承载架和附着基体表面在竖直方向均设置有若干相互连通的透水孔。

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载具装置还包括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包括托举板及第二升降元件,所述附着基体设置有多块,沿水流方向顺次排布在承载架顶面,每个附着基体底面分别对应设置一组取料组件,托举板水平设置于附着基体和承载架之间,第二升降元件固定设置于养殖池内底面,用于驱使托举板托起附着基体上下移动。

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出水组件、过滤装置及进水组件,进水组件的一端与养殖池的入水端连接,另一端与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组件的一端与养殖池的出水端连接,另一端与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出水组件用于接收养殖池流出的水,过滤装置用于对养殖池流出的水进行过滤,进水组件用于将过滤后的水输送至养殖池中。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水组件包括集水箱、水泵及第一过滤网,所述集水箱设置于养殖容器靠近养殖池出水端的一侧,所述养殖池出水端侧壁设置有与集水箱相连通的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高出附着基体顶面,第一过滤网设置于集水箱中,且位于出水通道上方,水泵设置于第一过滤网上方的集水箱中,水泵通过管道与过滤装置的进水口相连接;

14、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本体及沿竖直方向从上往下间隔设置在本体内的机械过滤器、生物过滤器及化学过滤器,所述机械过滤器用于过滤水中的颗粒杂质,生物过滤器用于硝化作用,化学过滤器用于对化学污染物进行过滤;

15、所述进水组件包括主管道、支管道及换热器,所述主管道的一端与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多条支管道并联,载具装置与养殖池进水端之间设置有进水区域,支管道远离主管道的一端进入到养殖池内且位于进水区域,换热器设置于支管道上,用于调节支管道通入养殖池的水体温度。

1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底面设置有防回流板,所述防回流板向下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朝向出水通道,防回流板的下端与集水箱靠近养殖容器的一侧内壁之间具有流通间隙。

1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支管道包括支管输送管、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

18、支管输送管的一端与主管道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并联,换热器设置在支管输送管上;

19、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远离支管输送管的一端均进入养殖池内且上下设置在进水区域中,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上分别开设有流量阀;

20、第一分流管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分流板,第一分流板底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出水孔;

21、第二分流管的末端设置有第二分流板,第二分流板朝向水流方向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朝养殖池内底面倾斜的喷嘴;

22、养殖池靠近集水箱的一侧底面设置有集料槽,所述集料槽底面开设有排污阀。

23、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淡水壳菜室内养殖方法,利用了第一方面所述的淡水壳菜室内养殖系统,包括步骤如下:

24、s1、通过水循环装置向养殖池内通入循环水流,使养殖池内的水面高出附着基体顶面;

25、s2、通过第一升降元件将围挡件升起,使围挡件高出水面,在围挡件和附着基体构成的围挡区域内投放淡水壳菜幼体;

26、s3、通过投食装置向围挡区域内投放一定量的食物,减缓水流流速,并控制养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淡水壳菜室内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壳菜室内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养殖池(10)分别对应一个投食装置(4),所述投食装置(4)包括食物容器(41)、输料管(42)及输料比例阀(43),食物容器(41)设置于养殖容器(1)外侧,且位于养殖池(10)入水端一侧,输料管(42)的一端与食物容器(41)底端连通,另一端穿过养殖容器(1)进入到养殖池(10)中,且输送管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分料器(44),分料器(44)用于将食物投放到围挡区域,输料比例阀(43)设置在输料管(4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淡水壳菜室内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0)的入水端侧壁倾斜向下设置有导料板(45),所述导料板(45)位于分料器(44)下方,且导料板(45)的下端位于围挡件(331)内侧上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淡水壳菜室内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31)和附着基体(32)表面在竖直方向设置均设置有若干相互连通的透水孔(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壳菜室内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装置(3)还包括取料组件(34),所述取料组件(34)包括托举板(341)及第二升降元件(342),所述附着基体(32)设置有多块,沿水流方向顺次排布在承载架(31)顶面,每个附着基体(32)底面分别对应设置一组取料组件(34),托举板(341)水平设置于附着基体(32)和承载架(31)之间,第二升降元件(342)固定设置于养殖池(10)内底面,用于驱使托举板(341)托起附着基体(32)上下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壳菜室内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装置(2)包括出水组件(21)、过滤装置(22)及进水组件(23),进水组件(23)的一端与养殖池(10)的入水端连接,另一端与过滤装置(22)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组件(21)的一端与养殖池(10)的出水端连接,另一端与过滤装置(22)的进水口连接,出水组件(21)用于接收养殖池(10)流出的水,过滤装置(22)用于对养殖池(10)流出的水进行过滤,进水组件(23)用于将过滤后的水输送至养殖池(10)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淡水壳菜室内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21)包括集水箱(211)、水泵(212)及第一过滤网(213),所述集水箱(211)设置于养殖容器(1)靠近养殖池(10)出水端的一侧,所述养殖池(10)出水端侧壁设置有与集水箱(211)相连通的出水通道(101),所述出水通道(101)高出附着基体(32)顶面,第一过滤网(213)设置于集水箱(211)中,且位于出水通道(101)上方,水泵(212)设置于第一过滤网(213)上方的集水箱(211)中,水泵(212)通过管道与过滤装置(22)的进水口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淡水壳菜室内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13)底面设置有防回流板(214),所述防回流板(214)向下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朝向出水通道(101),防回流板(214)的下端与集水箱(211)靠近养殖容器(1)的一侧内壁之间具有流通间隙。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淡水壳菜室内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道(232)包括支管输送管(2321)、第一分流管(2322)和第二分流管(2323);

10.一种淡水壳菜室内养殖方法,利用了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淡水壳菜室内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淡水壳菜室内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壳菜室内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养殖池(10)分别对应一个投食装置(4),所述投食装置(4)包括食物容器(41)、输料管(42)及输料比例阀(43),食物容器(41)设置于养殖容器(1)外侧,且位于养殖池(10)入水端一侧,输料管(42)的一端与食物容器(41)底端连通,另一端穿过养殖容器(1)进入到养殖池(10)中,且输送管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分料器(44),分料器(44)用于将食物投放到围挡区域,输料比例阀(43)设置在输料管(4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淡水壳菜室内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0)的入水端侧壁倾斜向下设置有导料板(45),所述导料板(45)位于分料器(44)下方,且导料板(45)的下端位于围挡件(331)内侧上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淡水壳菜室内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31)和附着基体(32)表面在竖直方向设置均设置有若干相互连通的透水孔(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壳菜室内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装置(3)还包括取料组件(34),所述取料组件(34)包括托举板(341)及第二升降元件(342),所述附着基体(32)设置有多块,沿水流方向顺次排布在承载架(31)顶面,每个附着基体(32)底面分别对应设置一组取料组件(34),托举板(341)水平设置于附着基体(32)和承载架(31)之间,第二升降元件(342)固定设置于养殖池(10)内底面,用于驱使托举板(341)托起附着基体(32)上下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壳菜室内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装置(2)包括出水组件(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才刘凯彭玉梁建奎刘洋洋肖杨杨瑞李珏纯熊志明黄绵达王鹏飞雷琦郑豪赢周旋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