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气体压缩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羽昕专利>正文

一种气体压缩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496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压缩制冷装置及其制冷方法,采用蓄冷器蓄冷及水膜式冷却塔技术,有效改善气体压缩制冷装置的运行状态,适应多工况运行情况,减轻如夏天用电高峰时错峰用电政策的影响,错峰蓄冷、高峰时释放所蓄冷量运行,降低制冷设备的运行费用,制冷设备大多处于满负荷的运行状态,设备的启停次数减少,从而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长时期低负荷运行的危害,预期实施的社会、环保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蓄冷器和/或水膜式冷却塔技术的气体压缩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1、制冷用空调、冰箱等的蓄冷技术很多,例如中国专利cn202222960475.8、cn202223170481.x、cn202321386383.1、cn202011506276.9、cn202111027278.4、cn202210308582.4、cn202310189725.9,等等,均提出了很好的制冷用空调的蓄冷技术思路。

2、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舒适性空调的需求量不断提高,作为耗能型产品,对电力的供应将是严峻的考验。早在2003年,中国空调拥有量已有1亿台左右,全国商用空调拥有量在120万套左右;而到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100户拥有空调量约80,7台,按1.7亿户家庭计已拥有空调量达1.37亿台左右;2005年9月16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与环境标准化研究所在空调能效国家标准发布会上公布,由于空调的用电负荷在逐年猛增,空调能耗已占全国耗电量的15%左右,甚至,在夏季用电高峰时期,空调用电负荷高达城镇总体用电负荷的40%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9月发布的统计数据,上海每100户居民平均拥有空调器167.8台,上海市居民按600万户计,共有空调约1006.8万台,装机电力需求10000mw,一旦夏季来临,气温骤升,投入运行,必然带来严重的电力峰谷问题。

3、近年来,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快速变化,电力系统负荷特性由夏季高峰逐渐转为“夏、冬双高峰”。据统计,国内各地夏季最热、冬季最冷时段的全年累计时间只有数十小时,但对应的尖峰电力需求较平时高出1亿kw以上,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

4、

5、

6、峰谷电价比指峰段电价除以谷段电价。从截止至2023年4月各地公布的大工业1kv~10kv档分时电价来看,河北、山东峰谷电价比例大于等于5:1;10个省峰谷电价比介于4:1与5:1之间;12个省峰谷电价比介于3:1与4:1之间;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峰谷电价比例最大的是河北5.7:1,最小的为西藏1.1:1。南方电网供电区域峰谷电价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广东(4.5:1)、海南(4.3:1)、云南(3:1)、贵州(3:1)、广西(1.5:1)。

7、尖峰电价方面,国网经营区除甘肃、宁夏、西藏外的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出台了尖峰电价政策,其中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尖峰电价在峰段电价基础上再上浮20%,湖北、上海上浮大于20%,山东、福建、河南上浮10%~20%,北京上浮10%,安徽上浮不足10%。南方电网供电区域广东上浮25%,广西、云南和海南上浮20%,贵州暂未实行尖峰电价。

8、目前,国网经营区已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居民峰谷电价政策,但峰谷电价价差相对较小,平均仅为1.99。一些地区仅设定平段电价和谷段电价,未设定高峰电价,且除上海、四川外的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允许居民用户自行选择是否执行峰谷电价,其中7个省居民执行率不足1%。总的来看,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对居民用电价格的影响较小,居民分时电价调整对居民用电影响不大。

9、另据最新公布的数据,全国各地2023年11月电网企业代理购电价格陆续公布,以35kv工商业两部制电价作为分析对象,储能和电力市场发现:13个区域峰谷价差超过0.7元/kwh,近五成的区域,11月峰谷价差同比增长,山东峰谷价差同比增长66.87%,江西则为60.82%,等等。同时,面广量大的绝大部分家用冰箱、空调,采用气体压缩制冷、热泵供热原理,都是家用能源系统中能量消耗的“大户”;汽车、船舶等对制冷空调负荷的需求亦极大,其发动机、柴油机等又排放大量的未回收高效回收热量的高温烟气而造成浪费及热污染等。

10、因此制冷/空调领域运行节能、调峰配套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体压缩制冷装置:

2、一种气体压缩制冷装置,所述气体压缩制冷装置由制冷剂循环过程和载冷体循环过程组成,

3、包括:相变蓄冷器6,所述相变蓄冷器6由封装相变工质7的腔体空间和载冷体通道8的腔体空间组成,采用间壁传热换冷方式,装填相变蓄冷器6之相变工质7的腔体,留有足够的相变工质膨胀空间9;

4、制冷剂:气态的制冷剂经压缩机1压缩升压后,送入冷凝器2,被冷却流体3冷却成液体,升温后的冷却排放流体4排出,从冷凝器2出来的液态制冷剂进入蒸发器5,吸收载冷体的热量产生气态制冷剂,再返回压缩机1,从而形成制冷剂的循环过程;

5、载冷体:从用冷单元10出来的载冷体经一号增压器k1增压后,送入蒸发器5,吸收蒸发器5中制冷剂蒸发排放出的冷量,吸收冷量、温度降低的载冷体再通过相变蓄冷器6的载冷体通道8,释放一部分冷量给相变蓄冷器6中的相变工质7,相变工质7吸收冷量,由液态转化为固态而发生相变蓄冷,载冷体从蒸发器5中吸收的另一部分冷量,送入用冷单元10供冷,从而形成载冷体充冷、供冷给相变蓄冷器6、再供冷给用冷单元10的循环过程,见附图1。

6、设有水膜式冷却塔11:

7、所述水膜式冷却塔11包括冷却流体通道、湿空气通道、空气进口如进风百叶窗14、挡水器15、风机18、蓄水池17、循环水泵p1,冷却流体通道中的被冷却介质与湿空气通道中的空气、冷却水不接触,

8、制冷剂:气态的制冷剂经压缩机1压缩升压后,送入冷凝器2,被冷却流体3冷却成液体,升温后的冷却排放流体4排出,从冷凝器2出来的液态制冷剂进入蒸发器5,吸收载冷体的热量产生气态制冷剂,再返回压缩机1,从而形成制冷剂的循环过程;

9、载冷体:从用冷单元10出来的载冷体经一号增压器k1增压后,送入蒸发器5,吸收蒸发器5中制冷剂蒸发排放出的冷量,吸收冷量、温度降低的载冷体再通过相变蓄冷器6的载冷体通道8,释放一部分冷量给相变蓄冷器6中的相变工质7,相变工质7吸收冷量,由液态转化为固态而发生相变蓄冷,载冷体从蒸发器5中吸收的另一部分冷量,送入用冷单元10供冷,从而形成载冷体充冷、供冷给相变蓄冷器6、再供冷给用冷单元10的循环过程;

10、冷却流体:经二号增压器k2增压的冷却流体3进入冷凝器2吸收制冷剂冷凝释放的热量,形成的冷却排放流体4进入水膜式冷却塔11的冷却流体通道,被水膜式冷却塔11的湿空气通道中的气水混合物冷却后,再回到二号增压器k2,从而形成冷却流体循环过程;

11、水膜式冷却塔11的气水:从蓄水池17引出的冷却水,经管道泵p1加压后,进入水膜式冷却塔11的溢流水空间,溢流进入湿空气通道,沿湿空气通道内壁形成水膜淌下,与被风机18抽吸、从空气进口进来的空气,在湿空气通道中与冷却水混合,形成气水混合物,冷却进入水膜式冷却塔11的冷却流体通道内的冷却排放流体4,空气及一部分蒸发的水分由风机18排出,另一部分冷却水落入蓄水池17,从而形成水膜式冷却塔11的气水冷却循环过程,见附图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压缩制冷装置,所述气体压缩制冷装置由制冷剂循环过程和载冷体循环过程组成,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压缩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压缩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压缩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压缩制冷装置,所述气体压缩制冷装置由制冷剂循环过程和载冷体循环过程组成,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制冷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波顾彬腾胡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羽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