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接触器的基座及接触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接触器的基座及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4829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接触器的基座及接触器。该接触器的基座包括触头安装空间和导向槽,其中,触头安装空间设置于基座的侧面,触头安装空间的底部设有用于承托静触头的支撑面,触头安装空间的相对两内侧壁上均设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包括与静触头的一端抵接的第一限位面,以及设置在静触头的上方的第二限位面;导向槽设置在基座的底面,导向槽上设有与触头安装空间连通的安装孔,安装孔用于供螺钉穿设以使得螺钉与静触头连接。该接触器的基座能够解决自动装配时静触头安装不到位、螺钉安装歪斜、卡滞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尤其涉及一种接触器的基座及接触器


技术介绍

1、接触器是一种用于远距离的频繁接通和分断电路的电器,主要由底座、置于底座上的基座和安装于底座和基座之间的线圈组成。

2、目前,一般通过人工手动将静触头安装在基座内,安装效率较低。也有些厂家为了提高安装效率采用机械手自动装配静触头,但由于机械手的灵活性没有人手高,容易受现有基座结构的限制,导致易出现静触头安装不到位、螺钉安装歪斜、卡滞等问题。

3、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接触器的基座及接触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触器的基座,其能够解决自动装配时静触头安装不到位、螺钉安装歪斜、卡滞等问题。

2、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接触器的基座,包括:

4、触头安装空间,设置于所述接触器的基座的侧面,所述触头安装空间的底部设有用于承托静触头的支撑面,所述触头安装空间的相对两内侧壁上均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包括与所述静触头的一端抵接的第一限位面,以及设置在所述静触头的上方的第二限位面;

5、导向槽,设置在所述接触器的基座的底面,所述导向槽上设有与所述触头安装空间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供螺钉穿设以使得所述螺钉与所述静触头连接。

6、可选地,所述支撑面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触头安装空间的相对两内侧壁相连的第一支撑分面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分面的第二支撑分面,所述第一支撑分面沿所述静触头的安装方向延伸。

7、可选地,所述支撑面呈类“u”形,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分面分别抵接于所述静触头的下表面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支撑分面抵接于所述静触头的下表面的后侧。

8、可选地,所述安装孔朝向所述导向槽的一端的边沿设有第一斜导面,所述第一斜导面在所述安装孔的轴向上向所述触头安装空间的方向倾斜。

9、可选地,所述导向槽呈圆柱形,所述导向槽的内壁与所述螺钉的头部间隙配合。

10、可选地,所述接触器的基座上还设有与所述触头安装空间连通的第一避让空间,所述第一避让空间用于容纳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夹持所述静触头的端部将所述静触头安装于所述触头安装空间内。

11、可选地,所述支撑面的下方设有第二避让空间,所述第二避让空间用于容纳机械手。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接触器,包括静触头、螺钉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接触器的基座,所述静触头安装于所述接触器的基座的触头安装空间内,所述螺钉穿过所述接触器的基座上的安装孔连接于所述静触头上的螺纹连接孔。

13、可选地,所述螺纹连接孔朝向所述安装孔的一端的边沿设有第二斜导面,所述第二斜导面在所述螺纹连接孔的轴向上向所述触头安装空间的方向倾斜。

14、可选地,所述螺钉包括未设置螺纹的光杆段和与所述光杆段相连的螺纹段,所述光杆段穿过所述螺纹连接孔后使所述螺纹段与所述螺纹连接孔相连。

15、可选地,所述光杆段的外径小于所述螺纹连接孔的内径。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触器的基座,包括触头安装空间和导向槽。机械手夹持静触头后,先将其放置在触头安装空间的支撑面上,然后由外向内推动静触头,直至静触头与限位凸台的第一限位面抵接,则静触头安装到位,即通过限位凸台,能够解决静触头安装不到位问题。并且,限位凸台的第二限位面还能够与支撑面配合,在高度方向上对静触头进行限位,提高了静触头预安装的稳定性。

18、通过在基座的底面设置导向槽来导向螺钉的安装方向,使得自动送螺钉机构能够按照所需角度将螺钉顺利送入安装孔内,为后续拧螺钉工序做好准备。即导向槽的设置,同时通过限位凸台的设置使静触头安装到位,能够解决螺钉安装歪斜和卡滞的问题,保证螺钉能顺利与静触头连接。

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接触器,包括静触头、螺钉和上述的接触器的基座。该接触器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接触器的基座,使得该接触器能够在自动生产线上进行组装,并且生产效率和合格率均较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接触器的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111)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触头安装空间(110)的相对两内侧壁相连的第一支撑分面(1111)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分面(1111)的第二支撑分面(1112),所述第一支撑分面(1111)沿所述静触头(200)的安装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111)呈类“U”形,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分面(1111)分别抵接于所述静触头(200)的下表面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支撑分面(1112)抵接于所述静触头(200)的下表面的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30)朝向所述导向槽(120)的一端的边沿设有第一斜导面(131),所述第一斜导面(131)在所述安装孔(130)的轴向上向所述触头安装空间(110)的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20)呈圆柱形,所述导向槽(120)的内壁与所述螺钉(300)的头部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器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的基座(100)上还设有与所述触头安装空间(110)连通的第一避让空间(140),所述第一避让空间(140)用于容纳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夹持所述静触头(200)的端部将所述静触头(200)安装于所述触头安装空间(110)内。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器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111)的下方设有第二避让空间(113),所述第二避让空间(113)用于容纳机械手。

8.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静触头(200)、螺钉(300)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器的基座(100),所述静触头(200)安装于所述接触器的基座(100)的触头安装空间(110)内,所述螺钉(300)穿过所述接触器的基座(100)上的安装孔(130)连接于所述静触头(200)上的螺纹连接孔(2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连接孔(210)朝向所述安装孔(130)的一端的边沿设有第二斜导面(211),所述第二斜导面(211)在所述螺纹连接孔(210)的轴向上向所述触头安装空间(110)的方向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300)包括未设置螺纹的光杆段(310)和与所述光杆段(310)相连的螺纹段(320),所述光杆段(310)穿过所述螺纹连接孔(210)后使所述螺纹段(320)与所述螺纹连接孔(210)相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接触器的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111)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触头安装空间(110)的相对两内侧壁相连的第一支撑分面(1111)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分面(1111)的第二支撑分面(1112),所述第一支撑分面(1111)沿所述静触头(200)的安装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111)呈类“u”形,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分面(1111)分别抵接于所述静触头(200)的下表面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支撑分面(1112)抵接于所述静触头(200)的下表面的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30)朝向所述导向槽(120)的一端的边沿设有第一斜导面(131),所述第一斜导面(131)在所述安装孔(130)的轴向上向所述触头安装空间(110)的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20)呈圆柱形,所述导向槽(120)的内壁与所述螺钉(300)的头部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器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的基座(100)上还设有与所述触头安装空间(110)连通的第一避让空间(1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章星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