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4566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属于芦笋种植技术领域。一种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芦笋种子进行催芽,并对催芽后的种子进行播种,得到芦笋幼苗;S2:对选地进行翻耕、整理,开沟撒肥;S3:将芦笋幼苗定植于种植沟中部,定植一周后。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搭建的支撑组件会对管理和采摘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在定植初期进行固定距离的搭架埋设,并对相邻的两个搭架之间栓设绳索,绳索设置有三根,其中两根作用支撑绳索,提高整体支撑的牢固性,另外一个绳索在除草施肥以及采摘时从芦笋的下方向上移动,便于控制,利于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芦笋种植,具体为一种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我国,芦笋的种植面积比较大,公开号为cn11576977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芦笋搭架种植方法,为了解决芦笋在风中易倒伐,使得芦笋畸形生长,个头矮化,减产的问题,该专利技术中使用支撑组件对种植的芦笋进行支撑,可避免芦笋在风中倒伐。

2、搭架方法能够减少芦笋倒伐,充分保障芦笋的正常生长,增加产能,但是该专利技术中采用的支撑组件在使用时,彼此之间连接成网格状,在对芦笋进行管理和采摘时,搭建的支撑组件会对管理和采摘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不便于管理和采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通过一个绳索在除草施肥以及采摘时从芦笋的下方向上移动,能够将新长的芦笋枝叶进行固定,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对芦笋种子进行催芽,并对催芽后的种子进行播种,得到芦笋幼苗;

4、s2:对选地进行翻耕、整理,开沟撒肥;

5、s3:将芦笋幼苗定植于种植沟中部,定植一周后,检查幼苗存活情况,发现死亡植株时及时清理并补栽;

6、s4:在种植沟的上搭设支撑芦笋的搭架,在搭架上栓设固定绳索,芦笋生长过程中,控制固定绳索的支撑部分位于芦笋茎秆总高的2/3处;

7、s5:施肥管理,定时对芦笋植株施肥灌溉;p>

8、s6:定植当年不采笋,第二年开始采笋,第三年起采笋成熟,每次采笋后均覆土至沟面原状。

9、优选的,所述步骤s1的具体过程如下:选取颗粒饱满的种子,进行晾晒,晒两天后,取种子在45-55℃的温水中浸泡15分钟,再在杀菌剂溶液中浸泡35-50h后搅拌,去除种子表面蜡质,将催芽的种子播种到营养土中,待种子发芽,得到芦笋幼苗。

10、优选的,所述步骤s2的具体过程如下: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透气性好、排灌方便、不易积水的沙壤土作为种植园,翻耕40-50cm,暴晒2天后细碎平整,开设宽1m、深20-25cm的种植沟,沟与沟之间间距15cm以上,沟中施放基肥,每亩2500-3000kg,施肥后,使用细土将肥料覆盖。

11、优选的,所述步骤s3的具体过程如下:种植沟处理结束后将芦笋幼苗定植于种植沟中部,株距30-35cm,定植时将幼苗地下茎部分,有着生鳞芽的一端顺着沟的走向分布,并将幼苗储藏根均匀展开覆土3-5cm并按实,再覆盖细土5-7cm,压实,浇足透根水,定植第二日松土3-5cm,松土时切勿损伤育苗。

12、优选的,所述步骤s4的具体过程如下:

13、在种植沟上定植芦笋时,设定固定距离进行空植,该种植穴内不进行芦笋种植,为搭架空留搭设位置;

14、在芦笋定植后,将空植的种植穴挖深,插入搭架,对搭架的底部埋土,固定搭架;

15、在搭架的下端栓设绳索,绳索位于芦笋两侧,随着芦笋的长高,不断的调整绳索高度,使之支撑部分位于芦笋茎秆总高的2/3处。

16、优选的,所述两个搭架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7m,搭架的高度为1.2-1.5m。

17、优选的,所述搭架的形状为v字形或者m字形,搭架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栓绳孔,栓绳孔用于固定绳索的端部。

18、优选的,所述搭架下端单侧绳索的数量不少于三根,定植初期,三根绳索位于同一栓绳孔内,随着芦笋的生长,两根绳索向上分布起到支撑作用,留一根绳索在搭架的下端用于管理使用。

19、优选的,所述步骤s5的具体过程如下:定植后第12天浇1次水溶肥,逐株浇灌,每株幼苗浇足1kg;定植50天施放有机肥,幼苗四周挖沟填肥,每株1kg,施肥后覆土至沟面与地平面平齐;之后每月除草一次,除草后松土3-5cm,再培土2-3cm,至沟面高于地平面10-12cm时不再培土;之后每年施肥三次,分别在4月、9月、11月,每次每株施放有机肥1.5-2kg。

20、优选的,所述s6的具体过程如下:定植当年不采笋,第二年春季不采笋,6月开始采收新抽发的嫩茎,采收50天,之后将母茎割掉,重新留茎;第三年起每年4月上旬开始采笋,每株留2-3支母茎,之后随时采收长出的成熟嫩茎,至8月上旬停止采收;每次采笋后均覆土至沟面原状。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在定植初期进行固定距离的搭架埋设,并对相邻的两个搭架之间栓设绳索,绳索设置有三根,其中两根作用支撑绳索,能够芦笋茎秆总高的2/3处及以下进行支撑,提高整体支撑的牢固性,另外一个绳索在除草施肥以及采摘时从芦笋的下方向上移动,能够将新长的芦笋枝叶进行固定,避免除草施肥以及采摘时对下方的芦笋枝叶造成损伤,而提前将该绳索进行固定,因为在定植初期,芦笋枝叶少,方便人员走动,容易安装,使用时,从两端同时将绳索向上移动即可,便于控制,利于管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具体过程如下:选取颗粒饱满的种子,进行晾晒,晒两天后,取种子在45-55℃的温水中浸泡15分钟,再在杀菌剂溶液中浸泡35-50h后搅拌,去除种子表面蜡质,将催芽的种子播种到营养土中,待种子发芽,得到芦笋幼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具体过程如下: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透气性好、排灌方便、不易积水的沙壤土作为种植园,翻耕40-50cm,暴晒2天后细碎平整,开设宽1m、深20-25cm的种植沟,沟与沟之间间距15cm以上,沟中施放基肥,每亩2500-3000kg,施肥后,使用细土将肥料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具体过程如下:种植沟处理结束后将芦笋幼苗定植于种植沟中部,株距30-35cm,定植时将幼苗地下茎部分,有着生鳞芽的一端顺着沟的走向分布,并将幼苗储藏根均匀展开覆土3-5cm并按实,再覆盖细土5-7cm,压实,浇足透根水,定植第二日松土3-5cm,松土时切勿损伤育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的具体过程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搭架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7m,搭架的高度为1.2-1.5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架的形状为V字形或者M字形,搭架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栓绳孔,栓绳孔用于固定绳索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架下端单侧绳索的数量不少于三根,定植初期,三根绳索位于同一栓绳孔内,随着芦笋的生长,两根绳索向上分布起到支撑作用,留一根绳索在搭架的下端用于管理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的具体过程如下:定植后第12天浇1次水溶肥,逐株浇灌,每株幼苗浇足1kg;定植50天施放有机肥,幼苗四周挖沟填肥,每株1kg,施肥后覆土至沟面与地平面平齐;之后每月除草一次,除草后松土3-5cm,再培土2-3cm,至沟面高于地平面10-12cm时不再培土;之后每年施肥三次,分别在4月、9月、11月,每次每株施放有机肥1.5-2kg。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的具体过程如下:定植当年不采笋,第二年春季不采笋,6月开始采收新抽发的嫩茎,采收50天,之后将母茎割掉,重新留茎;第三年起每年4月上旬开始采笋,每株留2-3支母茎,之后随时采收长出的成熟嫩茎,至8月上旬停止采收;每次采笋后均覆土至沟面原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具体过程如下:选取颗粒饱满的种子,进行晾晒,晒两天后,取种子在45-55℃的温水中浸泡15分钟,再在杀菌剂溶液中浸泡35-50h后搅拌,去除种子表面蜡质,将催芽的种子播种到营养土中,待种子发芽,得到芦笋幼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具体过程如下: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透气性好、排灌方便、不易积水的沙壤土作为种植园,翻耕40-50cm,暴晒2天后细碎平整,开设宽1m、深20-25cm的种植沟,沟与沟之间间距15cm以上,沟中施放基肥,每亩2500-3000kg,施肥后,使用细土将肥料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具体过程如下:种植沟处理结束后将芦笋幼苗定植于种植沟中部,株距30-35cm,定植时将幼苗地下茎部分,有着生鳞芽的一端顺着沟的走向分布,并将幼苗储藏根均匀展开覆土3-5cm并按实,再覆盖细土5-7cm,压实,浇足透根水,定植第二日松土3-5cm,松土时切勿损伤育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的具体过程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管理的芦笋搭架种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桂根杨兵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绿九湾瓜果蔬菜种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