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立柱拉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6632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段式立柱拉手,包括:拉手主体、第一底座、第一盖件、第二底座和第二盖件,其中拉手主体两端分别与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连接,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是用于连接到汽车立柱的,第一盖件安装于第一底座上,第二盖件,安装于第二底座上。拉手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延长部和第二延长部,第一开口与第一延长部形状相匹配,第二开口与第二延长部形状相匹配,其中拉手主体两端与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连接可以是通过螺丝连接或销钉连接,连接方式可靠,并且,拉手主体表面设置有包覆件,包覆件可以是皮质或者软胶质,能够提升拉手抓握的舒适感,提高立柱拉手的使用质感,而且设置有第一盖件和第二盖件,能够提升拉手主体的一体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用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三段式立柱拉手


技术介绍

1、在越野汽车的立柱护板上常常会设置若干个上下车拉手装置,以方便司机或乘客在汽车上上下行动。

2、但是,相关技术中的立柱拉手通常都是直接注塑制造,舒适度较低且质感不好,并且安装螺丝常常裸露在外,影响美观和汽车整体的一体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三段式立柱拉手,解决现有技术中舒适度不高,一体性不够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三段式立柱拉手,包括:

3、拉手主体,表面设置有包覆件,所述拉手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延长部和第二延长部;

4、第一底座,与所述拉手主体连接,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延长部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延长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内,所述第一底座设置有第一螺丝孔,所述第一底座通过所述第一螺丝孔安装于汽车立柱;

5、第一盖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盖件用于遮盖所述第一螺丝孔;

6、第二底座,与所述拉手主体连接,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延长部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延长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二底座设置有第二螺丝孔,所述第二底座通过所述第二螺丝孔安装于汽车立柱;

7、第二盖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盖件用于遮盖所述第二螺丝孔。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9、本技术的三段式立柱拉手包括:拉手主体、第一底座、第一盖件、第二底座和第二盖件,其中拉手主体两端分别与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连接,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是用于连接到汽车立柱的,第一盖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上,第二盖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拉手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延长部和第二延长部,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延长部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延长部形状相匹配,其中拉手主体两端与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连接可以是通过螺丝连接或销钉连接,连接方式可靠,并且,拉手主体表面设置有包覆件,包覆件可以是皮质或者软胶质,能够提升拉手抓握的舒适感,提高立柱拉手的使用质感,而且设置有第一盖件和第二盖件,能够提升拉手主体的一体性,更加美观。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

11、第一饰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拉手主体之间;

12、第二饰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和所述拉手主体之间。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饰件、所述第二饰件均为金属饰件。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销钉和第二销钉,所述第一延长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底座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延长部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底座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销钉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内以将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拉手主体连接固定,所述第二销钉插接于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内以将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拉手主体连接固定。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压条和胶条,所述包覆件在所述拉手主体的内侧面形成缝隙,所述压条朝向所述拉手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卡扣,所述拉手主体的内侧面缝隙出设置有卡口,所述压条通过所述卡口和所述卡扣安装于所述拉手主体的内侧面的缝隙内,所述胶条安装于所述压条外表面,所述胶条用于覆盖所述压条。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包覆件为皮质包覆件。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第一盖件、所述第二盖件的表面均设置有皮质包覆件。

18、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段式立柱拉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段式立柱拉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段式立柱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饰件(210)、所述第二饰件(220)均为金属饰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段式立柱拉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销钉和第二销钉,所述第一延长部(111)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底座(120)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延长部(112)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底座(140)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销钉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内以将所述第一底座(120)与所述拉手主体(110)连接固定,所述第二销钉插接于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内以将所述第二底座(140)与所述拉手主体(110)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段式立柱拉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条(410)和胶条(420),所述包覆件(113)在所述拉手主体(110)的内侧面形成缝隙,所述压条(410)朝向所述拉手主体(110)的一侧设置有卡扣(411),所述拉手主体(110)的内侧面缝隙出设置有卡口,所述压条(410)通过所述卡口和所述卡扣(411)安装于所述拉手主体(110)的内侧面的缝隙内,所述胶条(420)安装于所述压条(410)外表面,所述胶条(420)用于覆盖所述压条(4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段式立柱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件(113)为皮质包覆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段式立柱拉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盖件(130)、所述第二盖件(150)的表面均设置有皮质包覆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段式立柱拉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段式立柱拉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段式立柱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饰件(210)、所述第二饰件(220)均为金属饰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段式立柱拉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销钉和第二销钉,所述第一延长部(111)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底座(120)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延长部(112)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底座(140)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销钉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内以将所述第一底座(120)与所述拉手主体(110)连接固定,所述第二销钉插接于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内以将所述第二底座(140)与所述拉手主体(110)连接固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伟勇褚有鹏徐高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海县金凌海裕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