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容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4854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收容体,其包括:树脂成型而成的筒状收容部,其在一端侧的中央区域具有能够吸引收容物的注排口,并且在另一端侧具有圆形开口;由薄膜片形成呈非独立体的袋状的袋状收容部,其沿着所述筒状收容部的圆形开口被熔敷,在通过所述注排口的吸引时进入所述筒状收容部内且能够紧贴在该筒状收容部的内表面上,其中,所述筒状收容部从所述另一端侧朝向一端侧,其截面从圆形向椭圆形变化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收容高粘性的流动物的收容体
技术介绍
当前,例如如日本特开2001-199455号专利文献所公开,已知有一种能够收容印 刷用油墨那样的高粘性的流动物(以下,称之为“收容物”)的收容体。这种收容体被装填 在打印机等外部装置的规定位置,收容物通过设于外部装置的吸引机构注排而被供给到规 定位置。具体而言,日本特开2001-199455号公开的收容体具有由薄膜状的树脂膜形成为 袋状的容器主体;支承构件,其被装入在该容器主体的内部,将容器主体保持形状为箱型且 具有从容器主体突出的注排口。并且,在上述结构中,当通过泵等从注排口进行吸引时,薄膜状的树脂膜伴随收容 物的流出而以改向支承构件的内部卷起的方式翻转,当收容物注排结束时,树脂膜变化为 进入了支承构件的内部的状态。上述收容体为在由树脂膜形成的容器主体的内侧装入支承构件的结构且支承构 件使容器主体保持为规定形状,故制造工序变得复杂化,且成本升高。另外,上述收容体为支承构件的表面与容器主体广泛紧贴的结构,故若在容器主 体上产生皱纹等,两者的紧贴性易于变得不充分,由此,在吸引时,在两者的间隙(支承构 件的外表面侧)残留有收容物,存在收容物发生浪费的可能性。另外,对于由树脂膜形成的 容器主体而言,考虑保持形状性而采用呈箱型的结构(有底结构),不过,在这样的形状中, 在吸引时即使进入支承构件的内部,但最终与支承构件的内表面的紧贴性差,其结果是,在 支承构件的内表面侧也容易残留收容物。因而,需要一种制造成本廉价且能够尽量不浪费地注排收容物的收容体。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收容体包括树脂成型而成的筒状收容部,其在一端侧的中 央区域具有能够吸引收容物的注排口,并且在另一端侧具有圆形开口 ;由薄膜片形成呈非 独立体的袋状的袋状收容部,其沿着所述筒状收容部的圆形开口被熔敷,在通过所述注排 口的吸引时进入所述筒状收容部内且能够紧贴在该筒状收容部的内表面上,其中,所述筒 状收容部从所述另一端侧朝向一端侧,其截面从圆形向椭圆形变化形状。上述结构的收容体为相对于具有注排口的树脂成型而成的筒状收容部而将形成 为呈非独立体的袋状的袋状收容部沿着筒状收容部的另一端侧的圆形开口熔敷的结构,因 此,结构变得简单,且能够容易制造,成本得以降低。尤其是,袋状收容部构成为非独立体 (侧部及底部三者熔敷的状态),故熔敷工序变得简单,且低成本得以实现。另外,上述袋状收容部构成为非独立体,故当沿着筒状收容部的圆形开口熔敷时, 其截面形状在熔敷部变成圆形,但随着从熔敷部离开,其截面变化为椭圆形(该袋状收容 部在自筒状收容部的注排口的吸引时,进入筒状收容部内且紧贴在其内表面上)。考虑这样的形状,筒状收容部从熔敷部朝向注排口侧,其截面从圆形变化形状为椭圆形,并与进入的 袋状收容部的截面形状相对应,因此,在袋状收容部不会产生皱纹等而紧贴在筒状收容部 的内表面上,且能够效率良好地注排收容物。另外,筒状收容部中与袋状收容部的熔敷部分构成为圆形,因此,在收容物的吸引 时也不会产生压溃等,进而筒状收容部其基本形状为从截面圆形变化为截面椭圆形的结 构,且内表面整体构成为弯曲面,因此,在收容物的吸引时难以残留收容物。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收容体包括树脂成型而成的圆筒状的圆筒收容部, 其在一端侧的中央区域具有能够吸引收容物的注排口 ;由薄膜片形成呈非独立体的袋状的 袋状收容部,其沿着所述圆筒收容部的另一端侧的圆形开口熔敷,在通过所述注排口的吸 引时进入所述圆筒收容部内且能够紧贴在该筒状收容部的内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袋 状收容部具有在相对于所述圆筒收容部的长度方向的收容长度的90% 110%的范围内 的长度,并将与熔敷部相反的端部侧的拐角部切除。上述结构的收容体为相对于具有注排口的树脂成型而成的圆筒收容部而将形成 为呈非独立体的袋状的袋状收容部沿着圆筒收容部的另一端侧的圆形开口熔敷的结构,因 此,结构变得简单,且能够容易制造,成本得以降低。另外,收容体其基本部分为圆筒形状, 故在收容物的吸引时,难以残留收容物,且对袋状收容部在非独立体将与熔敷部相反的端 部侧的拐角部切除,故难以残留收容物。进而,袋状收容部构成为相对于圆筒收容部的长度 方向的收容长度在90% 110%的范围内的长度,因此,在吸引时向圆筒收容部的内部翻 转而拉入时,其底缘区域能够位于注排口部分的附近,由此,能够有效地注排收容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如下所述。其中的一部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通过实施 本专利技术来得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可通过以下特别指出的方式和组合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部分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附图阐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与上述 大致描述和下面的具体描述一起,足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容体的立体图。图2A是收容体的主视图。图2B是收容体的侧视图。图3A是沿着图2A的A-A线的剖视图。图3B是沿着图2B的B-B线的剖视图。图3C是沿着图2B的C-C线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袋状收容部(非独立体)的结构的图,且是表示未切除端部侧的拐角 部的结构的图。图5A-C是表示图1所示的袋状收容部的结构的图,且是表示端部侧的拐角部的缺 欠部的结构例的图。图6A-F是依次表示在图1所示的收容体中收容高粘性的收容物,并从注排口吸引 时的袋状收容部的变形的图。图7A是被安装于注排口的闭塞防止构件的立体图。图7B是被安装于注排口的闭塞防止构件的主视图。图7C是被安装于注排口的闭塞防止构件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在注排口部分安装了图7所示的闭塞防止构件的状态的图。图9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容体的立体图。图9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容体的主视图。图IOA是表示图9A、9B所示的圆筒收容部的结构的图。图10BU0C是表示圆筒收容部的变形例的图。图IlA是表示未切除端部侧的拐角部的袋状收容部的结构的图。图12A-C是表示图9A、9B所示的袋状收容部的结构的图,且是表示端部侧的拐角 部的切除状态的例的图。图13A-F是依次表示在图9A、9B所示的收容体中收容高粘性的收容物,并从注排 口吸引时的袋状收容部的变形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 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容体1具有筒状收容部2, 其收容油墨等高粘性的流动物(称之为“收容物”),且如后所述其截面形状从圆形(熔敷 部侧)向椭圆形(注排口侧)变化;袋状收容部3,其沿着该筒状收容部2的下方的圆形开 口被熔敷。在上述筒状收容部2中,在一端侧的中心轴上形成有能够吸引收容物的注排口 2a。在本实施方式中,注排口 2a由带有螺纹的口拴构成,通过装卸未图示的盖(密封构件) 能够密封、注排收容物。即,在实际使用收容体1时,在卸除密封构件的状态下装填在外部 装置的规定部位,且通过泵等吸引机构注排收容物。而且,所述注排口 2a不仅可将收容物 注排,也可兼具作为充填收容物的注入口的功能。另外,注排口也可以是相对于密封构件插 入注排针而吸引收容物的结构。上述筒状收容部2例如可由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材料一体 成型(吹塑成型、注射成型等)而成,可由低成本能够制造的生产方法及原材料而构成。另 外,关于其壁厚,为即使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收容体,包括:树脂成型而成的筒状收容部,其在一端侧的中央区域具有能够吸引收容物的注排口,并且在另一端侧具有圆形开口;袋状收容部,其由薄膜片形成为呈非独立体的袋状,且沿着所述筒状收容部的圆形开口熔敷,所述袋状收容部在通过所述注排口进行的吸引时进入所述筒状收容部内且能够紧贴在该筒状收容部的内表面上,其中,从所述另一端侧朝向一端侧,所述筒状收容部的剖面的形状从圆形向椭圆形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井幸夫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吉穆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