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活塞压缩机润滑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活塞压缩机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35378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塞压缩机润滑系统,属于压缩机润滑技术领域,包括润滑组件,设置在活塞压缩机上,润滑组件包括承装有润滑油的油箱,油箱的顶部具有一入口,输油管路设置在活塞压缩机的内部,泵体连接于输油管路上,曲轴与泵体连接,通过曲轴驱动泵体,将油箱中的润滑油沿输油管路运送至曲轴、连杆以及活塞的摩擦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曲轴带动泵体沿输油管路运送润滑油,使得活塞式压缩机的功率与润滑油的输送压力相匹配,再与油箱顶部的入口配合使用,实现润滑油在活塞式压缩机的内部进行循环润滑,避免使用外设置油泵出现漏油的情况,保证对活塞压缩机的曲轴、连杆以及活塞的润滑效果,提高润滑油的利用效率以及降低活塞压缩机的润滑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压缩机润滑,具体涉及一种活塞压缩机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1、由于全球自然气候的不断恶化,低碳发展是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其中热泵是未来碳中和时代的主要热源,热泵系统中活塞压缩机是关键设备,起着重要的作用。曲轴是活塞压缩机的主要运动部件之一,其传递着活塞压缩机的功率。曲轴设置在活塞压缩机的内部,曲轴的主要作用是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通过连杆转变为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压缩介质进行能量传送。曲轴通过轴承与活塞压缩机的壳体转动连接、连杆通过连杆大头轴瓦与曲轴转动连接、连杆通过连杆小头衬套与活塞活动连接、活塞与活塞腔滑动连接,使得活塞压缩机在运行时各个部件相互连接处时刻会发生摩擦。为了提高活塞压缩机的寿命,大多使用润滑系统带动润滑油对曲轴、连杆以及活塞的的摩擦面进行润滑、冷却。润滑系统是活塞压缩机必不可少的系统之一,是保证活塞压缩机的性能指标、工作可靠性的关键。

2、传统活塞压缩机的润滑方式为飞溅润滑,飞溅润滑是利用压缩机内部运动零件的击溅作用,将润滑油送至需要润滑的磨擦面上,例如:在压缩机的连杆大头上装有溅油勺,或在曲轴近端装有甩油盘,活塞压缩机运转时溅油勺或甩油盘旋转击溅润滑油,从而将润滑油甩抛到曲轴、连杆以及活塞的摩擦面上,从而实现对活塞压缩机进行润滑。但是飞溅润滑甩抛的润滑油压力和循环量都比较小,对活塞压缩机磨擦面的润滑、冷却效果较差,导致活塞压缩机的运行功率受到限制。

3、目前,为了提高活塞压缩机的润滑效果,大多采用在活塞压缩机的外部设置油泵以及油箱,利用油泵将油箱中的润滑油输送至活塞压缩机内部的曲轴、连杆以及活塞的摩擦面上进行润滑。通过油泵输送润滑油进行润滑,能够有效提高油压和流量,并且压力稳定能够对活塞压缩机的磨擦表面进行高效冷却,从而保障活塞压缩机的运行功率。然而活塞压缩机在运行时的功率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整的,而油泵输送润滑油的压力难以同步进行调整,导致在活塞压缩机运行功率较低时,油泵运送的润滑油压力较高时,会导致润滑油的利用效率较低,而活塞压缩机运行功率较高时,油泵运送的润滑油压力较低,会影响活塞压缩机的运行功率,而且润滑油需要通过管道在压缩机与外部的油泵、油箱之间循环流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管道与活塞压缩机的连接处会出现漏油的情况,导致活塞压缩机需要定期停机,对漏油的位置进行检修,导致活塞压缩机的润滑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塞压缩机润滑系统,使得活塞式压缩机的功率与润滑油的输送压力相匹配,同时避免使用外设置油泵出现漏油的情况,提高润滑油的利用效率以及降低活塞压缩机的润滑成本,以便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塞压缩机润滑系统,包括润滑组件,设置在活塞压缩机上,润滑组件包括承装有润滑油的油箱,设置在活塞压缩机的内部,油箱位于活塞压缩机中曲轴、连杆以及活塞的正下方,油箱的顶部具有一入口,输油管路设置在活塞压缩机的内部,输油管路的一端与油箱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活塞压缩机中曲轴、连杆以及活塞的摩擦面连通,泵体连接于输油管路上,曲轴与泵体连接,通过曲轴驱动泵体,将油箱中的润滑油沿输油管路运送至曲轴、连杆以及活塞的摩擦面上。

3、优选的,泵体包括:壳体,壳体连接于活塞压缩机的内部,壳体中设有一外齿轮且与其转动连接,外齿轮的外侧套设有内齿轮,外齿轮与内齿轮啮合连接,外齿轮、内齿轮分别与壳体的内壁抵接,曲轴的一端与外齿轮连接,壳体的内部与油箱连通,壳体的内部通过输油管路分别与曲轴、连杆以及活塞的摩擦面连通。

4、优选的,壳体包括:端盖,端盖套设在曲轴的一端且与其转动连接,端盖与活塞压缩机连接,端盖远离曲轴的一侧连接有油泵偏心盘,外齿轮、内齿轮位于端盖、油泵偏心盘之间,外齿轮套装固定在曲轴上,端盖上开设有出油孔,出油孔通过输油管路与曲轴、连杆以及活塞的摩擦面连通,端盖上穿设有吸油管,吸油管与油箱连通。

5、优选的,端盖上设有第一沉孔,第一沉孔位于端盖靠近油泵偏心盘的一侧,外齿轮、内齿轮以及油泵偏心盘位于第一沉孔中,外齿轮、内齿轮的端面分别与油泵偏心盘、第一沉孔的内壁抵接,油泵偏心盘的内侧与内齿轮抵接,其外侧与第一沉孔的内壁抵接,出油孔远离输油管路的一端位于外齿轮和内齿轮之间的一侧,吸油管远离油箱的一端位于外齿轮和内齿轮之间的另一侧。

6、优选的,第一沉孔与油泵偏心盘正对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弧形沉槽,第一弧形沉槽与第一沉孔同轴设置,出油孔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弧形沉槽的中部,另一个第一弧形沉槽与吸油管远离油箱的一端连通,油泵偏心盘靠近端盖的一侧设有两个第二弧形沉槽,第二弧形沉槽与第一弧形沉槽正对设置。

7、优选的,端盖远离第一沉孔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沉孔,第二沉孔与第一沉孔同轴设置,曲轴的一端伸入第二沉孔中且与其转动连接,出油孔远离油泵偏心盘的一端与第二沉孔连通,输油管路设置在曲轴的内部,输油管路的一端贯穿曲轴位于第二沉孔内部的轴颈,输油管路分别与曲轴、连杆以及活塞的摩擦面连通。

8、优选的,活塞压缩机靠近油泵偏心盘的一端连接有油泵端盖,油泵端盖与油泵偏心盘同轴设置,油泵端盖靠近油泵偏心盘的一侧设有弧形滑槽,弧形滑槽与油泵端盖同轴设置,油泵偏心盘靠近油泵端盖的一侧固设有凸起,凸起嵌入弧形滑槽中且与其滑动连接。

9、优选的,油泵端盖上同轴开设有通孔,通孔上设有压头且与其滑动密封连接,压头与油泵偏心盘抵接,通孔位于压头远离油泵偏心盘的一侧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压头连接,另一端与油泵端盖连接。

10、优选的,通孔中穿设有调节杆,调节杆与压头远离油泵偏心盘的一端连接,油泵端盖远离油泵偏心盘的一侧连接有法兰座,调节杆穿过法兰座且与其螺纹配合连接,弹性件套设在法兰座与压头之间的调节杆上。

11、优选的,带动活塞移动的连杆在运动时沿入口伸入油箱中,将油箱中的润滑油甩抛出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活塞压缩机润滑系统,通过活塞式压缩机内部润滑组件的油箱、输油管路、泵体以及曲轴配合使用,利用曲轴带动泵体沿输油管路运送润滑油,使得活塞式压缩机的功率与润滑油的输送压力相匹配,再与油箱顶部的入口配合使用,实现润滑油在活塞式压缩机的内部进行循环润滑,避免使用外设置油泵出现漏油的情况,保证对活塞压缩机的曲轴、连杆以及活塞的润滑效果,提高润滑油的利用效率以及降低活塞压缩机的润滑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润滑系统效果好,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塞压缩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压缩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连接于所述活塞压缩机的内部,所述壳体中设有一外齿轮(7)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外齿轮(7)的外侧套设有内齿轮(8),所述外齿轮(7)与所述内齿轮(8)啮合连接,所述外齿轮(7)、内齿轮(8)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抵接,所述曲轴(1)的一端与所述外齿轮(7)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与所述油箱(4)连通,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输油管路分别与所述曲轴(1)、连杆(2)以及活塞(3)的摩擦面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压缩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端盖(5),所述端盖(5)套设在所述曲轴(1)的一端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端盖(5)与所述活塞压缩机连接,所述端盖(5)远离所述曲轴(1)的一侧连接有油泵偏心盘(6),所述外齿轮(7)、内齿轮(8)位于所述端盖(5)、油泵偏心盘(6)之间,所述外齿轮(7)套装固定在所述曲轴(1)上,所述端盖(5)上开设有出油孔(51),所述出油孔(51)通过输油管路与所述曲轴(1)、连杆(2)以及活塞(3)的摩擦面连通,所述端盖(5)上穿设有吸油管(53),所述吸油管(53)与所述油箱(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压缩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上设有第一沉孔(54),所述第一沉孔(54)位于所述端盖(5)靠近所述油泵偏心盘(6)的一侧,所述外齿轮(7)、内齿轮(8)以及油泵偏心盘(6)位于所述第一沉孔(54)中,所述外齿轮(7)、内齿轮(8)的端面分别与所述油泵偏心盘(6)、第一沉孔(54)的内壁抵接,所述油泵偏心盘(6)的内侧与所述内齿轮(8)抵接,其外侧与所述第一沉孔(54)的内壁抵接,所述出油孔(51)远离所述输油管路的一端位于所述外齿轮(7)和内齿轮(8)之间的一侧,所述吸油管(53)远离所述油箱(4)的一端位于所述外齿轮(7)和内齿轮(8)之间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压缩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孔(54)与所述油泵偏心盘(6)正对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弧形沉槽(541),所述第一弧形沉槽(541)与所述第一沉孔(54)同轴设置,所述出油孔(51)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弧形沉槽(541)的中部,另一个所述第一弧形沉槽(541)与所述吸油管(53)远离所述油箱(4)的一端连通,所述油泵偏心盘(6)靠近所述端盖(5)的一侧设有两个第二弧形沉槽(542),所述第二弧形沉槽(542)与所述第一弧形沉槽(541)正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压缩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远离所述第一沉孔(5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沉孔(52),所述第二沉孔(52)与所述第一沉孔(54)同轴设置,所述曲轴(1)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沉孔(52)中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出油孔(51)远离所述油泵偏心盘(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沉孔(52)连通,所述输油管路设置在所述曲轴(1)的内部,所述输油管路的一端贯穿所述曲轴(1)位于所述第二沉孔(52)内部的轴颈,所述输油管路分别与曲轴(1)、连杆(2)以及活塞(3)的摩擦面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压缩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压缩机靠近所述油泵偏心盘(6)的一端连接有油泵端盖(61),所述油泵端盖(61)与所述油泵偏心盘(6)同轴设置,所述油泵端盖(61)靠近所述油泵偏心盘(6)的一侧设有弧形滑槽(611),所述弧形滑槽(611)与所述油泵端盖(61)同轴设置,所述油泵偏心盘(6)靠近所述油泵端盖(61)的一侧固设有凸起(62),所述凸起(62)嵌入所述弧形滑槽(611)中且与其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塞压缩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端盖(61)上同轴开设有通孔(612),所述通孔(612)上设有压头(613)且与其滑动密封连接,所述压头(613)与所述油泵偏心盘(6)抵接,所述通孔(612)位于所述压头(613)远离所述油泵偏心盘(6)的一侧设有弹性件(616),所述弹性件(616)的一端与所述压头(61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油泵端盖(6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塞压缩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612)中穿设有调节杆(614),所述调节杆(614)与所述压头(613)远离所述油泵偏心盘(6)的一端连接,所述油泵端盖(61)远离所述油泵偏心盘(6)的一侧连接有法兰座(615),所述调节杆(614)穿过所述法兰座(615)且与其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弹性件(616)套设在所述法兰座(615)与所述压头(613)之间的所述调节杆(61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压缩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压缩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连接于所述活塞压缩机的内部,所述壳体中设有一外齿轮(7)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外齿轮(7)的外侧套设有内齿轮(8),所述外齿轮(7)与所述内齿轮(8)啮合连接,所述外齿轮(7)、内齿轮(8)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抵接,所述曲轴(1)的一端与所述外齿轮(7)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与所述油箱(4)连通,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输油管路分别与所述曲轴(1)、连杆(2)以及活塞(3)的摩擦面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压缩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端盖(5),所述端盖(5)套设在所述曲轴(1)的一端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端盖(5)与所述活塞压缩机连接,所述端盖(5)远离所述曲轴(1)的一侧连接有油泵偏心盘(6),所述外齿轮(7)、内齿轮(8)位于所述端盖(5)、油泵偏心盘(6)之间,所述外齿轮(7)套装固定在所述曲轴(1)上,所述端盖(5)上开设有出油孔(51),所述出油孔(51)通过输油管路与所述曲轴(1)、连杆(2)以及活塞(3)的摩擦面连通,所述端盖(5)上穿设有吸油管(53),所述吸油管(53)与所述油箱(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压缩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上设有第一沉孔(54),所述第一沉孔(54)位于所述端盖(5)靠近所述油泵偏心盘(6)的一侧,所述外齿轮(7)、内齿轮(8)以及油泵偏心盘(6)位于所述第一沉孔(54)中,所述外齿轮(7)、内齿轮(8)的端面分别与所述油泵偏心盘(6)、第一沉孔(54)的内壁抵接,所述油泵偏心盘(6)的内侧与所述内齿轮(8)抵接,其外侧与所述第一沉孔(54)的内壁抵接,所述出油孔(51)远离所述输油管路的一端位于所述外齿轮(7)和内齿轮(8)之间的一侧,所述吸油管(53)远离所述油箱(4)的一端位于所述外齿轮(7)和内齿轮(8)之间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压缩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孔(54)与所述油泵偏心盘(6)正对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弧形沉槽(541),所述第一弧形沉槽(541)与所述第一沉孔(54)同轴设置,所述出油孔(51)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弧形沉槽(541)的中部,另一个所述第一弧形沉槽(541)与所述吸油管(53)远离所述油箱(4)的一端连通,所述油泵偏心盘(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克垠黄雄兵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一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