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换向器用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换向器用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34835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3
本申请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换向器用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换向器用模塑料由不饱和聚二元酸二元醇酯树脂、引发剂、促进剂、增强剂、无机填料、脱模剂、颜料混合组成,促进剂由促进剂Ⅰ和促进剂Ⅱ混合组成,脱模剂为硬脂酸、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和乙烯基双硬脂酰胺中的任意两种;其制备方法为:将不饱和聚二元酸二元醇酯树脂、引发剂、促进剂、增强剂、无机填料、脱模剂、颜料搅拌混合后,混炼,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进行破碎、筛分,得到换向器用模塑料。本申请换向器用模塑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耐热性能和电学性能,可应用在换向器中,满足模塑料制件在换向器中的高强度、高绝缘性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高分子材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换向器用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换向器,也叫整流子,在电动机转动时起换向作用。在结构上,换向器通常是由铜质的圆柱形换向片和固定在换相片内侧的圆柱形绝缘材料构成。

2、团状模塑料是一种半干法制造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制品的模压中间材料,通常由不饱和聚酯树脂、低收缩、引发剂、内脱模剂、矿物填料、玻璃纤维等组成,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耐热性,所以被广泛用于制备换向器的绝缘材料。

3、然而,在小型电机上安装换向器时,通常是将换向器和转子上固定的轴通过过盈配合插接。因此,将转子上的轴插入换向器内径中时,要求团状模塑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4、虽然,增加团状模塑料中玻璃纤维的含量可以提高团状模塑料的柔韧性,但是模塑料粒子中的玻璃纤维容易外露并起球,增大了模塑料粒子在成型工艺中的摩擦力,使得加工成型的模塑料制品难以脱离模具。然而,若强行将模塑料制品从模具中顶出,模塑料制品容易出现翘曲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模塑料的柔韧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换向器用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换向器用模塑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换向器用模塑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4、不饱和聚二元酸二元醇酯树脂30~40%;

5、引发剂0.5~1%;

6、促进剂0.4~0.8%;

7、增强剂15~40%;</p>

8、无机填料20~40%;

9、脱模剂1~3%;

10、颜料0~1%;

11、所述促进剂由促进剂ⅰ和促进剂ⅱ混合组成;

12、所述脱模剂为硬脂酸、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和乙烯基双硬脂酰胺中的任意两种。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上述双促进剂和双脱模剂,不仅使制备模塑料的多种原料在辊压过程中不易脱辊、粘辊,还能降低模塑料粒子在成型工艺中的摩擦力,使所得的模塑料在高温成型的过程中能快速成型脱模。因此既满足了模塑料制备工艺,又达到成型工艺要求。

14、同时,通过优化本申请模塑料中各原料的添加量,然后加入大比例的增强剂,有利于提高所得模塑料的力学性能。

15、优选的,所述换向器用模塑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16、不饱和聚二元酸二元醇酯树脂33~35%;

17、引发剂0.6~0.8%;

18、促进剂0.6~0.8%;

19、增强剂25~30%;

20、无机填料32.7~37.1%;

21、脱模剂1.5~1.8%;

22、颜料0~0.9%。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本申请模塑料中促进剂、脱模剂和增强剂的添加量,所得的模塑料不仅满足制备工艺和成型工艺的要求,可以快速成型脱模,并且还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24、优选的,所述促进剂ⅰ和促进剂ⅱ的重量比为1:(1~2.5)。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促进剂ⅰ和促进剂ⅱ按上述重量比例添加至制备模塑料的总原料中,有利于促使不饱和聚二元酸二元醇酯树脂、引发剂、增强剂等原料在混炼时充分混合并固化,有利于减少原料混合物在混炼时粘辊、脱辊,从而提高最终所得模塑料的力学性能。

26、优选的,所述脱模剂由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混合组成,所述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的重量比为1:(0.25~1)。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是两种高温脱模剂,其中,硬脂酸钙的熔点比硬脂酸锌的熔点高。通过采用低熔点的硬脂酸锌和高熔点硬脂酸钙复配作为脱模剂,然后按上述重量比例添加至制备模塑料的制备总原料中,可促使模塑料在高温成型过程中快速成型脱模,便于加工包含高含量增强剂的模塑料,得到兼具优良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模塑料。

28、优选的,所述脱模剂由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混合组成,所述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的重量比为1:0.5。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按上述比例混合后,各原料能充分均匀混合,并且发现换向器用模塑料在高温成型过程中能快速成型脱模,加工性能较高,所得换向器用模塑料的成品力学性能较好。

30、优选的,所述不饱和聚二元酸二元醇酯树脂的软化点为90~105℃,酸值为10~20mgkoh/g。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述不饱和聚二元酸二元醇酯树脂和引发剂、促进剂、脱模剂、增强剂等原料混合后,可在20~95℃的温度范围内混炼,得到兼具良好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电学性能的换向器用模塑料。

32、优选的,所述无机填料为滑石粉、碳酸钙、氢氧化铝、硅微粉、云母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述种类的无机填料添加至制备换向器模塑料的总原料中,可提高最终所得换向器模塑料的力学性能。同时,采用氢氧化铝作为无机填料制备所得的换向器模塑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满足模塑料制件在换向器中的高强度、高绝缘性能要求。

3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换向器用模塑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5、一种换向器用模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6、s1:将不饱和聚二元酸二元醇酯树脂、引发剂、促进剂、增强剂、无机填料、脱模剂、颜料搅拌混合后,混炼,得到混合物;

37、s2:将混合物进行破碎、筛分,得到换向器用模塑料。

3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不饱和聚二元酸二元醇酯树脂、引发剂、促进剂等混合物原料采用双辊辊压混炼,当采用的不饱和聚二元酸二元醇酯树脂的软化点为90~105℃时,通过控制前辊的温度在75~95℃范围内,后辊的温度为常温,混炼时间在4~7min时,各种原料在双辊辊压过程中不易脱辊、粘辊,并且能充分混合均匀。因此,换向器用模塑料在高温成型过程中的加工性能较好,并且可快速成型脱模,从而得到兼具良好柔韧性、加工性能的换向器用模塑料。

39、同时,本申请制备换向器用模塑料的原料,均可国内采购,因此换向器用模塑料的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生产。而且,本申请混合物原料采用双辊辊压混炼时的温度,可依据不饱和聚二元酸二元醇酯树脂的软化点进行调节加工,因此换向器用模塑料配方的适用性较广。

40、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换向器用模塑料的应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41、一种换向器用模塑料的应用,所述换向器用模塑料在换向器中的应用。

4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换向器用模塑料,柔韧性高,成型加工性能好,可应用于制备换向器,特别是应用于小型电动机中的换向器。因为采用本申请换向器用模塑料制备的换向器,柔韧性好,即使换向器在和转子上固定的轴通过过盈配合插接时,也不易损坏。

43、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4、在本申请换向器用模塑料的制备总原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向器用模塑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用模塑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向器用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Ⅰ和促进剂Ⅱ的重量比为1:(1~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用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剂由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混合组成,所述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的重量比为1:(0.2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向器用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剂由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混合组成,所述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的重量比为1: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用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聚二元酸二元醇酯树脂的软化点为90~105℃,酸值为10~20mgKOH/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用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为滑石粉、碳酸钙、氢氧化铝、硅微粉、云母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8.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换向器用模塑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换向器用模塑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用模塑料在换向器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向器用模塑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用模塑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向器用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ⅰ和促进剂ⅱ的重量比为1:(1~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用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剂由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混合组成,所述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的重量比为1:(0.2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向器用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剂由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混合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招沙再先沐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欧亚合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