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4710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2
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包括主体部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内部的驱动组件以及设置在底座一侧的存水组件,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挖掘机臂组件,所述挖掘机臂组件的上端设置有挖掘机大臂组件,所述挖掘机大臂组件的下端设置有吸水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外部的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蜗杆以及设置在底座内部上端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涡轮,通过水管卡扣将第一软管、第二软管与潜水排污泵相互连接,借助潜水排污泵对基坑内的污水进行吸水,经过第一软管、第二软管输送到存水盒内,实现装置的排水功能,提高排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特别是一种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1、基坑排水是指在基坑开挖和施工过程中,利用排水系统将基坑内的水流引导和排出的过程,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排水是十分关键一道工序,尤其在雨季降水较多时基坑排水尤为重要,基坑排水的目的是保持基坑干燥,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和施工的安全性。

2、但是,现有的基坑排水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时,场地内地形多为裸土,大部为未硬化场地,雨季降水后,场地泥泞,甚至存在大量积水,工人在进行排水工作时,存在多种不安全因素,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基坑的复杂性,因此存在着工人在布置水泵抽水时尤为困难,往往在布置水泵上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且需要多个工人,如此一来则比较耗时耗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工人在布置水泵抽水时尤为困难,往往在布置水泵上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且需要多个工人,如此一来则比较耗时耗力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3、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包括,主体部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内部的驱动组件以及设置在底座一侧的存水组件,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挖掘机臂组件,所述挖掘机臂组件的上端设置有挖掘机大臂组件,所述挖掘机大臂组件的下端设置有吸水组件。

5、作为本技术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外部的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蜗杆以及设置在底座内部上端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蜗轮。

6、作为本技术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存水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一侧的存水盒、设置在存水盒上端的进水口以及设置在存水盒一侧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设置有水塞。

7、作为本技术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存水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一侧的存水盒、设置在存水盒上端的进水口以及设置在存水盒一侧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设置有水塞。

8、作为本技术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挖掘机臂组件包括设置在转轴上端的固定架、设置在固定架之间的滚轴、以及设置在滚轴上的挖掘机臂,所述挖掘机臂与滚轴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固定架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滚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滚轴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端设置有短支板,所述短支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滑轴,所述第一滑轴上设置有长支板,所述长支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滑轴,所述第二滑轴上设置有连板。

9、作为本技术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挖掘机臂的上端设置有圆顶,所述挖掘机臂上端的两侧设置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上设置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的上端设置有第四电机与直板,所述直板与连板固定连接。

10、作为本技术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挖掘机大臂组件包括设置在滑动件下端的挖掘机大臂、设置在滑动件一侧的水管卡扣以及设置在水管卡扣一侧的第一软管,所述水管卡扣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软管。

11、作为本技术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挖掘机大臂下端的龙门架、设置在龙门架之间的潜水排污泵以及设置在潜水排污泵一侧的连管。

12、本技术的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水管卡扣将第一软管、第二软管与潜水排污泵相互连接,借助潜水排污泵对基坑内的污水进行吸水,经过第一软管、第二软管输送到存水盒内,实现装置的排水功能,提高排水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02)包括设置在底座(101)外部的第一电机(102a)、设置在第一电机(102a)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蜗杆(102b)以及设置在底座(101)内部上端的转轴(102c),所述转轴(102c)上设置有蜗轮(102d)。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组件(103)包括设置在底座(101)一侧的存水盒(103a)、设置在存水盒(103a)上端的进水口(103b)以及设置在存水盒(103a)一侧的出水口(103c),所述出水口(103c)内设置有水塞(103d)。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104)包括设置在底座(101)与存水盒(103a)下端的龙门板(104a)、设置在龙门板(104a)内的移动轴(104b)以及设置在移动轴(104b)上的滚轮(104c)。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机臂组件(105)包括设置在转轴(102c)上端的固定架(105a)、设置在固定架(105a)之间的滚轴(105b)、以及设置在滚轴(105b)上的挖掘机臂(105c),所述挖掘机臂(105c)与滚轴(105b)上开设有凹槽(105d),所述固定架(105a)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05e),所述固定架(105a)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电机(105f),所述第二电机(105e)的输出端与滚轴(105b)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105f)的输出端贯穿滚轴(105b)固定连接有旋转轴(105g),所述旋转轴(105g)的外端设置有短支板(105h),所述短支板(105h)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滑轴(105i),所述第一滑轴(105i)上设置有长支板(105j),所述长支板(105j)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滑轴(105k),所述第二滑轴(105k)上设置有连板(105l)。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机臂(105c)的上端设置有圆顶(105m),所述挖掘机臂(105c)上端的两侧设置有滑动轴(105n),所述滑动轴(105n)上设置有滑动件(105o),所述滑动件(105o)的上端设置有第四电机(105p)与直板(105q),所述直板(105q)与连板(105l)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机大臂组件(106)包括设置在滑动件(105o)下端的挖掘机大臂(106a)、设置在滑动件(105o)一侧的水管卡扣(106b)以及设置在水管卡扣(106b)一侧的第一软管(106c),所述水管卡扣(106b)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软管(106d)。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组件(107)包括设置在挖掘机大臂(106a)下端的龙门架(107a)、设置在龙门架(107a)之间的潜水排污泵(107b)以及设置在潜水排污泵(107b)一侧的连管(107c)。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02)包括设置在底座(101)外部的第一电机(102a)、设置在第一电机(102a)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蜗杆(102b)以及设置在底座(101)内部上端的转轴(102c),所述转轴(102c)上设置有蜗轮(102d)。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组件(103)包括设置在底座(101)一侧的存水盒(103a)、设置在存水盒(103a)上端的进水口(103b)以及设置在存水盒(103a)一侧的出水口(103c),所述出水口(103c)内设置有水塞(103d)。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104)包括设置在底座(101)与存水盒(103a)下端的龙门板(104a)、设置在龙门板(104a)内的移动轴(104b)以及设置在移动轴(104b)上的滚轮(104c)。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杂地形用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机臂组件(105)包括设置在转轴(102c)上端的固定架(105a)、设置在固定架(105a)之间的滚轴(105b)、以及设置在滚轴(105b)上的挖掘机臂(105c),所述挖掘机臂(105c)与滚轴(105b)上开设有凹槽(105d),所述固定架(105a)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05e),所述固定架(105a)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电机(105f),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全何文静冯康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德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