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扣式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4219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9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扣式电池,包括壳体、电芯组件和导电片;壳体包括底壳和顶壳,底壳与顶壳可拆卸连接,并限定形成有容纳腔;电芯组件包括位于容纳腔内的正电极、负电极以及隔膜,隔膜位于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导电片包括导电片本体以及设于导电片本体远离顶壳一侧的抵压部,导电片本体与顶壳固定连接,抵压部与负电极朝向所述顶壳的表面相抵压。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利用导电片中的抵压部对负电极的表面进行抵压,既可以直接通过导电片实现负电极和顶壳的导电连接,代替了现有技术中垫片和弹片的作用,减少了材料的使用,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并能够降低电池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扣式电池


技术介绍

1、扣式电池(button cel l)通常也称纽扣电池,是指外形类似纽扣的一类电池。扣式电池的直径通常相对更大,而厚度相对更薄。目前的扣式电池包括壳体、电芯组件、弹片以及垫片,壳体包括底壳和上盖,底壳和上盖绝缘配合并形成容纳腔,弹片、垫片以及电芯组件依次安装在容纳腔内。但是在对扣式电池组装的过程中,垫片和弹片极易发生偏移并接触到底壳的边缘,进而导致组装的扣式电池发生微短路或完全短路,从而造成电池性能的快速衰减,甚至出现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扣式电池。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扣式电池,包括:

3、壳体,其包括底壳和顶壳,所述底壳与所述顶壳可拆卸连接,并限定形成有容纳腔;

4、电芯组件,其包括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正电极、负电极以及隔膜,所述隔膜位于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之间;

5、导电片,其包括导电片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导电片本体远离所述顶壳一侧的抵压部,所述导电片本体与所述顶壳固定连接,所述抵压部与所述负电极朝向所述顶壳的表面相抵压。

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片本体在背离负电极的方向环绕于抵压部的周侧,且所述抵压部背离负电极的表面与导电片本体之间形成有空腔。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抵压部沿扣式电池的厚度方向在所述顶壳的内表面上具有第一投影,与所述抵压部相抵压的所述负电极沿扣式电池的厚度方向在顶壳的内表面上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二投影位于第一投影内。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壳包括顶盖以及环绕设于所述顶盖周侧的第一周侧壁,所述第一周侧壁与所述顶盖之间限定形成第一腔室,所述顶壳还包括第二折边壁,第二折边壁设于第一周侧壁背离顶盖的一端,并朝远离第一腔室的方向弯折,且第二折边壁与第一周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安装位;

9、所述底壳包括底盖以及环绕设于所述底盖周侧的第二周侧壁,第二周侧壁与底盖之间限定形成有第二腔室,所述底壳包括第一折边壁,所述第一折边壁设于第二周侧壁背离底盖的一端,并朝靠近第二腔室的方向弯折,且第一折边壁与第二周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安装位;

10、其中,所述第一折边壁伸入至所述第二安装位内,所述第二折边壁伸入至所述第一安装位内,且所述第一折边壁和所述第二折边壁相抵接。

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导电片未组装时,所述导电片具有高度h1,所述电芯组件具有厚度h2,所述底盖具有厚度h3,所述顶盖具有厚度h4,其中,h1、h2、h3和h4的数值之和大于所述扣式电池的厚度。

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折边壁沿扣式电池厚度方向上的长度l4为所述第二周侧壁的长度l2的1/3~1/2;

13、和/或,所述第二折边壁沿扣式电池厚度方向上的长度l3为所述第一周侧壁的长度l1的1/3~1/2。

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扣式电池还包括第一绝缘密封圈和第二绝缘密封圈,第一绝缘密封圈贴附于第二周侧壁和第一折边壁的内表面,第二绝缘密封圈贴附于第一周侧壁和第二折边壁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绝缘密封圈和第二绝缘密封圈用于使得底壳与顶壳之间密封绝缘。

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绝缘密封圈贴附于位于所述第一安装位处的部分第二周侧壁的内表面和第一折边壁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绝缘密封圈贴附于位于所述第一安装位处的部分第一周侧壁的外表面和第二折边壁的外表面。

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扣式电池还包括第三绝缘密封圈和第四绝缘密封圈,第三绝缘密封圈贴附于位于第一安装位处的部分第二周侧壁的外表面和第一折边壁的外表面;第四绝缘密封圈贴附于位于第二安装位处的部分第一周侧壁的内表面和第二折边壁的内表面。

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绝缘密封圈、所述第二绝缘密封圈、所述第三绝缘密封圈以及所述第四绝缘密封圈的材料独立的包括热塑性塑料。

1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9、将导电片本体固定连接在顶壳朝向底壳的表面上,并利用抵压部对负电极的表面进行抵压,既可以直接通过导电片实现负电极和顶壳的导电连接,代替了现有技术中垫片和弹片的作用,减少了材料的使用,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并能够降低电池的重量;又可以能够解决在组装过程中因导电片发生偏移而接触到正极壳,导致电池发生短路的问题。另外,因导电片集成了现有技术中垫片和弹片的作用,能够解决因垫片、导电片的接触界面产生界面电阻的问题,有效地提升了电池的整体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本体在背离负电极的方向环绕于抵压部的周侧,且所述抵压部背离负电极的表面与导电片本体之间形成有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部沿扣式电池的厚度方向在所述顶壳的内表面上具有第一投影,与所述抵压部相抵压的所述负电极沿扣式电池的厚度方向在顶壳的内表面上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二投影位于第一投影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包括顶盖以及环绕设于所述顶盖周侧的第一周侧壁,所述第一周侧壁与所述顶盖之间限定形成第一腔室,所述顶壳还包括第二折边壁,第二折边壁设于第一周侧壁背离顶盖的一端,并朝远离第一腔室的方向弯折,且第二折边壁与第一周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安装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电片未组装时,所述导电片具有高度H1,所述电芯组件具有厚度H2,所述底盖具有厚度H3,所述顶盖具有厚度H4,其中,H1、H2、H3和H4的数值之和大于所述扣式电池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壁沿扣式电池厚度方向上的长度L4为所述第二周侧壁的长度L2的1/3~1/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式电池还包括第一绝缘密封圈和第二绝缘密封圈,第一绝缘密封圈贴附于第二周侧壁和第一折边壁的内表面,第二绝缘密封圈贴附于第一周侧壁和第二折边壁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绝缘密封圈和第二绝缘密封圈用于使得底壳与顶壳之间密封绝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密封圈贴附于位于所述第一安装位处的部分第二周侧壁的内表面和第一折边壁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绝缘密封圈贴附于位于所述第二安装位处的部分第一周侧壁的外表面和第二折边壁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式电池还包括第三绝缘密封圈和第四绝缘密封圈,第三绝缘密封圈贴附于位于第一安装位处的部分第二周侧壁的外表面和第一折边壁的外表面;第四绝缘密封圈贴附于位于第二安装位处的部分第一周侧壁的内表面和第二折边壁的内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密封圈、所述第二绝缘密封圈、所述第三绝缘密封圈以及所述第四绝缘密封圈的材料独立的包括热塑性塑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本体在背离负电极的方向环绕于抵压部的周侧,且所述抵压部背离负电极的表面与导电片本体之间形成有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部沿扣式电池的厚度方向在所述顶壳的内表面上具有第一投影,与所述抵压部相抵压的所述负电极沿扣式电池的厚度方向在顶壳的内表面上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二投影位于第一投影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包括顶盖以及环绕设于所述顶盖周侧的第一周侧壁,所述第一周侧壁与所述顶盖之间限定形成第一腔室,所述顶壳还包括第二折边壁,第二折边壁设于第一周侧壁背离顶盖的一端,并朝远离第一腔室的方向弯折,且第二折边壁与第一周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安装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电片未组装时,所述导电片具有高度h1,所述电芯组件具有厚度h2,所述底盖具有厚度h3,所述顶盖具有厚度h4,其中,h1、h2、h3和h4的数值之和大于所述扣式电池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玲玲王金钻刘婵侯敏曹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