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食用菌层架栽培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454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棚室食用菌层架栽培通风装置,安装于无后墙棚室的中间上部或者有后墙棚室的后墙上部;通风装置包括风机和风筒,风机的进风口与棚内空间连通,出风口与风筒连接;风筒远离风机的一端结扎封闭;风筒上除顶面以及朝向后墙一面之外的其他面上均间隔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孔;风筒沿棚室的纵向方向布置。本技术可以将风机引入的风越过层架障碍,实现棚内上中下无死角顺畅通风。闭棚使用,有效的解决了食用菌层架栽培中下部空间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湿度过大、层架障碍通风不良的问题;在开窗或揭膜使用时,本装置可以使棚内空气快速排出,实现棚内外气体交换;与水帘配合使用,可以减低棚内温度,利于夏季棚内顺利出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棚室通风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棚室食用菌层架栽培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1、农业环境是农业种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农业大棚种植过程中,温室大棚需要经常通风换气,这样对于大棚蔬菜和植物有调温、调湿、调节二氧化碳浓度、排除有害气体等多方面的有益作用。

2、现有的大棚或温室为了便于进行换气,需要安装棚室通风装置。棚室通风装置是采用机械方法向棚室内送入足够的新鲜空气,同时把棚室内不符合生产要求的污浊空气排出,使室内空气满足生产过程需要。常见的棚室通风装置有风机水帘、负压风机等。但是目前这些常见的棚室通风装置一般安装于棚室侧壁,与室外空气相连,棚室不能完全密闭。一是在夏季和冬季时室外空气对室内温度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棚内作物的生长发育。二是无法解决棚室密闭情况下室内上下左右气体之间的交流。由于棚内养植密度大,作物呼吸作用旺盛,棚室内下部空间二氧化碳浓度高、湿度大,现有通风装置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3、因此,尝试提供一种装置,具有多重作用,既能高效解决棚室内空气交流,又能快速解决棚室内外空气交换,同时,夏季与水帘结合使用,还能降低棚内温度,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棚室食用菌层架栽培通风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棚室食用菌层架栽培通风装置,安装于无后墙棚室的中间上部或者有后墙棚室的后墙上部;所述通风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对应棚室内的风机和风筒,所述风机由风机支撑架支撑固定,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棚内空间连通,出风口与所述风筒连接;所述风筒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风机的外径;所述风筒远离所述风机的一端结扎封闭;所述风筒上除顶面以及朝向后墙一面之外的其他面上均间隔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孔,且相邻两所述出风孔之间的间距为16-20cm;所述出风孔的孔径为2.0-2.5cm;所述风筒沿棚室的纵向方向布置,且其长度以其上所有所述出风孔的出风能全部覆盖住棚室内作物为准。

3、优选地,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风筒之间采用耐高温的条带固定,以确保风机与风筒连接的稳定性。

4、优选地,所述风筒为厚度0.1mm-0.12mm的聚乙烯袋筒。

5、优选地,所述风筒的周长为180-220cm。

6、优选地,棚室面积为300-600㎡时,棚室内安装一组所述通风装置,且所述通风装置中所述风机的功率为2.0-2.5kw。

7、优选地,棚室面积在600㎡以上时,棚室内根据需要安装多组所述通风装置,且多组所述通风装置在棚室内平行布置。

8、优选地,棚室的每两个拱形钢管之间的所述风筒用铁丝固定悬垂。

9、优选地,该棚室食用菌层架栽培通风装置还可进一步搭配水帘使用,所述水帘安装于棚室一侧并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相对。搭配水帘使用,可以调节棚室内温度,高温时使用起到降低棚温的作用。

10、优选地,所述风机与所述水帘在同一高度,二者间距50-150cm。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风装置在棚室内采用风筒连接风机进行引导送风,风筒上开设有若干出风孔,这些出风孔除在风筒的顶面以及朝向后墙一面之外不予布置外,其他面均有布置,这样便可以将风机引入的风多方向且全面均匀的吹向食用菌层架或其他生长密集类作物,使食用菌层架内上下层的空气能够实现交流,空气越过层架障碍,实现棚内上中下无死角顺畅通风。闭棚使用,有效的解决了食用菌层架栽培中下部空间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湿度过大、层架障碍通风不良的问题;在开窗或揭膜使用时,本装置可以使棚内空气快速排出,实现棚内外气体交换。每次开机2-5min,可快速实现空气交流,省工省时,且对棒温波动影响小;夏季与水帘结合使用,还能降低棚温,使食用菌或其他作物正常度夏生长。本技术突破了传统通风设备只能进行室内外通风的限制,实现了室内空气交换、室内外空气交换及夏季降温的多重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棚室食用菌层架栽培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于无后墙棚室的中间上部或者有后墙棚室的后墙上部;所述通风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对应棚室内的风机(1)和风筒(2),所述风机(1)由风机支撑架(8)支撑固定,所述风机(1)的进风口与棚内空间连通,出风口与所述风筒(2)连接;所述风筒(2)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风机(1)的外径;所述风筒(2)远离所述风机(1)的一端结扎(6)封闭;所述风筒(2)上除顶面以及朝向后墙一面之外的其他面上均间隔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孔(3),且相邻两所述出风孔(3)之间的间距为16-20cm;所述出风孔(3)的孔径为2.0-2.5cm;所述风筒(2)沿棚室的纵向方向布置,且其长度以其上所有所述出风孔(3)的出风能全部覆盖住棚室内作物为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棚室食用菌层架栽培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的出风口与所述风筒(2)之间采用耐高温的条带(4)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棚室食用菌层架栽培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2)为厚度0.1mm-0.12mm的聚乙烯袋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棚室食用菌层架栽培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2)的周长为180-2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棚室食用菌层架栽培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棚室面积为300-600㎡时,棚室内安装一组所述通风装置,且所述通风装置中所述风机(1)的功率为2.0-2.5kw。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棚室食用菌层架栽培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棚室面积在600㎡以上时,棚室内根据需要安装多组所述通风装置,且多组所述通风装置在棚室内平行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棚室食用菌层架栽培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棚室的每两个拱形钢管之间的所述风筒(2)用铁丝固定悬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棚室食用菌层架栽培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可搭配水帘(7)使用,所述水帘(7)安装于棚室一侧并与所述风机(1)的进风口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棚室食用菌层架栽培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与所述水帘(7)在同一高度,二者间距50-150c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棚室食用菌层架栽培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于无后墙棚室的中间上部或者有后墙棚室的后墙上部;所述通风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对应棚室内的风机(1)和风筒(2),所述风机(1)由风机支撑架(8)支撑固定,所述风机(1)的进风口与棚内空间连通,出风口与所述风筒(2)连接;所述风筒(2)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风机(1)的外径;所述风筒(2)远离所述风机(1)的一端结扎(6)封闭;所述风筒(2)上除顶面以及朝向后墙一面之外的其他面上均间隔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孔(3),且相邻两所述出风孔(3)之间的间距为16-20cm;所述出风孔(3)的孔径为2.0-2.5cm;所述风筒(2)沿棚室的纵向方向布置,且其长度以其上所有所述出风孔(3)的出风能全部覆盖住棚室内作物为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棚室食用菌层架栽培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的出风口与所述风筒(2)之间采用耐高温的条带(4)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棚室食用菌层架栽培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2)为厚度0.1mm-0.12mm的聚乙烯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义平侯桂森滑帆陈文杰杨志国杨文平孙建明马玉慧贾洁金广田杜维娜齐建军孙文慧杨金慧
申请(专利权)人:太行山食用菌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