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平板灯,具体为一种平板灯端子随装电连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人民生活追求的不断提高,扁平、大方简约的灯具逐渐成为人民的追求。
2、然而实际现有灯具中,灯体背侧依次设置端子结构和安装座,且灯体与安装座预留一定间隙,以便于安装座穿上螺钉,并连接到墙壁或天花板等(统称墙体)。可见,现有灯具的背侧结构较为突兀,导致灯具较为厚高。
3、所以,有必要研发新的灯具背侧结构,实现实质意义的平板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板灯端子随装电连结构,解决了平板灯背侧的结构突兀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板灯端子随装电连结构,包括安装座、外端子、灯体和内端子,所述安装座设置为罩盖型,所述安装座设置有适于由内向背侧穿钉的穿钉孔,所述穿钉孔适于通过螺钉连接墙体,所述安装座的凹腔设置有第一卡座,所述外端子适于卡扣在所述第一卡座,所述外端子的电连接件的一端适于连接电源,所述灯体的背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至少一个端口朝向所述灯体的周壁开放,所述内端子连接在所述灯体的内侧,所述内端子的电连接件的一端延伸入所述卡槽,另一端适于电连接所述灯体,所述灯体适于通过所述卡槽套接所述安装座,使所述外端子电连接件的另一端同步连接所述内端子电连接件的该一端,所述安装座适于填充所述卡槽,并罩盖所述外端子和内端子。
3、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外端子包括第一绝缘壳、至少两个金属片以及与所述金属片一一对应的按压件,
4、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外端子包括第一绝缘壳、至少两个金属片,所述第一绝缘壳设置有适于容纳所述金属片的安装通道,所述外端子的电连接件为所述金属片,所述金属片的一端设置为第二弯曲端,所述第二弯曲端的根部适于抵接所述安装通道的一个侧壁,所述第二弯曲端的末梢部设置有弧面部,所述弧面部适于与所述安装通道的另一侧壁共同夹持所述内端子的金属插脚。
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的中部设置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适于所述电源的线缆穿过,所述安装座适于与墙体共同掩藏所述电源的线缆。
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灯体中心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线卡口,所述第一出线卡口适于所述电源的线缆延伸出。
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的外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穿钉孔位置对应,并被所述穿钉孔贯穿,所述凸台适于将所述安装座垫空设置在墙体上。
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镂空设置有若干散热孔。
9、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座包括沉台和卡脚,所述沉台适于套装所述外端子的一端,且设置有适于所述电源线缆穿过的穿线孔或第二出线卡口,所述卡脚适于勾扣所述外端子的另一端,所述安装座设置操作孔,所述外端子的所述另一端设置有导推斜面,所述操作孔适于工具穿过,以顶推所述卡脚的根部和所述导推斜面,使所述卡脚偏离所述外端子。
10、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座包括沉台和卡脚,所述沉台适于套装所述外端子的一端,且设置有适于所述电源线缆穿过的第二出线卡口,所述卡脚适于勾扣所述外端子的另一端,所述卡脚的末梢部设置有面向所述外端子的导拨斜面,所述导拨斜面适于将所述卡脚剥离所述外端子。
11、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座包括沉台和卡脚,所述沉台适于套装所述外端子的一端,所述卡脚适于勾扣所述外端子的另一端,所述外端子的所述另一端凸设有两个套管,所述套管适于所述内端子的金属插脚插入,所述卡脚适于设置在两个所述套管之间,使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外端子之间的卡扣连接结构为防呆结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板灯端子随装电连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灯体开设卡槽,且由安装座进行填充,外端子和内端子为罩盖型的安装座所掩藏,拼组后的平板灯较为平整、简约大方。
14、2、外端子和内端子得到遮盖保护,避免虫鼠的糟践。
15、3、固墙螺钉能够掩藏于安装座中,进而掩藏在灯体的卡槽空间,有效解决平板灯的厚度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板灯端子随装电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灯端子随装电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子(200)包括第一绝缘壳(210)、至少两个金属片(220)以及与所述金属片(220)一一对应的按压件(230),所述第一绝缘壳(210)设置有适于容纳所述金属片(220)的安装通道(211),所述外端子(200)的电连接件为所述金属片(220),所述金属片(220)的一端设置为第一弯曲端(221),所述第一弯曲端(221)的根部适于抵接所述安装通道(211)的一个侧壁,所述第一弯曲端(221)的末梢部适于与所述安装通道(211)的另一侧壁共同夹持所述电源的线缆端头,所述按压件(230)适于按压所述第一弯曲端(221)的末梢部,使第一弯曲端(221)的末梢部偏离所述安装通道(211)的所述另一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灯端子随装电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子(200)包括第一绝缘壳(210)、至少两个金属片(220),所述第一绝缘壳(210)设置有适于容纳所述金属片(220)的安装通道(211),所述外端子(20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平板灯端子随装电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0)的中部设置有出线孔(130),所述出线孔(130)适于所述电源的线缆穿过,所述安装座(100)适于与墙体共同掩藏所述电源的线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板灯端子随装电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0)远离所述灯体(300)中心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线卡口(140),所述第一出线卡口(140)适于所述电源的线缆延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平板灯端子随装电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0)的外侧设置有凸台(150),所述凸台(150)与所述穿钉孔(110)位置对应,并被所述穿钉孔(110)贯穿,所述凸台(150)适于将所述安装座(100)垫空设置在墙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平板灯端子随装电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0)镂空设置有若干散热孔(16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平板灯端子随装电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座(120)包括沉台(121)和卡脚(122),所述沉台(121)适于套装所述外端子(200)的一端,且设置有适于所述电源线缆穿过的穿线孔(121a)或第二出线卡口,所述卡脚(122)适于勾扣所述外端子(200)的另一端,所述安装座(100)设置操作孔(170),所述外端子(200)的所述另一端设置有导推斜面(212),所述操作孔(170)适于工具穿过,以顶推所述卡脚(122)的根部和所述导推斜面(212),使所述卡脚(122)偏离所述外端子(20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平板灯端子随装电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座(120)包括沉台(121)和卡脚(122),所述沉台(121)适于套装所述外端子(200)的一端,且设置有适于所述电源线缆穿过的第二出线卡口,所述卡脚(122)适于勾扣所述外端子(200)的另一端,所述卡脚(122)的末梢部设置有面向所述外端子(200)的导拨斜面(122a),所述导拨斜面(122a)适于将所述卡脚(122)剥离所述外端子(200)。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平板灯端子随装电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座(120)包括沉台(121)和卡脚(122),所述沉台(121)适于套装所述外端子(200)的一端,所述卡脚(122)适于勾扣所述外端子(200)的另一端,所述外端子(200)的所述另一端凸设有两个套管(213),所述套管(213)适于所述内端子(400)的金属插脚(420)插入,所述卡脚(122)适于设置在两个所述套管(213)之间,使所述安装座(100)与所述外端子(200)之间的卡扣连接结构为防呆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灯端子随装电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灯端子随装电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子(200)包括第一绝缘壳(210)、至少两个金属片(220)以及与所述金属片(220)一一对应的按压件(230),所述第一绝缘壳(210)设置有适于容纳所述金属片(220)的安装通道(211),所述外端子(200)的电连接件为所述金属片(220),所述金属片(220)的一端设置为第一弯曲端(221),所述第一弯曲端(221)的根部适于抵接所述安装通道(211)的一个侧壁,所述第一弯曲端(221)的末梢部适于与所述安装通道(211)的另一侧壁共同夹持所述电源的线缆端头,所述按压件(230)适于按压所述第一弯曲端(221)的末梢部,使第一弯曲端(221)的末梢部偏离所述安装通道(211)的所述另一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灯端子随装电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子(200)包括第一绝缘壳(210)、至少两个金属片(220),所述第一绝缘壳(210)设置有适于容纳所述金属片(220)的安装通道(211),所述外端子(200)的电连接件为所述金属片(220),所述金属片(220)的一端设置为第二弯曲端(222),所述第二弯曲端(222)的根部适于抵接所述安装通道(211)的一个侧壁,所述第二弯曲端(222)的末梢部设置有弧面部,所述弧面部适于与所述安装通道(211)的另一侧壁共同夹持所述内端子(400)的金属插脚(42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平板灯端子随装电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0)的中部设置有出线孔(130),所述出线孔(130)适于所述电源的线缆穿过,所述安装座(100)适于与墙体共同掩藏所述电源的线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板灯端子随装电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0)远离所述灯体(300)中心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线卡口(140),所述第一出线卡口(140)适于所述电源的线缆延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平板灯端子随装电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楚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上谷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