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低味环保复合PVC装饰膜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低味环保复合PVC装饰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3028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PVC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低味环保复合PVC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包含100‑200份PVC聚合物、40‑80份改性聚氨酯、30‑60份增塑剂、3‑8份稳定剂、1‑3份色料。PVC与丙烯酸聚合,生成聚合物,再与氨基甲醇冠醚聚合,生成聚氯乙烯‑丙烯酸‑氨基甲醇冠醚酯聚合物;再进行氨基去保护,得到聚氯乙烯‑丙烯酸‑氨基甲醇冠酯聚合物。聚氯乙烯‑丙烯酸‑氨基甲醇冠酯聚合物和交联淀粉混合制备氨基交联淀粉,将淀粉接枝于PVC上。4‑羟基吡啶与丙烯酸进行酯化反应,得到丙烯酸吡啶酯,丙烯酸吡啶酯再与聚氨酯进行聚合,得到改性聚氨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pvc膜,具体为一种低味环保复合pvc装饰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pvc,即聚氯乙烯,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pvc为无定型结构的白色粉末,对光合热稳定性差,无固定熔点,机械性能良好,介电性能优异。pvc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砖、人造革、电缆、包装膜、发泡材料、纤维等领域。pvc在中国的市场上需求量庞大,但国内产能不足,进口pvc的比例也较高。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房地产行业的兴起,表面装饰材料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其中薄膜材料例如pvc薄膜、pet薄膜以及复合薄膜等以其生产工艺简单、表面装饰图案及效果多样、使用方法简单、性价比极高而占据了新型表面装饰材料市场的主导地位。但pvc不易降解,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污染,同时生产一种低味的pvc装饰膜,市场需求量很庞大,应用前景也非常广泛。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味环保复合pvc装饰膜的制备方法,材质环保可降解,具有一定的除味防污功能。

3、(二)技术方案

4、一种低味环保复合pvc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5、将100-200份pvc聚合物、40-80份改性聚氨酯、30-60份增塑剂、3-8份稳定剂、色料1-3份进行混合,搅拌均匀,送至密炼机中密炼,使物料得到充分的混合塑炼;再将其送至开炼机中,温度180-220℃,塑炼后通过压滤机除去杂质,过滤网目数为100-200目;输送至四辊压延机进行压延,1#辊温度150-180℃,转速10-15m/min,2#辊温度150-180℃,转速13-15m/min,3#辊温度190-210℃,转速15-18m/min,4#辊温度160-180℃,转速16-18m/min;压延后,在牵引轮作用下以速度18-22m/min进行牵引,进行压花、冷却、切边、卷曲;

6、所述pvc聚合物中pvc主要来源于废弃pvc塑料回收提炼而成;

7、所述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乙酯;

8、所述稳定剂为硫醇甲基锡。

9、优选的,所述pvc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0、s1、将氨基甲醇加入醋酸溶液中,搅拌8-16h,加入乙醇进行稀释,通氮气,逐滴加入0.1-0.5g/ml的4’-甲酰基苯并15-冠-5的乙醇溶液,回流20-40h,抽滤烘干,经索式提取器无水乙醇回流萃取10-20h,烘干得到氨基甲醇冠醚;

11、s2、将聚氯乙烯、丙烯酸、0.03-0.08mol/l过硫酸铵混合,40-60℃恒温水浴加热,搅拌6-12h,得到聚氯乙烯-丙烯酸聚合物;

12、s3、将氨基甲醇冠醚和聚氯乙烯-丙烯酸聚合物混合,加入浓硫酸,80-100℃加热,反应30-60min,得到聚氯乙烯-丙烯酸-氨基甲醇冠醚酯聚合物;

13、s4、将聚氯乙烯-丙烯酸-氨基甲醇冠醚酯聚合物用0.03-0.08mol/l盐酸浸泡20-40h,用0.1-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乙醇和乙醚先后洗涤3-8次,红外灯下进行干燥,得到聚氯乙烯-丙烯酸-氨基甲醇酯聚合物;

14、s5、将淀粉与稀碱液混合,投加环氧氯丙烷,以质量分数为60-80%的高氯酸为引发剂,反应12-24h,静置30-60min,水洗3-8次,抽滤80-100℃真空干燥3-6h,得到交联淀粉;

15、s6、将交联淀粉和聚氯乙烯-丙烯酸-氨基甲醇酯聚合物、水混合,搅拌3-8h,静置50-100min,用水、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质量分数为1-5%的氢氧化钠洗涤产物至中性,用丙酮脱水,干燥,得到聚氯乙烯-淀粉聚合物。

16、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聚氯乙烯、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8-16。

17、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氨基甲醇冠醚和聚氯乙烯-丙烯酸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0.3-0.8。

18、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淀粉与稀碱液的质量比为1:1-2;所述稀碱液为质量比1:6-12:120-200的氢氧化钠、氯化钠、水混合溶液。

19、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交联淀粉和聚氯乙烯-丙烯酸-氨基甲醇酯聚合物的质量比1:3-8。

20、优选的,所述改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如下:

21、s7、将丙烯酸和4-羟基吡啶混合,加入催化剂脱铝超稳y(usy)沸石,边加边不断搅拌,加热回流,反应2-6h,得到丙烯酸吡啶酯;

22、s8、以无水乙醚为溶剂,加入氯化亚铜和丙烯酸吡啶酯,除去液体中的氧气后加入聚氨酯,20-40℃反应20-50h,用无水乙醚淋洗3-8次,浸泡2-6h,40-60℃真空干燥5-12h,得到聚氨酯丙烯酸吡啶酯聚合物。

23、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丙烯酸和4-羟基吡啶的摩尔比为1:0.5-0.75。

24、优选的,所述步骤s8中丙烯酸吡啶酯和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2-2.6。

25、(三)有益的技术效果

26、本专利技术的pvc装饰膜包含100-200份pvc聚合物、40-80份改性聚氨酯、30-60份增塑剂、3-8份稳定剂、1-3份色料。

27、pvc聚合物为pvc接枝淀粉聚合而成。先对氨基甲醇进行氨基保护,得到氨基甲醇冠醚;pvc与丙烯酸聚合,生成聚合物,聚合物再与氨基甲醇冠醚聚合,生成聚氯乙烯-丙烯酸-氨基甲醇冠醚酯聚合物;再进行氨基去保护,得到聚氯乙烯-丙烯酸-氨基甲醇冠酯聚合物。将淀粉与环氧氯丙烷进行交联,得到交联淀粉,再将聚氯乙烯-丙烯酸-氨基甲醇冠酯聚合物和交联淀粉进行反应,制备氨基交联淀粉,将淀粉接枝于pvc上。淀粉是可降解物质,将淀粉接枝于pvc,可赋予最终产物降解性能,更加贴合环保理念。

28、改性聚氨酯为4-羟基吡啶改性聚氨酯。4-羟基吡啶与丙烯酸进行酯化反应,得到丙烯酸吡啶酯,丙烯酸吡啶酯再与聚氨酯进行聚合,得到改性聚氨酯。吡啶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空气中的微尘和有害物质的吸附,同时酯基具有疏水功能,能防止水渍侵蚀,延长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味环保复合PVC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味环保复合PVC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VC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味环保复合PVC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聚氯乙烯、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8-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味环保复合PVC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氨基甲醇冠醚和聚氯乙烯-丙烯酸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0.3-0.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味环保复合PVC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淀粉与稀碱液的质量比为1:1-2;所述稀碱液为质量比1:6-12:120-200的氢氧化钠、氯化钠、水混合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味环保复合PVC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交联淀粉和聚氯乙烯-丙烯酸-氨基甲醇酯聚合物的质量比1:3-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味环保复合PVC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如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味环保复合PVC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丙烯酸和4-羟基吡啶的摩尔比为1:0.5-0.7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味环保复合PVC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丙烯酸吡啶酯和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2-2.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味环保复合pvc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味环保复合pvc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vc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味环保复合pvc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聚氯乙烯、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8-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味环保复合pvc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氨基甲醇冠醚和聚氯乙烯-丙烯酸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0.3-0.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味环保复合pvc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淀粉与稀碱液的质量比为1:1-2;所述稀碱液为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一挥陈尚平陈偲刘爽赵言存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嘉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