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结构、系统及其抗滑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结构、系统及其抗滑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3512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利水电及工程建筑领域,提供了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结构、系统及其抗滑方法,其技术方案为:在岩壁和吊车梁之间设置型钢,在岩壁和吊车梁接触面向岩壁一侧设置型钢槽,所述型钢一端固定至型钢槽内,另一端固定钢筋,通过钢筋锚入吊车梁。其采用构造措施提高沿岩壁斜面上的阻滑力,通过在接触面处布置型钢来实现,利用型钢自身的刚度提高接触面抗滑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水电及工程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结构、系统及其抗滑方法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等地下厂房中,由于岩壁吊车梁能够省去吊车支撑柱,有利于缩小地下厂房的跨度,从而减小开挖方量、节约成本、减短工期,常采用岩壁吊车梁代替传统的柱支撑式吊车梁。

3、地下厂房洞室开挖时,在岩壁吊车梁处开挖形成岩壁角β在一定范围内的斜面,混凝土吊车梁放置在斜面上,接触面的抗滑稳定性对于岩壁吊车梁结构的安全可靠至关重要。

4、现行岩壁吊车梁设计规范《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规范》(nb/t35079-2016后文称规范)中,岩壁吊车梁抗滑稳定计算采用抗剪断强度公式,由混凝土梁体与岩壁结合面的抗滑稳定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给出。控制沿岩壁斜面上的下滑力小于沿岩壁斜面上的阻滑力,并将岩壁斜面上抗剪断粘聚力和摩擦系数等引入计算公式。

5、但由于围岩为非均质体,离散性很大,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没有规律性,对于不同的围岩条件,岩壁斜面上抗剪断粘聚力和岩壁斜面上抗剪断强度往往不同,这就导致在计算时,对公式中的抗剪断粘聚力和岩壁斜面上抗剪断强度的取值存在不确定性。目前,抗剪断粘聚力和岩壁斜面上抗剪断强度的取值多依赖于工程经验,因此,仅采用公式计算,对于特殊地质围岩条件下岩壁吊车梁的抗滑计算存在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结构,其采用构造措施提高沿岩壁斜面上的阻滑力,通过在接触面处布置型钢来实现,利用型钢自身的刚度提高接触面抗滑能力。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结构,在岩壁和吊车梁之间设置型钢,在岩壁和吊车梁接触面向岩壁一侧设置型钢槽,所述型钢一端固定至型钢槽内,另一端固定钢筋,通过钢筋锚入吊车梁。

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型钢槽与水平面呈锐角。

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型钢槽内容纳灌浆,灌浆包裹型钢。

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型钢与钢筋之间焊接或采用螺栓连接替代。

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型钢布置沿吊车梁长度直线布置、错落布置或梅花形布置。

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述型钢槽的布置方式依据型钢的布置方式调整。

9、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系统,其采用构造措施提高沿岩壁斜面上的阻滑力,通过在接触面处布置型钢来实现,利用型钢自身的刚度提高接触面抗滑能力。

10、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系统,所述抗滑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结构。

1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方法,其采用构造措施提高沿岩壁斜面上的阻滑力,通过在接触面处布置型钢来实现,利用型钢自身的刚度提高接触面抗滑能力。

12、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步骤1:开挖岩壁,岩壁和吊车梁接触面做好施工准备;

14、步骤2:根据型钢的截面及尺寸,在接触面向岩壁一侧凿出型钢槽;

15、步骤3:将型钢一端置入型钢槽中,在型钢槽内灌浆,令灌浆握裹住型钢,型钢的另一端和钢筋固定,通过钢筋锚入吊车梁;

16、步骤4:浇筑吊车梁。

1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步所述型钢槽与水平面呈锐角。

1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型钢槽的布置方式依据型钢的布置方式调整。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0、本专利技术采用构造措施提高沿岩壁斜面上的阻滑力,在岩壁和吊车梁之间设置型钢,在岩壁和吊车梁接触面向岩壁一侧设置型钢槽,所述型钢一端固定至型钢槽内,另一端固定钢筋,通过钢筋锚入吊车梁,利用型钢自身的刚度提高接触面抗滑能力。

21、本专利技术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岩壁和吊车梁之间设置型钢,在岩壁和吊车梁接触面向岩壁一侧设置型钢槽,所述型钢一端固定至型钢槽内,另一端固定钢筋,通过钢筋锚入吊车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槽与水平面呈锐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槽内容纳灌浆,灌浆包裹型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与钢筋之间焊接或采用螺栓连接替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布置沿吊车梁长度直线布置、错落布置或梅花形布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槽的布置方式依据型钢的布置方式调整。

7.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结构。

8.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p>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中,所述型钢槽与水平面呈锐角。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槽的布置方式依据型钢的布置方式调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岩壁和吊车梁之间设置型钢,在岩壁和吊车梁接触面向岩壁一侧设置型钢槽,所述型钢一端固定至型钢槽内,另一端固定钢筋,通过钢筋锚入吊车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槽与水平面呈锐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槽内容纳灌浆,灌浆包裹型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与钢筋之间焊接或采用螺栓连接替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壁吊车梁接触面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布置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世谨王艳强孙晓红李旭徐俊祥徐立杰董启暖丁晓强刘昌斌陈洁温志坡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