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插杆覆膜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插杆覆膜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4506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杆覆膜一体化装置,包括车架,车架由前至后依次设有振动机构、传送机构、压杆机构和覆膜机构;振动机构包括料箱,料箱与车架弹性连接,料箱设有振动元件,料箱内具有多个振动板,多个振动板之间形成棚杆下落的通道;传送机构包括与车架固定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设有至少两个传送组件;压杆机构包括下压组件,下压组件与固定在车架的第二支架滑动连接并与安装在第二支架的升降机构连接,第二支架两侧设有棚杆折弯组件,第二支架还设有伸缩式承接机构;覆膜机构包括设在压杆机构后侧的膜辊及设在车架后端的压膜轮、覆土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工作效率高,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具体涉及一种插杆覆膜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1、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2、插杆覆膜技术在蔬菜和水果种植中是一种重要的培育方式,具有建设成本低,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高等优点,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3、目前,拱棚的施工主要靠手工完成。用测量工具测量固定距离后,使用钻机等辅助机械在两侧钻孔,然后将竹子、玻璃纤维或钢筋等弯曲材料通过插座埋入。人工插杆的工作繁琐且劳动密集,导致工作效率低。插杆完成后,再采用覆膜机或者人工进行覆膜作业,费时费力。同时,不同地区、种植不同蔬菜对拱棚的抗风性和牢固性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插杆的间距、插杆的深度和覆土深度等方面的要求也都不一样,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4、传统方式不仅需要在搭建过程投入大量人力,而且人工测距过程繁琐且误差较大,导致人工作业的结果并不能达到理想状态。

5、专利cn109006057a公开了一种高效半自动小型拱棚插架覆膜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实现了自动的压杆、插杆和覆膜工序,大大节省了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但是其使用时,仍然需要人工将棚杆放入承杆的凹槽中,然后压杆机构进行工作,因此压杆机构需要进行人工上料,棚杆的人工上料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影响了效率,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杆覆膜一体化装置,能够实现压杆的自动上料,无需人工上料,提高了自动化程度,进一步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杆覆膜一体化装置,包括车架,车架由前至后依次设有振动机构、传送机构、压杆机构和覆膜机构;

4、振动机构:包括料箱,料箱与车架弹性连接,料箱设有振动元件,料箱内具有多个振动板,多个振动板之间形成棚杆下落的通道;

5、传送机构:包括与车架固定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设有至少两个传送组件,传送组件用于接收料箱下落的棚杆并传送至压杆机构;

6、压杆机构:包括下压组件,下压组件与固定在车架的第二支架滑动连接并与安装在第二支架的升降机构连接,第二支架两侧设有棚杆折弯组件,第二支架还设有用于接收传送机构传送的棚杆的伸缩式承接机构;

7、覆膜机构:包括设在压杆机构后侧的膜辊及设在车架后端的压膜轮、覆土轮。

8、可选的,多个振动板在料箱内由上至下分布,振动板的进料端高度高于出料端高度,相邻两个振动板中,上方振动板的出料端位于下方振动板的进料端上方以使得相邻三个振动板形成z型排布;

9、进一步的,所述振动板包括第一板部和设在第一板部两侧的第二板部,第二板部与第一板部呈设定钝角且朝下倾斜设置。

10、可选的,所述料箱的一侧设有储杆箱,储杆箱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

11、可选的,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支撑块,沿传送方向,支撑块的顶面设有多个与棚杆相匹配的支撑槽,支撑块的进料端设有上料滑轨,出料端设有出料滑轨,支撑块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另一端与传送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撑块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传送块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与固定在第一支架的第一转动驱动机构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顶升块,顶升块上表面设有与棚杆相匹配的凹槽。

13、可选的,所述伸缩式承接机构包括与第二支架固定的导向套筒,导向套筒与伸缩杆滑动连接以使得伸缩杆能够沿自身轴线方向伸缩运动,所述伸缩杆设有凸块,凸块嵌入转动轴的导向槽中,转动轴与第二转动驱动机构连接,转动轴转动以通过导向槽和凸块的配合带动伸缩杆的伸缩运动。

14、可选的,所述棚杆折弯组件包括折臂,折臂顶端通过扭簧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折臂在第二支架的设置位置与下压组件的位置相对应以使得下压组件下压时能够与折臂接触,将折臂由水平状态向竖直状态转变。

15、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在第二支架顶部的曲柄,曲柄一端与第三转动驱动机构连接,曲柄的另一端与曲柄连杆的一端铰接,曲柄连杆的另一端与下压组件的顶部铰接。

16、可选的,所述下压组件包括下压架,下压架与第二支架滑动连接以沿竖向运动,下压架中部通过连接架连接有下压板,下压板用于与棚杆接触并对棚杆施加下压荷载;

17、进一步的,下压架包括下压架固定部和伸缩设置在下压架固定部两侧的下压件伸缩部,下压架固定部通过连接架连接有下压板,下压架伸缩部与第二支架滑动连接,相应的,第二支架也包括第二支架固定部,第二支架固定部两侧伸缩连接有第二支架伸缩部,第二支架伸缩部与下压架伸缩部滑动连接;

1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包括连接架固定部以及与连接架固定部竖向伸缩连接的连接架伸缩部,连接架伸缩部与下压板固定连接。

19、可选的,所述膜辊的后侧设置有涨紧轴组件,涨紧轴组件包括第一涨紧辊和第二涨紧辊,第一涨紧辊和第二涨紧辊之间形成用于膜穿过的空隙。

20、可选的,压膜轮和覆土轮安装在同一个轮架上,轮架与铰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铰接杆的另一端与车架转动连接以调节覆土宽度。

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22、1.本专利技术的插杆覆膜一体化装置,具有振动机构和传送机构,振动机构的料箱内的棚杆能够通过振动板形成的通道下落,下落过程中在振动板的振动作用下完成找正,使得棚杆落在传送机构时能够码放整齐,传送机构能够对棚杆进行传送,将棚杆传送至压杆机构的伸缩式承接机构,伸缩式承接机构能够接受棚杆并伸缩,使得压杆机构下压棚杆时与棚杆脱离接触,避免对下压的妨碍,整个工作过程中,通过振动机构和传送机构能够实现自动对下压机构进行棚杆的上料,工作人员只需要将棚杆放入料箱即可,进一步提高了插杆覆膜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且避免了人工直接对压杆机构进行上料的安全隐患。

23、2.本专利技术的插杆覆膜一体化装置,下压架和第二支架均采用伸缩式机构,能够进行宽度的调节,进而实现了插杆的宽度调节,连接架也采用伸缩式结构,能够实现插杆高度的调节,从而适应更多种类拱棚的插杆要求,使整个装置的适用性更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杆覆膜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车架由前至后依次设有振动机构、传送机构、压杆机构和覆膜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杆覆膜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振动板在料箱内由上至下分布,振动板的进料端高度高于出料端高度,相邻两个振动板中,上方振动板的出料端位于下方振动板的进料端上方以使得相邻三个振动板形成Z型排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杆覆膜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箱的一侧设有储杆箱,储杆箱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杆覆膜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支撑块,沿传送方向,支撑块的顶面设有多个与棚杆相匹配的支撑槽,支撑块的进料端设有上料滑轨,出料端设有出料滑轨,支撑块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另一端与传送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撑块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传送块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与固定在第一支架的第一转动驱动机构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杆覆膜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式承接机构包括与第二支架固定的导向套筒,导向套筒与伸缩杆滑动连接以使得伸缩杆能够沿自身轴线方向伸缩运动,所述伸缩杆设有凸块,凸块嵌入转动轴的导向槽中,转动轴与第二转动驱动机构连接,转动轴转动以通过导向槽和凸块的配合带动伸缩杆的伸缩运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杆覆膜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棚杆折弯组件包括折臂,折臂顶端通过扭簧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折臂在第二支架的设置位置与下压组件的位置相对应以使得下压组件下压时能够与折臂接触,将折臂由水平状态向竖直状态转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杆覆膜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在第二支架顶部的曲柄,曲柄一端与第三转动驱动机构连接,曲柄的另一端与曲柄连杆的一端铰接,曲柄连杆的另一端与下压组件的顶部铰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杆覆膜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包括下压架,下压架与第二支架滑动连接以沿竖向运动,下压架中部通过连接架连接有下压板,下压板用于与棚杆接触并对棚杆施加下压荷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杆覆膜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滚动轴的后侧设置有涨紧轴组件,涨紧轴组件包括第一涨紧辊和第二涨紧辊,第一涨紧辊和第二涨紧辊之间形成用于膜穿过的空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杆覆膜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压膜轮和覆土轮安装在同一个轮架上,轮架与铰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铰接杆的另一端与车架转动连接以调节覆土宽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杆覆膜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车架由前至后依次设有振动机构、传送机构、压杆机构和覆膜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杆覆膜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振动板在料箱内由上至下分布,振动板的进料端高度高于出料端高度,相邻两个振动板中,上方振动板的出料端位于下方振动板的进料端上方以使得相邻三个振动板形成z型排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杆覆膜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箱的一侧设有储杆箱,储杆箱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杆覆膜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支撑块,沿传送方向,支撑块的顶面设有多个与棚杆相匹配的支撑槽,支撑块的进料端设有上料滑轨,出料端设有出料滑轨,支撑块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另一端与传送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撑块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传送块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与固定在第一支架的第一转动驱动机构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杆覆膜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式承接机构包括与第二支架固定的导向套筒,导向套筒与伸缩杆滑动连接以使得伸缩杆能够沿自身轴线方向伸缩运动,所述伸缩杆设有凸块,凸块嵌入转动轴的导向槽中,转动轴与第二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王亚磊刘庆玺张文涵郝宇甜马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