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既有路面井盖承载能力现场快速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现实生活中,检查井影响到城市的市容、道路的平整度以及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检查井盖是由井盖与井座组成,是与路面交通工具直接接触的公共设施,井盖的质量能否适应繁重的交通,也直接影响着路面的安全。检查井盖的安全性是道路建设的重要考察指标,故此目前国家标准《gb/t 23858-2009检查井盖》要求井盖在出厂之前要进行承载能力室内试验的检测。然而,针对既有路面井盖的现场承载能力检测缺乏相应装备和方法。
2、在公路现场的井盖与路面往往会产生落差,这种情况一方面是路面铺装施工时产生或者是井盖安装尺寸偏差,另一方面是在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检查井与周边土体发生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会导致过往车辆发生跳车现象,从而使井盖不断承受过往车辆的反复冲击荷载。目前针对井盖承载能力的检测方法主要考虑逐级静力加载方式,虽其试验荷载考虑了1.2倍的冲击系数,但加载工况与现实的冲击现状完全不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既有路面井盖承载能力现场快速检测装置。此既有路面井盖承载能力现场快速检测装置的结构简单,方便搭载,提升检测工作效率。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基于既有路面井盖承载能力现场快速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既有路面井盖承载能力现场快速检测装置,包括快速拆装支撑架、
4、所述快速拆装支撑架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插杆和连接梁,所述插杆的下端通过过盈配合插入底座的固定孔,所述插杆的上端设有支撑块,所述连接梁的一端设有被插杆的上端穿过的通孔,当插杆的上端插入通孔后,所述支撑块的上端顶着连接梁的下面,所述连接梁的另一端设有插入顶盘的插式固定部。
5、优选的,所述的插式固定部包括固定杆和与顶盘的外壁相匹配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和固定杆依次固定于连接梁的另一端,所述顶盘设有与固定杆匹配的插孔;当固定杆插入插孔时,所述弧形板的内侧面与顶盘的外壁相贴。
6、优选的,所述顶盘包括上盘和下盘,所述上盘和下盘均设有半孔,当上盘和下盘相贴时,所述导杆的上端依次穿过上盘和下盘,且所述上盘和下盘的半孔形成插孔。
7、优选的,所述的既有路面井盖承载能力现场快速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固定于两组支撑组件的底座,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板设有与连接杆匹配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杆插入连接孔。
8、优选的,所述重力撞击件包括铸铁部和橡胶层,所述铸铁部的下端设有撞击面,所述橡胶层固定于撞击面。
9、优选的,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测量架和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通过测量架安装于顶盘,且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位于检测通道的正上方。
10、基于既有路面井盖承载能力现场快速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采用上述的既有路面井盖承载能力现场快速检测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1、s1、在现场快速组装好检测装置,使重力撞击件位于井盖的上方,此时测量组件的激光测距传感器检测井盖的盖面与激光测距传感器之间距离为d1;
12、s2、接着卷扬机将重力撞击件拉到设定的高度后再释放,以使重力撞击件以自由落体方式下落,从而撞击井盖,然后测量组件中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再次检测井盖的盖面与激光测距传感器之间距离为d2,从而确定井盖受到撞击后的变形量δ’,
13、δ’=d2-d1;
14、s3、基于δ’与δmax的比较以确定井盖的检测结果是否合格,其中δmax为井盖的法向最大压缩量。
15、优选的,法向最大压缩量δmax的由以下方式确定:
16、
17、其中,δmax为法向最大压缩量,为考虑橡胶垫层作用的有限元软件模拟简支边界条件和加载冲击荷载作用下井盖弯曲变形计算的调整系数,为室内试验标定的系统误差调整系数;δ为理论变形量。
18、优选的,在步骤s3中,
19、当δ’<δmax,则井盖的检测结果合格;
20、当δ’≥δmax,则检测结果不合格,则井盖的检测结果不合格。
21、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22、1、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装置采用快速拆装支撑架,这可在既有路面的井盖上快速搭载,以使测量组件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可准确检测井盖受到撞击后的变量,使得在正常行驶的公路上局部围蔽时间缩短,提升检测工作效率。
23、2、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装置可让重力撞击件准确下落到预设的撞击位置,避免错位,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同时,快速拆装支撑架中的各个部件采用独特的搭接结构,可实现快速拆装,也方便运输。
24、3、本专利技术填补行业内目前既有路面井盖承载能力的现场检测方法的技术空白,提出一种全新的井盖现场快速检测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既有路面井盖承载能力现场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快速拆装支撑架、测量组件、顶盘、导杆、重力撞击件、用于拉起重力撞击件的钢索和卷扬机,所述顶盘安装于快速拆装支撑架的上端,所述导杆的上端通过螺纹安装于顶盘;所述重力撞击件的中部设有被导杆穿过的导向孔,所述卷扬机通过钢索与重力撞击件连接;所述导杆的中心设有检测通道;所述测量组件安装于顶盘上,且所述测量组件位于检测通道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路面井盖承载能力现场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式固定部包括固定杆和与顶盘的外壁相匹配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和固定杆依次固定于连接梁的另一端,所述顶盘设有与固定杆匹配的插孔;当固定杆插入插孔时,所述弧形板的内侧面与顶盘的外壁相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路面井盖承载能力现场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盘包括上盘和下盘,所述上盘和下盘均设有半孔,当上盘和下盘相贴时,所述导杆的上端依次穿过上盘和下盘,且所述上盘和下盘的半孔形成插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路面井盖承载能力现场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器,所述固定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路面井盖承载能力现场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撞击件包括铸铁部和橡胶层,所述铸铁部的下端设有撞击面,所述橡胶层固定于撞击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路面井盖承载能力现场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测量架和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通过测量架安装于顶盘,且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位于检测通道的正上方。
7.基于既有路面井盖承载能力现场快速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既有路面井盖承载能力现场快速检测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既有路面井盖承载能力现场快速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法向最大压缩量δmax的由以下方式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既有路面井盖承载能力现场快速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
...【技术特征摘要】
1.既有路面井盖承载能力现场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快速拆装支撑架、测量组件、顶盘、导杆、重力撞击件、用于拉起重力撞击件的钢索和卷扬机,所述顶盘安装于快速拆装支撑架的上端,所述导杆的上端通过螺纹安装于顶盘;所述重力撞击件的中部设有被导杆穿过的导向孔,所述卷扬机通过钢索与重力撞击件连接;所述导杆的中心设有检测通道;所述测量组件安装于顶盘上,且所述测量组件位于检测通道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路面井盖承载能力现场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式固定部包括固定杆和与顶盘的外壁相匹配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和固定杆依次固定于连接梁的另一端,所述顶盘设有与固定杆匹配的插孔;当固定杆插入插孔时,所述弧形板的内侧面与顶盘的外壁相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路面井盖承载能力现场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盘包括上盘和下盘,所述上盘和下盘均设有半孔,当上盘和下盘相贴时,所述导杆的上端依次穿过上盘和下盘,且所述上盘和下盘的半孔形成插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路面井盖承载能力现场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启云,刘伟杰,麦棠坤,焦帅,陈沛聪,要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有色工业建筑质量检测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