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树金专利>正文

一种耐冲击受力型玄武岩锚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4122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耐冲击受力型玄武岩锚杆,涉及锚杆的技术领域,包括锚杆中部,锚杆中部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锚杆头部,锚杆中部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锚杆尖端部,锚杆头部远离锚杆中部的一侧面开设有凹槽,锚杆中部的内部开设有腔道,凹槽和腔道的内部相连通,锚杆中部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容腔与腔道相连通,腔道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塞柱,锚杆头部靠近锚杆中部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加固钢钉;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可以提高玄武岩锚杆固定后的稳定性和耐冲击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锚杆,具体为一种耐冲击受力型玄武岩锚杆


技术介绍

1、在涉及隧道、基坑、边坡等施工工程中,对地层或岩层进行加固的一种形式是采用锚杆插入岩层中作支护。通过锚杆具有的高强度抗拉能力及注浆与地层或岩层密实结合,提高地层或岩层的整体性,起着抗剪、抗拉、抗压等多种力学作用。

2、而目前大部分锚杆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整体重量较重,将锚杆固定到岩层后,锚杆插入端的外表面总会与岩层之间存在间隙,如果锚杆的暴露在岩层外部的一端受到碎石或其他外力冲击,难免会造成间隙变大,时间一长,会对固定后的锚杆的耐冲击能力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3、为此提出一种耐冲击受力型玄武岩锚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提高玄武岩锚杆固定后的稳定性和耐冲击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耐冲击受力型玄武岩锚杆。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耐冲击受力型玄武岩锚杆,包括锚杆中部,所述锚杆中部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锚杆头部,所述锚杆中部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锚杆尖端部,所述锚杆头部远离所述锚杆中部的一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锚杆中部的内部开设有腔道,所述凹槽和所述腔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锚杆中部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容腔与所述腔道相连通,所述腔道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塞柱,所述锚杆头部靠近所述锚杆中部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加固钢钉。

4、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锚杆中部的外表面。

5、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塞柱的外表面与所述腔道的内表面过盈配合,且所述橡胶塞柱靠近所述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

6、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塞柱的长度尺寸与所述腔道的深度尺寸相同,所述橡胶塞柱和所述连接柱的长度之和小于所述腔道和所述凹槽的深度之和。

7、进一步地,所述加固钢钉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加固钢钉沿周向等距设置在所述锚杆头部的外表面。

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1.本技术中,将玄武岩锚杆打入需要加固的岩层后,用手握住连接柱将橡胶塞柱从腔道内部取出,橡胶塞柱可以从内部对通孔进行堵塞,减少玄武岩锚杆打入岩层时有过多的碎屑进入到腔道,影响后续混凝土的浇注;取出橡胶塞柱后,可以利用混凝土喷枪向凹槽和腔道内部喷注混凝土,进入到凹槽内部过溢的混凝土会从通孔流出,流出的混凝土可以填充到锚杆中部和岩层之间的间隙中,从而提高玄武岩锚杆固定后的稳定性和耐冲击能力。

10、2.本技术中,当锚杆中部和锚杆尖端部完全进入到岩层后,加固钢钉也会插入到表面的岩层中,对玄武岩锚杆进一步进行定位加固,尽量避免玄武岩锚杆受到冲击后松动或转动造成与岩层之间的间隙变大;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可以提高玄武岩锚杆固定后的稳定性和耐冲击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冲击受力型玄武岩锚杆,包括锚杆中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中部(1)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锚杆头部(2),所述锚杆中部(1)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锚杆尖端部(3),所述锚杆头部(2)远离所述锚杆中部(1)的一侧面开设有凹槽(4),所述锚杆中部(1)的内部开设有腔道(5),所述凹槽(4)和所述腔道(5)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锚杆中部(1)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的内部容腔与所述腔道(5)相连通,所述腔道(5)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塞柱(8),所述锚杆头部(2)靠近所述锚杆中部(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加固钢钉(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冲击受力型玄武岩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6)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通孔(6)均匀分布在所述锚杆中部(1)的外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冲击受力型玄武岩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塞柱(8)的外表面与所述腔道(5)的内表面过盈配合,且所述橡胶塞柱(8)靠近所述凹槽(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冲击受力型玄武岩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塞柱(8)的长度尺寸与所述腔道(5)的深度尺寸相同,所述橡胶塞柱(8)和所述连接柱(9)的长度之和小于所述腔道(5)和所述凹槽(4)的深度之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冲击受力型玄武岩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钢钉(7)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加固钢钉(7)沿周向等距设置在所述锚杆头部(2)的外表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冲击受力型玄武岩锚杆,包括锚杆中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中部(1)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锚杆头部(2),所述锚杆中部(1)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锚杆尖端部(3),所述锚杆头部(2)远离所述锚杆中部(1)的一侧面开设有凹槽(4),所述锚杆中部(1)的内部开设有腔道(5),所述凹槽(4)和所述腔道(5)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锚杆中部(1)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的内部容腔与所述腔道(5)相连通,所述腔道(5)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塞柱(8),所述锚杆头部(2)靠近所述锚杆中部(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加固钢钉(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冲击受力型玄武岩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6)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树金任树荣高勇
申请(专利权)人:任树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