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板、复合偏振板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485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振板及使用其的复合偏振板、液晶显示装置,所述偏振板在偏振膜的表面直接形成防眩层,薄型轻质性及耐久性能优异,所述偏振板在偏振膜的单面直接形成有由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和聚合引发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且表面具有凹凸的防眩层,所述偏振膜在聚乙烯醇系树脂上吸附有二色性色素且其进行了取向,总光线透射率为50%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偏振板,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在偏振膜 上具备防眩层的偏振板。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该偏振板的复合偏振板、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偏振板可用作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的光学部件。目前,通常使用的偏振板为在偏振 膜的单面或两面经由水系胶粘剂等层叠由透明树脂膜形成的保护膜的结构。作为这样的透 明树脂膜,从光学透明性、透湿性优异方面考虑,大多使用三乙酰纤维素膜(TAC膜)。偏振 板可根据需要经由其它的光学功能层用粘合剂粘贴在液晶单元上,并组装在液晶显示装置 中。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已被大量应用于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汽车导航 系统等移动设备,伴随其应用,开始要求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的偏振板薄型轻量化及高耐久 性(高机械强度)。另外,期待移动用途的液晶显示装置在湿热下也可使用,并且对该装置 所使用的偏振板也要求具有高耐湿热性。相对于此,当长时间置于高湿环境、特别是高温高 湿环境中时,如上所述在偏振膜上粘贴TAC膜作为保护层的传统的偏振板,存在或偏振性 能下降、或偏振膜收缩这样的问题。因而,对层叠在偏振膜上的保护层,要求其在薄型轻量 化的同时提高硬度、改善机械强度及抑制偏振膜收缩的能力(收缩抑制力)。但是,对于粘贴TAC膜作为保护层的偏振板,从作业时的操作性或耐久性能的观 点考虑,难以将保护层的厚度设定为20 μ m以下,薄型轻量化程度有限。作为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例如在日本特开2000-199819号公报(专利文献 1)中,公开有在含有亲水性高分子的偏光膜的单面或两面涂布树脂溶液而形成透明薄膜层 的技术。在日本特开2003-185842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通过使含有具有四氢双 环戊二烯残基或二氢双环戊二烯残基的能量射线聚合性化合物的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 固化,在偏振膜上形成保护膜的技术。在日本特开2004-245924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 公开有在偏振膜的至少单面具有以环氧树脂为主成分的保护膜而形成的偏振板。另外,在 日本特开2005-92112号公报(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利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 物的固化物保护偏振膜的至少单面。另一方面,当户外的光线映入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的偏振板的显示面时,辨识性明 显受损。因此,为了防止这样的户外的光线映入,在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设置有用于防止户 外的光线映入的膜层。用于防止映入的膜层,通常采用利用由光学多膜层产生的干涉的无 反射处理或通过在表面形成微细凹凸使入射光散射来使映入图像晕映的防眩处理。特别是 后者的通过形成微细凹凸使入射光散射的防眩处理层,由于可以比较廉价地进行制造,所 以被广泛用于大型监视器、个人计算机等用途。实施这样的防眩处理的防眩膜,目前利用例如如下的方法等来制造,所述方法是 将分散有填料的树脂溶液涂布在基材片上,通过调节涂布膜厚使填料在涂布膜表面露出, 从而在基材片上形成不规则的凹凸的方法等。另一方面,也尝试过使其不含填料而仅通过形成在透明树脂层的表面的微细凹凸来表现出防眩性。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189106号公 报(专利文献5)中公开有一种防眩膜,其中,以将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夹持在压纹铸型 和透明树脂膜之间的状态使该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固化,形成三维10点平均粗糙度及 三维粗糙度基准面上的邻接的凸部之间的平均距离分别满足规定值的微细的凹凸,由此在 透明树脂膜上层叠具有该表面凹凸的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另外,作为得到 防眩膜的不同类型的压纹法,还可以举出如日本特开2006-53371号公报(专利文献6)所 公开的使用形成镀敷层的模具的方法等。但是,传统的防眩处理在作为偏振板的保护层的透明树脂膜上实施,层叠有所述 防眩膜的偏振板并不能满足近年来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轻量化这样的市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偏振膜的表面直接形成防眩层、且薄型轻量性及 耐久性能优异的偏振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这样的偏振板上层叠位相差 板而适合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复合偏振板。进而,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这 样的偏振板或复合偏振板且可靠性优异的液晶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振板,其在偏振膜的单面直接形成由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 化合物和聚合引发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且表面具有凹凸的 防眩层,所述偏振膜在聚乙烯醇系树脂上吸附二色性色素且其进行了取向,总光线透射率 为50%以下。本专利技术的偏振板中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优选含有分子内具有至少1 个环氧基的的环氧系化合物。该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除了含有该环氧系化合物以 外,还可以含有氧杂环丁烷系化合物。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偏振板中,构成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性 化合物,还可以含有分子内具有至少1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这些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还可以 进一步含有微粒。另外,形成防眩层的这些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还可以进一步含有防 静电剂,由此,由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的防眩层,其表面电阻值可 以设定为1012Ω / □以下。由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防眩层优选其厚度为1 35 μ m。在本专利技术的偏振板中,在所述偏振膜的与设置所述防眩层侧处于相反侧的表面 上,直接形成由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和聚合引发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 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的保护层,这也是有效的。所述保护层也可以是与形成在偏振膜的相反侧的所述防眩层相同的组合物的固 化物。形成偏振膜的在与所述防眩层处于相反侧的保护层优选其厚度为1 35 μ m。如上所述的在偏振膜的单面设置防眩层、在单面设置保护层的偏振板,也可以在 其保护层侧层叠位相差板而制成复合偏振板。根据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备上述任一种偏振板或复合偏振板和液晶单元,且在构成偏振板或复合偏振板的防眩层和偏振膜中,层叠成偏振膜为液 晶单元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偏振膜的表面直接形成兼备保护层的功能的防眩层,所以与 现有的层叠被实施过防眩处理的透明保护膜的方式相比,可以大幅地减小用于赋予防眩性 的层的厚度,进而,由于兼备优异的防眩功能,所以可以谋求偏振板的薄型轻量化。因此,该 偏振板可以优选应用于例如移动用途的液晶显示装置等中。该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情形及优点,根据与附图相联系来理解的本 专利技术的以下的详细说明可以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一例的偏振板1的剖面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其它例的偏振板11的剖面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一例的复合偏振板21的剖面图。图4是分别示意性地表示在图1 图3所示的偏振板1、偏振板11、复合偏振板21 上进一步设置粘合剂层23及剥离膜24而成的偏振板1’(图4 (A))、偏振板11’(图4 (B))、 复合偏振板21’ (图4(C))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偏振板1的最基本的层结构而言,如图1中的示意剖面图所示,在偏振 膜2的单面上直接形成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且在表面具有凹凸3a的 防眩层3。对偏振膜2而言,在聚乙烯醇系树脂上吸附有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偏振板,其中,在偏振膜的单面上直接形成有由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和聚合引发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且表面具有凹凸的防眩层,所述偏振膜在聚乙烯醇系树脂上吸附有二色性色素且其进行了取向,总光线透射率为50%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八寻智惠藤长将司古谷勉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