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压配电网网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分支线故障沿线负荷转供电架构。
技术介绍
1、目前,针对具有高可靠性需求的中压电缆网供区,接线模式主要为电缆双环网形式。单双环网接线以环网站或开关站为核心,双侧电源4回路供电,并开环运行。为提升供电可靠性,现有解决方案为用户侧设备建设双电源备自投装置,该方式需要为区域内足够数量的配变加装10千伏自动投切开关。对于改造工程,需要在配电站(箱变)的进线侧单独新增具备自动投切功能的一组环网单元(二进一出),其出线接至配电站(箱变)的进线柜。这将存在四个方面的难点:一是现状城市核心区已建成配电室普遍偏小,开关柜设备的更换和新增较难满足;二是用户专用配电室需由用户投资建设,增加用户资金投入;三是因为配电站进线数量翻倍,需要上级主干环网节点开关间隔需有充足的裕度;四是配电房需有预留通道供新增进线敷设电缆。因此,在城市建成区推广大范围配电房改造实现难度较大,而如果实现双接入的用户占比较低,则无法达到区域高可靠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电网分支线故障沿线负荷转供电架构,通过对星型配电网网架结构进行改进,形成中压主干网和次干网双层网络,降低用户停电时间长,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配电网分支线故障沿线负荷转供电架构,包括变电站、开关站和环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站和环网柜均为至少两个,且所述变电站、开关站和环网柜采用星型拓扑组网
3、进一步的,所述双环网网架结构和单环网网架结构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4、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站和环网柜内的开关设备均为断路器。
5、进一步的,所述变电站为至少两个,且应用星型接线进行区域配电网组网。
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7、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星型配电网网架结构进行改进,形成10千伏主干网和次干网双层网络,在任一线路停运情况下,负荷可经由开关站母线联络由至少两回线路转供,满足高峰负荷正常方式“n-1”和检修方式“n-1-1”,降低用户停电时间长,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解决城市建成区配电网分支线故障情况下的沿线用户负荷转供电需求不容易满足的问题。
8、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更能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做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网分支线故障沿线负荷转供电架构,包括变电站、开关站和环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站和环网柜均为至少两个,且所述变电站、开关站和环网柜采用星型拓扑组网模式构建配电网典型网架结构,典型网架结构中的中压主干电缆网以开关站为核心节点,依次连接形成双环网网架结构,典型网架结构中的中压次干电缆网以所述环网柜为节点,由所述开关站供出,依次连接形成单环网网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分支线故障沿线负荷转供电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环网网架结构和单环网网架结构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网分支线故障沿线负荷转供电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站和环网柜内的开关设备均为断路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网分支线故障沿线负荷转供电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为至少两个,且应用星型接线进行区域配电网组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网分支线故障沿线负荷转供电架构,包括变电站、开关站和环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站和环网柜均为至少两个,且所述变电站、开关站和环网柜采用星型拓扑组网模式构建配电网典型网架结构,典型网架结构中的中压主干电缆网以开关站为核心节点,依次连接形成双环网网架结构,典型网架结构中的中压次干电缆网以所述环网柜为节点,由所述开关站供出,依次连接形成单环网网架结构。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郭清海,李尊,翟进乾,郝元钊,贾会东,吴豫,黄云峰,黄延润,谢彬,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