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功能水稻施肥及定距摆秧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水稻施肥及定距摆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5202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水稻施肥及定距摆秧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传动装置、施肥装置、开犁装置、刮泥板、输秧装置和摆秧装置;该摆秧机能够实现平整田面、摆秧、施肥、除草松土等多种功能,采用宽窄行交错的种植方式,根据水稻的生长特性和田间的环境条件,合理地安排水稻的行距,形成稀密搭配的种植格局,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和抗逆性,保证秧苗的均匀分布,避免栽植缺陷,提高水稻的生长质量,提高水稻种植机械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涉及了一种多功能摆秧机,具体的是,涉及了一种多功能水稻施肥及定距摆秧机


技术介绍

1、水稻机械化种植已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途径。我国是水稻的主产消国,60%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水稻机械化种植成为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然而,我国的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仍不理想,存在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机具创新不足,以及农机与农艺技术不配套等问题,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来加速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发展。

2、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模式主要包括三种:机械化育插秧、钵苗移栽和水稻机直播种植。其中,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相比钵苗移栽和水稻机直播种植具有较高的机械化程度、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节约成本和适应性强等优点,因此常被用于水稻机械化种植。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包括直插、插秧、抛秧和摆秧等多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如直插和插秧技术虽然操作简单,能提高播种效率与水稻产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插秧深度不均、苗缺漏现象、秧苗根系受损以及秧苗分布不均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秧苗的生长发育和最终产量。相比之下,摆秧技术则显示出其独特优势,如秧苗无损伤、根部入土浅、分孽多、通风透光性好以及成熟度一致等,有利于提高水稻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3、尽管摆秧技术与插秧及抛秧技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但现有摆秧机在操作过程中仍面临机械取苗准确度低、秧苗排列无序、分布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了光照和土壤养分的有效利用,还可能导致秧苗生长不一致、素质参差不齐、易受病虫害侵袭,从而无法充分发挥摆秧技术的优势。</p>

4、现有技术中的摆秧机普遍采用等行距栽植方法,这种方法虽然操作简便,但由于水稻间行距固定,导致水稻分布过于集中,不利于阳光的充分吸收和光合作用的有效进行。此外,等行距栽植也不利于田间通风,易受田间有害生物侵害,进而影响水稻的整体产量和品质。

5、在现有技术框架下,摆秧机多为单功能设备,仅具备水稻移栽功能,水稻栽植与其他作业不是同步进行,导致农户在种植过程中需进行多次机械作业,包括开犁、除草、平整田面、施肥和栽植等,这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也降低了作业效率和秧苗的存活率,最终影响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种植效率低、秧苗存活率差、秧苗排列不整齐、水稻通风透光性差、产量不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摆秧机,该摆秧机能够集成平整田面、摆秧、施肥、除草松土等功能,实现水稻种植的高效化、智能化和优质化。

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稻施肥及定距摆秧机,包括安置在底侧的车架(18),在所述车架(18)的底侧安置有三组滚轮,在所述车架(18)上安置有相互连接的传动装置、施肥装置、开犁装置、刮泥板及摆秧装置;

3、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发动机(01)、变速器(02)、第一齿轮(03)、第一伞齿轮(04)、第一皮带(05)、第一传动轴(06)、第二传动轴(07)、第三传动轴(08)、第二齿轮(27)及第二伞齿轮(28);

4、所述发动机(01)通过安置的第一皮带(05)与变速器(02)相连,所述变速器(02)与第一传动轴(06)相连,所述第一传动轴(06)连接在车架(18)上,在所述第一传动轴(06)上分别安置有第一齿轮(03)和第一伞齿轮(04),所述第一齿轮(03)与第一皮带(05)相连、且通过第一皮带(05)分别与安置在其上侧的第二传动轴(07)及第三传动轴(08)相连;

5、所述第二传动轴(07)及第三传动轴(08)与所述的车架(18)相连。

6、进一步的,在所述传动装置的一侧安置有均布排列的每组两根、共三组6根传送带(19),6根所述传送带(19)的另一端连接在车架(18)一端的滚轮上,在所述传送带(19)与滚轮的连接处还安置有第四传动轴(20),在所述第四传动轴(20)的后端安置有摆秧机械手(21);

7、所述传送带(19)安置在第一传动轴(06)的后方,其起始端与第二传动轴(07)相连,其末端与摆秧机械手(21)前方的第四传动轴(20)相连。

8、进一步的,在传动装置与6根传送带(19)之间安置有第二齿轮(27),

9、在靠近第一伞齿轮(04)处安置有第二伞齿轮(28),所述第二齿轮(27)与第二伞齿轮(28)上安置第一皮带(05)。

10、进一步的,所述施肥装置包括肥料槽(09)、底肥下料斗(11)和追肥下料斗(12);

11、在所述肥料槽(09)内安置有一块将肥料槽(09)分为底肥槽和追肥槽的分隔档板(10),在所述底肥槽和追肥槽的底壁上分别对应的连接有底肥下料斗(11)和追肥下料斗(12)。

12、进一步的,所述底肥下料斗(11)和追肥下料斗(12)均位于肥料槽(09)的下方,

13、所述底肥下料斗(11)安置于追肥下料斗(12)的前方、且上述两者分别安置于每两条传送带(19)间的窄行中;

14、所述底肥下料斗(11)和追肥下料斗(12)均包括第三伞齿轮(26)、第四伞齿轮(13)、伞齿轮支撑架(14)和螺旋送料器(15);

15、所述第三伞齿轮(26)安置在穿设在肥料槽(09)中的第三传动轴(08)上,

16、所述第四伞齿轮(13)连接在伞齿轮支撑架(14)的顶端、且在第四伞齿轮(13)的底侧连接有螺旋送料器(15),

17、所述第三伞齿轮(26)与第四伞齿轮(13)配合工作。

18、进一步的,所述开犁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旋刀(17)及第二皮带(16),所述旋刀(17)安置在底肥下料斗(11)的前方,

19、所述旋刀(17)通过第二皮带(16)与第一传动轴(6)相连。

20、进一步的,所述刮泥板固定在车架(18)上、且位于追肥下料斗(12)的后方。

21、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19)之间相互平行、且与水平田面呈25度角;

22、同组传送带(19)间的水平间距为40cm的窄行宽度,不同组传送带(19)间的水平间距为60cm的宽行宽度,且按照窄行和宽行间隔的方式排列。

23、进一步的,所述摆秧机构包括三组摆秧机械手(21)、钢索(22)及摆秧支撑杆(23);

24、每组摆秧机械手(21)包括两个对称的机械手、凸轮组(24)和机械手支撑臂(25);

25、两个对称的机械手固定在机械手支撑臂(25)上,其分别对应两条传送带(19)、且位于传送带(19)的下方;

26、所述机械手支撑臂(25)与摆秧支撑杆(23)相连,所述摆秧支撑杆(23)固定在车架(18)上;

27、其中,每个机械手的两侧凸处通过钢索(22)与对应凸轮组(24)中的相连,所述凸轮组(24)由三个凸轮组成,其固定在摆秧支撑杆(23)上、且位于每两条传送带(19)间的窄行中间位置。

28、进一步的,所述底肥下料斗(11)和追肥下料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水稻施肥及定距摆秧机,包括安置在底侧的车架(18),在所述车架(18)的底侧安置有三组滚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架(18)上安置有相互连接的传动装置、施肥装置、开犁装置、刮泥板及摆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稻施肥及定距摆秧机,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稻施肥及定距摆秧机,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稻施肥及定距摆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装置包括肥料槽(09)、底肥下料斗(11)和追肥下料斗(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稻施肥及定距摆秧机,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稻施肥及定距摆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犁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旋刀(17)及第二皮带(16),所述旋刀(17)安置在底肥下料斗(11)的前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稻施肥及定距摆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板固定在车架(18)上、且位于追肥下料斗(12)的后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稻施肥及定距摆秧机,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稻施肥及定距摆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秧机构包括三组摆秧机械手(21)、钢索(22)及摆秧支撑杆(23);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稻施肥及定距摆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肥下料斗(11)和追肥下料斗(12)的底部出料口为直径50mm的圆形状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水稻施肥及定距摆秧机,包括安置在底侧的车架(18),在所述车架(18)的底侧安置有三组滚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架(18)上安置有相互连接的传动装置、施肥装置、开犁装置、刮泥板及摆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稻施肥及定距摆秧机,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稻施肥及定距摆秧机,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稻施肥及定距摆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装置包括肥料槽(09)、底肥下料斗(11)和追肥下料斗(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稻施肥及定距摆秧机,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稻施肥及定距摆秧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晴蔡金马陈翔张思涵徐礼超严桃平赵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